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21)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019-01-13 06:25:43) 下一个

说三道四(21)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先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出处吧。    

       相传子夏是孔子晚年收下的最得意的弟子,他在很多方面都能和孔子保持一致,孔子提出的问题,他也能对答如流,并且都是与孔子心中所想的答案,基本相同。所以子夏经常得到孔子的赞扬,这就让师兄弟们羡慕不已。有一天他的师弟司马牛感叹道,你们都有兄弟姐妹的照顾,还有老师的疼爱,自己却一直是孤单一人,身边连个说话的朋友兄弟都没有。于是子夏便安慰他说了一番话。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了《论语·颜渊》中。

       原文是这样写的: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故事流传至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在华人中,几乎妇幼皆知。我妈妈是文盲,记得我刚懂事时,就不止一次听她说,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一个命,你看,汉阳“归元寺”的菩萨,坐的坐一生,站的站一生。还有湖北农村人经常说的,命里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可见,从古到今,从文人到文盲,都关注人的“命”。

       我们这代人,虽然生在“旧社会”,却长在“红旗下”,听到的都是《不怕鬼的故事》(文化大革命前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编写的),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之类说法,一律斥之为“封建迷信”。不信鬼神,不信邪,更不信命!那时,国土面积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之大,百姓却如坐井观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虔诚相信“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待到国门打开之时,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只是精彩,更让人脑洞大开的还有许多许多,而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不只是中国古人。

       大家都关注人的“命”,相信“生死有命”,正如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

       天命不可改,就应顺其自然之道,即天道。

       中华古老的天道,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词。在中国古代儒学中天道常与人道相关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我们常人管不了哲学家们的各种“天道”之解说,只知道常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必有其规则,这大概就是哲学家说的“天道”。古人早有一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何谓“感悟”?

       说白了,就是通过模仿一些接近天道的东西,来实现体悟天道的目的。“模仿”,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能力,钱学森在《关于思维科学》书中推出他的学生张光鉴的《相似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了相似思维方式。其实,这种相似思维方式古已有之,且不说四大发明,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用具,也都是运用相似思维产生的结果。今人也常常运用它搞发明创造。政治家还用它来斗智,传说,基辛格在中美建交之前第一次访华,送给周总理的礼物是美国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一抔土。周总理回赠的是象牙雕刻“嫦娥奔月”。如果不是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启迪后人,哪有你们宇航员登月球呢?今年1月3日中国的嫦娥4号也登上月球了,从古代中国神话到现代科技现实,就是几千年来人类感悟天道的结果。

      现在,人类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之下。“可上九天揽越,可下五洋捉鳖”,硕果累累,好像正在从“感悟”走向“体悟”。然而,,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似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还停留在“感悟”阶段。不管怎样,人生七十古来稀,如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信命吗?反正我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