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贡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锡馨,笔名亚贡、亚贡氏等。沈仲章一生经历丰富,涉足甚广,颇具传奇性。
个人资料
正文

沈仲章忆刘半农:音乐考古

(2023-11-13 16:45:48) 下一个
【编者按】沈仲章曾伴随刘半农两次外出,本篇所叙是1933年河南行:刘半农、郑颖孙与沈仲三人调查了开封古钟、巩县北魏乐队造像与洛阳龙门舞姿石刻。作为背景介绍,还带及沈仲章参与苏嘉公路工程,协助刘半农为天坛编钟编罄竹测音等史事。关于另一次外出,请参见已刊节选<组队赴塞北><跟船走黄河>,还有更多待刊。
 

沈仲章忆刘半农:音乐考古

节选自沈亚明《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修改稿,免注释)

父亲沈仲章曾两次伴随刘半农外出考查——“考查”是当时用词,父亲解释,重在实地调查研究。相比而言,“考察”可含观光性质的视察。

本篇说的是1933年夏的那一次,地点在河南,并非事先约定,而是半途巧遇。另一次是1934年去塞北,则是预组团队。全队全程基本同行,但沈仲章有几次单独行动,如跟船走黄河及探访古寺庙……故事连串,有待陆续分享。

苏嘉公路拍照

1932,我祖父病重,父亲沈仲章向北大请假去苏州老家。

1933初,祖父病情缓解。为防复发,父亲没有马上回北平。

父亲原在唐山大学的班友中,好几位参与建造苏嘉公路。其中一位叫文蒸蔚,职位较高。另两位班友沈学和张竞成也参与该项工程,分别负责几个难点路段。

老同学们得悉沈仲章在江南,就拉他去重操土木工程“旧业”。父亲有机会与老同学共事,欣然而往

沈仲章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他在唐山第一年的室友沈学,为最艰难的宝带桥路段收尾。父亲带相机,自告奋勇兼管摄影记录。父亲对采风感兴趣,沿途顺便拍摄了不少民间生活和民俗活动。

父亲拍的照片,有几张后来被《大公报》等报纸采用。《苏嘉公路通车纪念刊》里的大部分风光照,沈仲章所摄。

父亲跟随工程队三个月,直到入夏,公路全线通车,方才离开南方北上。因为已近暑假,父亲不忙着返校,绕道小事旅游。

开封敲钟借耳

父亲沈仲章在南京、徐州等几处略作停留,最后来到开封,拜访好友杨春洲。

其时杨春洲在开封教中学。课余,翻译一部教材《今日的化学》。杨春洲正发愁,序言带有议论,比较难翻。恰好沈仲章来了,就留住不让走。要沈翻译序言,并校勘译者把握不大的词语。

一日,父亲得空,独自一人前往河南省博物馆。

早年参观博物馆的人不多,里面空荡荡的。进门便听到咚、咚、咚—— ,有两个人在敲一口古钟。父亲好奇地走近前去,那两个敲钟人回过头来,齐声唤道:“沈仲章!”

父亲定睛一看,都是熟悉的北大教授,一个是刘半农,另一个是郑颖孙。刘半农见了沈仲章大喜,说你来得正好,我俩正在为几个音争论,你耳朵最灵,快来听!
 

天坛编磬测“准”

原来,刘半农在国乐考古领域里也是先驱,著有多篇有关音乐历史的论文。因为父亲原是理学院的,又专门学过音乐理论,刘半农在发表这类文章的前或后,凡是涉及数学、物理和乐理的部分,常常虚心地请沈仲章检查有无差错。父亲曾提到一篇《十二等律的发明者朱载堉》,他替刘半农找出了一些问题

早从1930年起,刘半农就开始研究中国古代乐器音律,先后到故宫、天坛、孔庙和其他寺庙测试古代乐器时有同好或小团队相助

刘半农写道:在测试北京天坛古乐器时,“一人奏击乐器, 使其发音; 三人同时用三张小准测定音高, 然后记下准面上的刻度数据(弦的长度)”(刘复《天坛所藏编钟编磬音律之鉴定》,简称刘复1932

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声学仪器,1930年代刘氏小团队用的小准比较简单,只测音高。刘复1932:“沈仲章兄听甲准,杨筱莲女士听乙准,曹安和女士听丙准:郑颖荪兄往来各准之间,作最后的辨听;我自己除帮助辨听外,兼任记录。”

北魏乐舞刻像

上文扯开稍稍溯源是为了说明,在河南博物馆巧遇之前,父亲沈仲章与刘半农和郑颖孙已经有过相关合作。

回到主线,接着说1933年暑假,刘半农拉着郑颖孙,外出考查古代音乐。首先就是河南省,刚到开封就冒出来了个沈仲章,叹为缘分。

开封古乐调查完成之后,父亲又被抓差,随刘郑一起去巩县。三人来到一个小学校,那儿原有个石窟寺,寺墙的底部有古代石刻佛像和北魏时期的音乐舞蹈雕像,保存得相当完好。

第一次去考古地点时,只能看到露在外面的一小部分刻像。因为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寺墙大部分都被埋在土里了。为了看清全貌,得找人挖掘。

