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贡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锡馨,笔名亚贡、亚贡氏等。沈仲章一生经历丰富,涉足甚广,颇具传奇性。
个人资料
正文

沈仲章忆刘半农:组队赴塞北

(2023-09-15 19:29:46) 下一个

  沈仲章忆刘半农组队赴塞北

 
 
节选自沈亚明《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语音乐律实验室里,还有一位白涤洲,与沈仲章同为助教。白比沈年长五六岁,对学术研究起步早而且专一,在方言和音韵领域里颇有建树。相对来说,沈兴趣广泛,又因乐于助人解难,头绪特别多。虽然父亲有专人单间办公室,但根本没什么坐班制之说。刘半农对沈仲章性情有所了解,一方面给他很多任务尤其是难题,另一方面也给他不少自由。父亲得空会出去转悠采风,常能带回有价值的资料和启示{#9}
1934年暑期前,父亲忙于别事,可能还曾短期外出{#10},有些日子没与刘半农交流。一天,白涤洲上门来找沈仲章。白涤洲一踏进门,父亲先开口:听说为了庆祝瑞典考古学家斯定·赫文(Sven Hedin)七十寿辰,计划出版一本国际性纪念册,中国学者也要贡献几篇论文。刘半农为此要去塞外考查,将在北大文科研究所和西北科学考察团里选人,我想参加。父亲话音一落,白涤洲就说,我今天就是受刘半农的委托,来问你愿不愿意一块儿去。
既然是刘沈双方互相寻求,当下一言为定,白涤洲回去复命。其后筹备工作,略过不提。
到了预定出发日期619日,父亲拿着简单的行李,挎上一架德国产的伊卡(ICA)相机{#11},直奔集合地点西直门火车站。考查队共有五位成员:刘半农领队总管,也亲自动手;白涤洲专职记录方言;沈仲章分担记音辨音,并主管采集民歌调查民俗等事;周殿福负责抄录和管理仪器;还有一位工友料理杂务,并照顾刘半农生活起居{#12}
刘半农是知名人士,一路上老有新闻记者跟着。长随左右的有两位,一位叫陆诒,另一位叫杨令德。考查队每停一站,地方报纸都有报道,一些全国范围的大报画报也常刊登消息和照片{#13}
据父亲回忆,刘半农那次率队西行,有三重目的{#14}
广见于报刊记载的学术研究{#15},仅为目的之一。那倒并非巧立名目{#16},而确是全队的首要任务。差旅经费由两个学术机构,即北大和西北科学考察团联合资助{#17}
大多关于刘半农的文章传记,只说这次出行为了调查西北方言。也有一些提到采风,或提收集民歌等等。但对采风是原定项目还是业余顺带,大都没说明白。有的同队成员,直到考查结束回到北平,仍以为关注民俗民歌等,只不过是刘半农工作之余的趣味{#18}
确实,采风不在最初计划内,是有了沈仲章才增加的。原来,学界二强刘半农与傅斯年,虽互相敬重友善,却也暗中较劲儿,各自希望在填补学术空白方面,更胜对方一筹{#19}。刘半农的那次出行,有了沈仲章的参与,大大增添了特色,主要就是因为刘半农有沿途采风之奢望
运用现代方式采风,比如采集民歌和调查民俗等{#20},不仅知难,行也不易,还非得用沈仲章不可。沈这个语言学和音乐兼通的青年,碰巧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能力,不可思议地合于一身。想到了特殊的课题,又觅到了难得的人才,刘半农为此而自豪。
学术大题内各项缓下再议,这里先简介另两个目的。
目的之二是摄影{#21}。刘半农告诉沈仲章,他回北平后,得向三个团体汇报。除了上述两个赞助单位,还有光社。光社是在北平的一个业余摄影家协会,全称北京光社。刘半农是中国早年为数不多的摄影家之一,还曾指导北大学生摄影研究会{#22}。父亲与刘半农在摄影方面,有共同话题。两人相约返回北平后,联合举办一个摄影作品展览会{#23}。连地点都已定好,就在中央公园{#24}来今雨轩的水榭。
当时在中国,摄影还不普及,少见研究者将摄影列为刘半农此行之任务大项。我也有个奢望,如果史学摄影等界协力关注这一例证,可以窥探早期中国学者如何重视现代科技,如何尝试多媒体实录考查……父亲非常理解摄影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方面起步相当早。比如,他在1933年协助刘半农搜集古代音乐史料时,已经分担摄影任务。据常理推测,对1934年那次考查,记录方言声调,大概不需要摄影,但采风尤其民俗调查,拍摄照片当很有意义{#25}
目的之三呢,刘半农可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他最早出名是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充当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后来虽然转向做学问,成了大教授,仍然关心时政。因此,刘半农在做学术考查的同时,还考虑借机视察社会,了解民生民情。父亲与三教九流都可以交接,能与下层民众打成一片,这方面又是个好帮手。
刘半农文笔好,打算此行结束后,写几篇政论文章或文学作品,抨击地方弊政、军阀霸道、土豪劣绅为富不仁,还要议论土匪鸦片等社会问题{#26}。以前的官员对大教授都怕三分,尤其像刘半农这样的大名人,担心这个笔杆子发文章骂他们。所以,对这个小小的学术考查队恭恭敬敬,对刘大教授更是竭力恭维呵护。如此一来,刘半农反倒行动不自由了。
举个例子来说,那时西北一带抽鸦片成风,上至官僚权贵,下至人力车夫。考查队外出,时需乘坐人力车。常常车夫拉到中途,停车不走了,客人得在车上等很久。起先他们以为是车夫拉车拉累了,休息片刻。后来父亲下车观察,才发现车夫在过鸦片瘾。那一带的人力车都有个长长方方的车蓬,车夫停下车,躲在车篷下,泥地上一坐,拿出烟枪就抽。抽足来劲了,再继续拉车。
