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闲话人生(49)我的母亲
又到一年一度腊八节,每到这时就特别怀念我的母亲。1990年,春节前夕,二姐从葛店打电话来,说妈妈突发脑溢血,病情危急,让我马上赶回去。妈妈是上午10点左右发病的。当时,她与爸爸坐在房里边嗑瓜子边聊天。她看到爸爸把瓜子壳弄得地上到处都是,一边说爸爸不爱干净,一边准备起来扫地,刚站起来,就倒下去了。二姐是懂一点医道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闲话人生(48)同学被毒蛇咬了一口昨天晚上看毒舌金星主持的《金星撞火星》栏目,金星请知情人用事实揭露了国内医院人体器官移植的黑幕,真是触目惊心!于是,我想起了读高中时亲身经历的与医院相关的往事。高一下学期,我们班去武汉市郊区南湖农科所实验农场参加劳动。那时农场的条件比农村好得多。我们在农场食堂吃饭,男同学住在仓库里,女同学住在一间曾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22)青春期萌动的日子里最近看了靳东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恋爱先生》。主角恋爱先生程皓在青春期曾暗恋顾遥五年,就是不敢向顾遥表白哪怕一点点爱的意思。我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在青春萌动的日子到底如何作为,只晓得我们这代人那时的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文革开始,年轻人热血澎湃,全身心投入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先在学校高唱“造反有理&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教育随笔(48)作家云集来授课,学生乐学出成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莫过于榜样的力量。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偶像”的影响。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年我们充分发挥省重点中学名校优质资源的作用,经常邀请知名作家来学校讲课。记得电影《武当》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2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先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出处吧。相传子夏是孔子晚年收下的最得意的弟子,他在很多方面都能和孔子保持一致,孔子提出的问题,他也能对答如流,并且都是与孔子心中所想的答案,基本相同。所以子夏经常得到孔子的赞扬,这就让师兄弟们羡慕不已。有一天他的师弟司马牛感叹道,你们都有兄弟姐妹的照顾,还有老师的疼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47)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首“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1982年9月1日,开学第一堂课,我要求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学生背诵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诗。还讲古书《淮南子》中的一句话:“临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47)他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当年一而再,再而三请我去那个民办学校当校长的老总,现在已经是阶下囚了,上周在国内新闻节目中看到他正在海口市中级法院受审。且不说他今天的下场是他个人发展膨胀的必然,只说十几年前他和他办的学校的那些事吧。我与他相识纯属偶然。大约是在1999年暑假期间的一个周末,我的朋友、省政府一位厅领导夫妇,请我们夫妇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说三道四(20)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口对于味道,都有相同的嗜好。泛指人们对于事物的好恶大体相似。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耆:同“嗜”,爱好。其实不然。“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这三句话,因三个相同的字在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46)集体备课那些事1990年,海南建省第二年9月,我应海南省农垦中学赖瑞光校长的盛情邀请,举家南下,漂洋过海,到了海口。那时的农垦中学,真可谓百废待兴。且不说校园环境之落后,就说教育教学管理吧,可以说是毫无章法。赖校长任命我当教导主任,我到教导处查看学校课程总表,发现有的老师一周的课,要么安排在周一到周三,要么安排在周三到周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三道四(19)说说打“小报告”最近在微信上看了章贻和写的《北京文化界的告密者们》,无语。后来,又不禁想到我们身边的告密者们。作者写的聂绀弩身边的告密者们,都是文化人,正是他们一笔一划把聂老先生“写”进监狱了。聂老先生已经作古,对现在活着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很难理解告密者。何谓“告密者”?【百度】告发他人的秘密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