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8)行万里路之大上海在苏州最后一晚,朱茫茫老师陪我去苏州十中见韩树俊老师,自从洛阳会议与韩老师相识之后,我们经常有书信往来。在韩老师家,我们三人就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特别是高中教材改革进行了深入交谈。临别时,韩老师为山西《语文教学通讯》约请我写一篇语文课外活动的稿件,给该刊当年第九期用。离开韩老师家,茫茫与我告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7)行万里路,走进苏州园林八十年代初,国内的交通实在落后呀,从南京坐绿皮火车到苏州要四个多小时,车站脏兮兮的,车上不仅脏乱差,而且拥挤不堪,连洗手间都挤满了人!我们一行八人,在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朱茫茫的陪同下,早上六点上车,快十一点才到“天堂”之苏州。下午上班时间,茫茫老师带我们到苏州市教研室,与语文教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6)行万里路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一行坐的长途汽车,行进在南京到扬州的路上,去扬州中学听课学习。看到窗外公路两边杨柳依依,真是太感谢湖北和江苏两省教研室的领导了,大家不由得诵读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时候,是李白送友人下扬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5)行万里路第一站到金陵上钟山1986年3月底到4月上旬,湖北省教研室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执教老师:武汉六中洪镇涛、武昌实验中学陈文国、沙市三中王昌明、公安县一中史少典,还有我们华师一附中的教导主任陈四维和我。在教研员张良谟老师和武汉市教研员涂光辉老师的带领下,乘“东方红&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4)当语文老师就一定要当班主任从1967年12月17日我被分配到武汉市水厂路中学工作,到2005年在海南省海口景山学校退休,凡三十八年,当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其间1991年1994年在海南省农垦中学时,教两个重点班的语文,兼班主任和学校教导主任。我的一生经历告诉我,语文老师最好兼班主任,才有利于教好语文。叶圣陶老先生1983年1月25日给上海《语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3)竞选班长激发了学生的民主意识1986年2月22日,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周末。我在班上讲了二件事。第一,从下周一开始,实行个人轮流值日,按学号顺序,每天一人,做到“看、写、说、评”四个字。即看当天班上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好的事;写班级日志;第二天早自习说看到的事;评前面一位值日生的值日表现。第二,下周班会时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2)把方法教给学生要循序渐进1986年2月17日,春季开学上班第一天,全校教职工大会,李水生校长作了一个半小时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他说:“高一(4)班(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抓学法指导,看来效果比较好。今后各年级、特别是起始年级要抓好这个工作。”其实,我抓学法指导,这也是形势所逼啊!1985年9[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1)周正逵先生在武汉谈《文学读本》试教周正逵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世纪50年代留校教《语文教材教法》,60年代去景山学校搞中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并编写语文实验教材),70年代初去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研究语文教学教法,70年代后期去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并编写语文教材;本世纪初退休以后,仍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30)国正先生督促我写一篇“短而有力”的文章1983年暑假,在洛阳,第一次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分编型实验教材全国工作会议,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张良谟老师带我去拜见刘国正先生之后,就一直受到国正先生的亲切关怀和鼓励。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大会秘书长张定远先生,安排我在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9)应邀参加省研讨会,异地上课求真求实1985年10月15日,湖北省教研室负责语文教改实验班的教研员张良谟老师通知我,将于11月6日至11日在沔阳举行省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大会。让我带300分《初中试教总结》赴会,还要准备借沔阳的学生上一节公开课。10月30日,省语文教研室雷秋山主任就我的示范课教案提出建议,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