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3)
给见习生上示范课,课堂讨论成了“亮点”
1984年12月5日下午,华中师大教育系的杨老师来联系听课。她请我给中文系大四的170多位见习生上示范课,时间定在12月17日下午。我们一起查看教学进度,两周后是《阅读》第五册“小说单元”的“讲读”课文:鲁迅的《孔乙己》。
当时华中师大一附中还在武昌千家街老校区,学[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2)
游漓江,观察自然;遇良师,虚心求教
1984年11月初,在桂林举行的全国语文教改盛会“漓江之秋”最后一天,大会组织全体与会人员游漓江。
游漓江,就是从桂林乘船到阳朔,在漓江行使的游船上,观看两岸美不胜收的“甲天下”的山水风景,全程约八十多公里。
11月9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清晨7点从宾馆出发,8点左[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1)
参加全国教改盛会,幸遇《语文学习》编辑范守纲(1984年11月再桂林,右起范守纲、魏书生、李培永)
1984年国庆节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秘书长张定远老师的来信说:“中学语文研究会准备在广西桂林,举办一次全国规模的大型语文教改研讨会,国[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236)难忘三十五年前的那个暑假
1989年暑假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
6月1日省教研室谭爱旭老师通知我,海南省农垦总局教研室吴多雄主任已经发来邀请函,准备7月初请我们去讲学。自1985年以来,每年暑假之前,吴主任都发邀请函给省教研室谭老师。
早在1984年10月初的一天早上八点,上课前几分钟。谭爱旭老师带了十几位老师来到我的教室门口。他回头[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10)
学生的一篇练笔文,受到市长热情赞扬
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尖锐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呼吁“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推出一套供重[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9)
写作试教初步,爱写多写会写
1983年9月14日,湖北省教研室语文室雷秋山主任对我说:“省教研室决定,将于11月26日在武汉召开《中学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专题研讨会。到会代表将有300多人。”他希望我好好总结一下前段的经验,认真准备一堂公开课。
回校后先与指导我试教的汪厚铎老师商量,汪老师说:“我的意见是总结一下[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8)
兰州会议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
1984年8月7日至15日,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次工作会议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
7月18日,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来信,通知我去兰州参加会议,并将上学期的总结《提问动“天君’,切磋得实益》一文打印300份带去[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7)试教要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在搞活课堂教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率先推出的语文分编型实验教材《阅读》和《作文·汉语》,这是该社建国以来改革步子最大的一部教材,变一本综合型《语文》为两本分编型教材;这也是建国以来改革实验规模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教育部专门[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6)
洛阳会议班门弄斧,试教鼓励学生质疑
1983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召开洛阳会议之前,我写的《试教初步》,总结了1982年执教《阅读》和《作文·汉语》的想法和做法。人教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编印的内刊《试教资料》(五)发表了。该所所长张定远先生通知湖北省教研室,让我打印300份[
阅读全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05)试教初步开头难,高人指点抓关键1982年6月,袁福老校长拿着湖北省教研室的一个通知找我谈话,他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新编了一套实验教材,教育部要求各省市选两个城市重点中学和两个农村重点中学参加第一轮改革实验,他希望我能挑起这个担子,代表华中师大一附中,参加全国第一轮语文教材改革试教实验。而且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