他们还了解到,当地部队的军费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种植鸦片和贩卖私烟。父亲跟刘半农曾经愤慨地议论,军队官府挂着禁烟查烟的牌子,实际上成了专卖局,只准他们自己做买卖。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刘半农的笔伐对象。可是他大名人随便拍照的话,惹人注目。而沈仲章小人物不起眼,可以东走西跑照相查访,搜集素材。可见,对这第三个目的,摄影也有新闻纪实之用。
令人扼腕的是,刘半农壮志未酬身先死。要不,他把那些文章加照片轰出去,有些认为刘半农斗志消退的人包括鲁迅,可能会对他重作评价。
【编者按】
以上为中华书局授权转载精彩章节 (zhbc.com.cn) 原节选无注释,现补于下(注号与书内相同)。
【注释】
{9} 1934年塞外考查之前,父亲已作过不少小规模采风,关注范围相当广。我脑中此刻冒出的有宗教寺院、民间文艺(包括民乐、民歌、曲艺等)、庙会集市、江湖帮派、妓赌行业……(不依系统分类)。父亲做过笔录,也尽可能拍照,可惜大都散失。以上每项,父亲都对我随口说过些情况,有详有略。
{10} 更正:此处原文为:1934年暑期前,父亲有事外出。回到北平……云云。我当初这么推测,是根据一张照片反面标记。现在认为,该照拍摄年份仍需细辨,外出与否尚未确定。
{11} 全称当为 International Camera Aktiengesellschaft,德国相机制造商(试译国际相机股份公司)。较正式的书面缩写为ICA AG,父亲写 ICA 伊卡音译为父亲选字,不一定是通用汉译,因中国不曾正式进口该相机。参见篇后补记。
{12} 下文还将议及较具体的职责分工。有资料言,工友名梅玉。
{13} 父亲提到《大公报》《申报》等,录此供研究者参考,若查得资料告知当感激。
{14} 沈仲章为主要当事人,非常清楚有三重目的三个目的,曾多次言及。父亲所忆这次考查的大小课题,多于有关刘半农的通行著述所言。先在此略述提纲,下文将随相关议题稍稍展开。本篇与下篇补遗所录,尚未涵盖父亲对我所述(既限于篇幅,也因记忆模糊零碎难以入文)。
{15冠以学术研究总题的多重设想,通行记载皆未详。本文也仅略议,细考容缓。
{16} 我有点好奇,不知当年此类项目是否必须书面申报。若有较早的文字计划,不知刘半农是只写方言调查,还是明言包括民歌民俗调查?本篇仅据当事人口述,提出思考之题,希望有志者留意。不过,申报计划有不同写法,有伸缩余地。比如,可只列保险(即预计必有成果的)项目,也可视情交底,为日后续接课题张本。但是,不管弹性多大,书写资料都有参考价值,关键在于有机解读。而有机解读,便需对照知情者所忆,包括纸面未载之情,即当事人实际怎么做。
{17} 沈仲章经手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账本,而塞北考查队全体成员都是北大全职雇员,所携仪器也来自北大文科研究所……对这两个机构,父亲所言当有据。不过经费由领队张罗,并不排除还有其他团体赞助的可能。一般来说,资助机构(不限于本篇提及)当存文件,望有志者搜索,关注合作情况。参见篇后补记,内中言及刘半农也兼职中央研究院,以前采风所获有些可算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果。
{18} 比如白涤洲,从白的忆述(容另议)得到个基本印象:他专注方言调查,对其他多项课题不甚知情。不过,我须为白一辩:团队合作过程中,这种情况可能也常有。下文有些例证,对于尚处摸索阶段的项目,刘沈之间先私下商讨,未向全队仔细解释。
{19} 较劲儿是父亲原用词。据父亲叙事口气,刘傅之间是健康的学术竞争。我听时印象,像是公开的秘密,但不知公开范围多大,愿闻佐证。
{20} 采风是宽松用法,包含性相当大。我认为符合当年实情,即采集范围较宽、自由度较大。
{21} 估计对摄影这一目的,除了刘与沈,其他未携相机的队员不见得清楚。刘突然去世而沈不喜张扬,因而外界知者不多。
{22} 父亲学摄影,似乎是进北大后的事,很可能通过摄影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据父亲回忆用词,不排除可能仅是学生间习惯指称,不一定与校方登录名称一致。
{23} 关于刘半农拟归来办影展,目前我还没见到别的资料提及。希望专攻中国摄影史者,关注佐证。不过,早年比较随便,也可能仅是口头协定。又据友人传来资料,北京光社在录历史为1923年到1933年。于是我又担心,父亲回忆刘半农在1934年拟向光社汇报,是否有误?已初步想到几种可能解释,包括重振光社或重组社团。我认为,计划办划影展和向同好汇报皆当有据,团体名称另议。
{24} 即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父亲用词。据资料,该公园在1928年已改名中山公园,但估计民间仍有人沿用旧称。
{25} 摄影对调查记录的重要性,现在极易理解,但当时不一定已成共识。父亲在助刘之前,已自行使用摄影作为采风手段。
{26} 回想父亲言谈,他很清楚这第三个目的。不知为何,其他同行者未多谈这一点。估计刘沈两人常议该任务,以便默契配合。父亲在不同语境提及,刘半农打算继续撰写批评时政的文章。我认为,对刘半农志向的盖棺定论,应考虑这些信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