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红烧肉的时候丢几个虎皮蛋进去一起煮,那就把普通的红烧肉上升到有吃福人家的私房菜了。虎皮蛋吸满了浓油赤酱,肉汁裹蛋,往往蛋比肉好吃。要是拌白米饭,可要小心别让腮帮子上到处粘满酱油汤汁。
今天阿拉不烧红烧肉,脑洞大开、别出心裁的把油面筋塞肉和虎皮蛋一起混搭,来个鱼目混珠,取个高大上的菜名:珠联璧合。
【做法】
1.[
阅读全文]

河鱼中有“鳊白鲤鲫”四大佳鱼,低档点的就算“青草鲢鳙”四大家养鱼了。其中河鲫鱼可以算是陪伴我们童年最常吃的活鱼了。上海本帮菜里葱烤鲫鱼是一道经典年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鲫”在上海话里发“吉”音,也算是讨个好口彩。
我小时候十二,三岁就提着菜篮子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了。那时候二、三两一条的鲫鱼也就一块钱出[
阅读全文]

周五去超市看到蚕豆上市了,干瘪啦叽的,要价$2块钱一磅,咽了一下口水,一步三回头的推车离开。不料昨天一大早就有好人送来自家地里种植的新鲜蚕豆,还都一粒一粒剥好了。有道是:病毒无情,人有情...
做道只有硅谷兼职厨师才想得出来的葱油百合炒蚕豆。蚕豆的沙糯,百合的脆甜,葱花的清香,满口都是春天的滋味。
【做法】
1.油锅烧热,把葱白煸[
阅读全文]

软禁在家中,除了听音乐,便是提高厨艺,想着法做三顿饭,尝试着做了几个新的凉拌菜。其实凉拌菜的重点是调料,而调料的口味这事还真没有啥标准可循。通常我都会选用日本昆布酱油做底,口味不会太咸。江南人喜欢清爽、甜口;湖南、四川人辣味重一点;西式做派的话,选用不同的色拉酱也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说到软禁,想起一段与张学良有关的往事:
年轻的[
阅读全文]

清明前后,江南人除了吃青团,也是吃螺蛳的最好季节。这是因为这时候的螺蛳刚从冬眠中醒来,泥腥味少,而且里面没有小螺蛳,肉质紧实鲜美,故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而各类螺蛳中又以青壳螺蛳为上品,其壳青、薄、肉质细嫩。以前农家小河边淘米、洗菜的石台阶下就常常吸爬着很多这样的青壳螺蛳,用手一摸就能抓到一把。农贸自由市场上螺蛳算是十分[
阅读全文]

有了新苹果手机iPhone11ProMax,Nikon单反相机便打入冷宫。居家上班后,能去的地方就只剩下后院了。翻出相机掐几张...
[
阅读全文]

从小吃食堂长大,放学了不回家而是先去食堂等饭吃。而食堂里的那道走油肉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美味之一。色泽红润、虎皮皱纹、肥瘦相间,层次完美却又入口即化。尤其是走油肉的肉皮那一层特别好吃,既有肥肉的软糯,又没有肥肉的油腻,配上一点青菜,好切得呒闲话讲。
走油肉和扣肉非常相似,都选用肥瘦相间的带皮猪五花肉,但做法略有不同。五花肉油炸[
阅读全文]

荠菜鲜肉汤馄饨大家都喜欢,其实另一道油煎馄饨也是江南人喜欢的特色传统点心。
蒸锅先把水烧开,把包好的馄饨先蒸七、八分钟。蒸的同时热锅冷油,但火不宜太旺,把蒸好的馄饨按个放入煎锅煎至底部金黄。吃的时候根据个人喜好调制醋和蘸料。这道油煎馄饨色泽金黄,把馄饨先蒸一下再煎的过程是关键,真正达到了外脆里嫩的效果,香鲜味美。配上苏梅酱或者番茄[
阅读全文]

开始了在家上班的日子,一日三餐都在家吃。争取能每两周才外出采购一次,便买了一些便于长期存放的菜。把最近周日,周末做的菜列个流水帐。
【蜜汁豆腐干】
苏州的特产,但上海人都喜欢。
【凉拌北极贝】
北极贝用开水烫十秒钟,用糖,味噌和黄芥末(Mustard)做调料,口味蛮特别的一道冷菜。
【烂糊肉丝】
读书时候食堂里最常见的一道菜。
[
阅读全文]

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源自“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明净澄澈的湖水,加之坚持依照传统的酿造方式。袁枚曾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
相传古时江浙地区的人都会自家酿黄酒,因为想送人但苦于一般的器皿不够精细,所以就请人烧制一些外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的瓦罐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