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20)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口对于味道,都有相同的嗜好。泛指人们对于事物的好恶大体相似。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 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 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 乎?”耆:同“嗜”,爱好。
其实不然。“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这三句话,因三个相同的字在句子中的排序不同,而反映了湖北人、湖南人、四川人对辣味不同程度的爱好。
因此,古人又有一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是说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不一样。这与孟子的“口之于味,有同嗜焉”相似。饮食之物的味道,没有固定的美味标准,只要 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珍品。泛指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出自宋•文莹《玉壶野史》 卷五:“上因问曰:‘食品称珍,何物为 最?’易简对曰:‘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 珍。臣止知蘧汁为美。’”
这里说的“止知”,就是“知止”的意思。
《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谓知止?《大学》中没有明说,但却给我们举出了例子:“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知止,即应当为其所应为,不为其所不应为。止学的智慧说的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应为的事,并且不要做出超越自己本分的事情。懂得知足、知止,才是立身长久不败之道。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增广贤文》中将其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所控制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而蒙受羞耻。
古人确实了不起,从人的感官“味口”,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止知”。又将这精神文明推而广之,通过《增广贤文》让普通民众都知晓且践之以行。
其实,毛泽东也有一句名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口之于味”、“耳之于声”、“目之于色 ”,都是人的感觉。唯有“止知”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通观中国所有落马的大小“老虎”,乃至于“苍蝇 ”,无一不是不“知止”的人,他们个个都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老虎”成群结队前腐后继,“苍蝇”遍及城乡如野火烧不尽。固然与政治制度、社会环境不无关系,但是,如果有人将他们的人生轨迹,认真研究一下,似乎可以发现其原因。
试看大批老虎的年龄吧,一般在六十岁左右。我们不能仅仅只看他们“简历”中写的“在职研究生”等等光鲜词语,看他们的人生轨迹几乎都是被十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的一代人,小学或是初中没有毕业就浪迹社会,哪知道什么《增广贤文》,更没有接受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教育,“至于心,独无所同然 乎?”
孟子说:“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浙何也? 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而“理义”和“刍豢”皆可以“悦我心”,就证明孟子是承认感官享受和道德追求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君子把后者当作是“性”,而常人把前者当作“性”。但是,孟子所说的性,自然不能等同于生物学所说的本能,他所说的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意思,是人之异于动物性的部分,即以仁义理知为根的本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特质”。
被耽误了的一代是在“批林批孔”中成长起来的,哪知道孔孟之道?还记得那时流传的一个政治笑话,说解放军某连指导员在全连战士会上作“批林批孔”报告,一个战士举手问指导员:“什么是孔孟之道啊?”指导员厉言正色说:“‘孔孟之道’,就是孔子知道的,孟子也知道,你怎么就不知道?”
谁知道,这批老虎已经完全没有“人的道德特质”,所以,他们“不怕腐”、“怕不腐”、“腐不怕”。究其根本,贪污那么那么多人民的血汗钱,没有枪毙几个,他们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