在等待其余部分出土期间,三个人去洛阳转了一圈。

龙门菩萨断头

刘半农作为北大名教授,每到一处总有达官贵人招待。父亲沈仲章最不喜欢此类交际宴会,常常借故辞谢,趁机去四周观察。刘半农多少有点理解这种“名士”脾气,放沈仲章自由。

大教授们赴宴应酬也是必须,公关之术古今中外都免不了。有学问有名气的给了当官的面子,掌权的就以实力回报。从洛阳到伊阙龙门的路上不太平,当地政府派了六个军人,护送三位书生。

当官的还拨了三匹马,给三书生充当坐骑。那马匹原是驮货物的,马背上装有固定的木架子,不太好骑。父亲向来喜欢徒步旅行,就骑一段,走一段。骑马时人身振动,相机难以持稳。父亲经常下马,沿途摄影。

一小队人马去白马寺转了转,再到龙门石窟。只见石窟内佛像大多颈上无首,满地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雕头像。有人解释说,冯玉祥的部队来过此地。冯玉祥是“基督将军”,冯将军手下所向披靡,把异教菩萨的头都砍了下来。

刘郑沈三人在龙门石窟,专门留意古代音乐舞蹈雕刻。所幸那些乐舞造像,并不在冯玉祥“基督军队”摧毁之列。刘沈两人各持相机,拍摄了大量照片。

父亲回忆时,忍不住又称赞他那架伊卡相机,因为用玻璃底片,拍摄效果比刘半农的相机更好。

寥寥四件”打油

刘半农郑颖孙仲章三人离开龙门,再回巩县,就住在那个小学校。

石窟寺墙旁正在一段一段开掘,每挖好一处,露出雕像,要爬下去照相。父亲年轻,自然当仁不让。在巩县考查的所有照片,都是父亲用伊卡相机所摄。刘半农很得意,半途拐带了个沈仲章。

爱打趣的刘半农,还为巩县考古作了首打油诗:

古物今朝新出土,

寥寥四件不为多;

苏州空头江阴盗,

偃师野蛮徽骆驼。

诗中第一第二句将考古之人,喻为“四件”刚刚“出土”的“古物”。第三第四句以籍贯代称四个人:“苏州空头”是即沈仲章,“江阴盗”为刘半农自称,“偃师野蛮”是石璋如,而“徽骆驼”指郑颖孙。这么看来,石璋如也在巩县。父亲没说石璋如同往,但言及当地有人相助。河南偃师离巩县不远,相对其他三位说,石璋如可以算当地人。

进一步思考,父亲回忆在开封和去洛阳时,没有提到石璋如。猜想开封时石尚未加入,而刘、郑、沈三人去龙门时,石在巩县掌管挖掘工程。

巩县考查完毕,回到郑州。刘半农和郑颖孙要去江苏和上海继续研究古乐器。父亲原只答应临时协助,又刚从江南返回,便与二位教授分手,打道北平。

管它“人事”“天事”

我找到父亲老友当年写给他的一封信,更确切点儿说,是缺页的半封信,信作者也待考证。函中提到这次考查,摘录于此

你倒有趣,报章杂志上,有着你老兄的芳名呢。管它人事”“天事,只要兴之所之,就使得,而且音乐与你本来就很有关系。不是与刘复,还有个郑什么孙的同去的吗?不是去发掘什么魏代乐队造像的吗?——你能否讲些我听听?

在我听来,“管它‘人事’‘天事’,只要兴之所之,就使得”——特别像父亲的语气措辞,很可能信作者就是引用沈仲章曾对朋友们说的话。

而且音乐与你本来就很有关系”,则显露这位父辈老友了解沈仲章——父亲当时主管北京大学音乐学会。

但愿父亲遵嘱复函,函内留下一些具体信息和生动描述,唯盼沈函重新露面。我也希望博览有心之人,搜索当年报刊记载,对照互证。

【更多刘半农】
沈仲章忆刘半农:组队赴塞北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忆刘半农:跟船走黄河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更多节选:每组一例】
沈仲章忆陈寅恪:对空教室讲课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忆北大:穿裙子的“男孩”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忆刘半农:组队赴塞北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金克木与沈仲章:学外语小史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忆刘天华:读谱“认”师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周祖謨致沈仲章函選摘(1)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相关阅读】
沈亚明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中华书局2022(分别点击书名与出版社,各自链接一篇书评);纸质版(北美)电子版KindleAppleBook纸质/电子版(中国)
沈亚明《沈仲章与居延汉简:从北平到天津》中西书局202320243月上架,中国图书网苏宁易购首本《沈仲章与居延汉简》出版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小赵元任”撒把骑车 博客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上)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刘天华《病中吟》另名《何适》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忆徐志摩:谁有五十本?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