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系统构成

(2022-06-13 18:21:36) 下一个

大唯识系统构成

 

 

20180412北京讲课

如麒整理

 

我们现在讲的大唯识是这么一个架构,我们是从上往下来建立的。首先建立了一心如来藏,也叫一心佛觉,也叫一心八识。主要关键一点就是前面加了个一心,这是以前没有的,唯识宗只讲到八识,阿赖耶,没有提到一心,唯识古学只提到真如。

 

从一心如来藏往下建立是如来藏藏识,教下也叫如来藏功德。我们的藏识和如来藏功德不一样,如来藏藏识是藏,如来藏功德就属于显现了。藏识我们又建立一心七识(七识平台),七识平台跟唯识宗讲的七识不太一样。这是第二步,这步其实在教下说为显现,在我们还是说为藏识。再往下建立,就是阿赖耶表识,阿赖耶表识叫六识平台。这是大唯识的建立。

 

大唯识的建立与教下的不同,教下的如来藏功德就是我们认知的显现;我们(大唯识)把如来藏功德分成两部分(此处与教下不同,是我们的特点),一部分叫如来藏藏识,一部分叫阿赖耶表识,依据于《楞伽经》,藏识我们施设为七识平台,也叫天道平台。按唯识宗的教理,唯识宗建立六识、七识、八识,八识是种子识不显,显现的是七识,七识是天道平台。第二部分是阿赖耶表识,就是个体阿赖耶。七识我们说为阿陀那识,佛经里面也有依据。在六识阿赖耶表识这个平台,我们经常讲的末那识是指在六识这个平台而不是七识,末那识就是个体阿赖耶了。这里有两个区别,我们讲的平台跟唯识宗讲的六识、七识、八识不一样。唯识宗讲的六识、七识、八识实际上是我们讲的六识的六识、六识的七识、六识的八识。这里大唯识提到了一心平台是佛的认知,也叫佛的唯识;如来藏藏识说为菩萨的认知,也叫菩萨的唯识;阿赖耶表识说为凡夫的认知,也叫凡夫的唯识。过去的唯识宗,玄奘法师传承的唯识宗,包括护法一系、陈那一系的唯识宗主要是在凡夫的唯识这个层面来探讨。这个层面也涉及到六识、七识、八识,但是我们细分为六识的六识,六识的七识、六识的八识。凡夫的认知,这个平台是基于六识的平台,是六识认知的六识、六识认知的七识、六识认知的八识。凡夫认知的凡夫、凡夫认知的菩萨境界和凡夫认知的佛境界,这是阿赖耶表识。

 

表识是个体,藏识说为境觉,七识平台说为境觉。境觉的表现方式不同,具体的在《仁王般若经》里面表识的很清楚,菩萨和天王是对应的。比如说百法明门,住百佛的世界修百法明门,就是四天王,修檀波罗蜜,就是修布施。千法明门,修十善,对应的是忉利天。万法明门,阎魔天。修的都不同,再往上,修十二因缘、菩提道,都有对应。因为这是从境觉来说的,百法明门就是四天王天,也叫转轮王,转轮王化现的四个天下,所以他修布施。自己化现的,实际上就等于你做梦,梦境里面产生的东西都是你梦见的,所以梦境里面的人和境对应的心识和外境来说,外境都是你布施的,做梦者的布施,所以他修布施。实际上这部经是非常秘密的,就讲的非常清楚了。什么样在什么情况下。你看佛经讲的,显示他自己化现这个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里才能修布施;在化现的世界里面修十善;在化现的世界里修菩提道;在化现的世界里面修禅定;在化现的世界里面修二谛,修四谛。这个二谛、四谛不是我们说的空谛、色谛和心谛,指苦集灭道。所以前面都有一个帽子,在这个帽子的情况下,就不是六识认知的六识、七识和八识了。因为六识认知的东西都是实有的,在这个帽子的情况下也不是七识认知了,只能是一心佛觉从这个角度来谈。看佛经跟从我们这儿看不一样,我们这儿是以人为中心的,佛的认知是以法界缘起的,是不一样的。但是上上含摄下下,佛的认知是含摄我们的,佛的认知超越凡夫的认知并不是否定凡夫的认知。凡夫的认知是存在的,同时超越我们认知的显现。如果说超越我们的认知的时候,可以设定我们认知的相为粗相,菩萨和天王的认知是细相,再就超越粗细了,佛觉就不可定义了。先把这个弄明白,再谈阿僧祇劫的事。

 

阿僧祇一定是在化现的世界才成立,不是像你写作业说阿僧祇多么长,多么长是以我们六识的认知来定义的。阿僧祇劫是以境觉来定义的。比如说这里的十三观,从初地到十地是十个观,前面有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个观。这十三观就特别明白了,实际是十三个不同的境界,每个境界都可以叫阿僧祇,但不同的境界的阿僧祇是不一样的,它翻着走的。因为他是讲给我们凡夫听的,只能用我们凡夫的名言来形容不同的境界。但我们凡夫的境界,在我们的认知里面叫阿僧祇,超越我们的境,比如到阎魔天以上就不属于地居天了。还要强调一下天道的知识,在阎魔天以下还属于地居天,还有须弥山,包括在须弥山顶三十三天帝释天。阎魔天就不是以须弥山为基了,是须弥山上面了,不同的境完全是不同的。我们的境只能在地居天适合,空居就不适合了。所以不能仅仅说阿僧祇大、小,这样把所有的东西落在我们的名言概念里面了。因为我们讲的唯识变现,所有的时空是落在显现里的,是在所相里面的描述,不是能相,这里面差距就很大了。

 

还有你问的菩萨的觉知,在这部经里,菩萨跟天王是对应的。不同的地跟不同的天是对应的。菩萨只认知到如来藏藏识,只认知到如来藏功德,他认知不到如来藏。原来我讲过,禅宗实际没有菩萨之分,在教下有一佛乘,《法华经》里讲一佛乘。而且佛经里几次特别声明了生命的实相唯佛与佛方能了知,所以禅宗不承认有菩萨,禅宗管菩萨叫大心凡夫。因为菩萨和凡夫严格来讲都属于如来藏功德,都属于显现,涉及不到如来藏。你的问题就能解决了吧,菩萨的觉能不能觉到佛?觉不到。菩萨是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他是在境生这块,用我们的语言暂且这么说,所以菩萨和诸天都是仅仅在藏识这里。

 

这么讲就比教下仅仅讲如来藏功德要严谨了,如来藏功德是显现的,我们这里有存在而显现和存在而不显现的,比如说忉利天阎魔天对我们来说是不显现,所以说为藏识。但教下把藏识和如来藏划为一个,这是不对的。我们这个比三转法轮和二转法轮更细,这里面就没毛病。所有的菩萨只是在藏识这块,虽然对我们来说没有显现,对藏识来说相应他是显现的,但所有的显现还是在一个境觉里面,不能遍在,跟一心不一样。我们凡夫认知什么东西是缘生,天道认知平台是化生,化生还是有生,佛的认知就超越了生和无生了,离生的边了,比如说自生、他生、自他生、聚生、非聚生,离所有的定义。离定义但是包含定义,不是说跟他不一样,是完全超越了这些概念了,这个就是真正禅宗的精髓了。但是我们往往容易要么落于空,要么落于有,因为原来都压在一层来说,一到空,空就什么都没有了;要么有,就什么都有,不能空有同时看,要空有同时就必须分出层面来。以前是没有分出层面来,我们这里是分出层面的,有六识的平台、有七识的平台、有一心八识的平台,这个不一样。

 

这么讲完,你对经里的疑惑自然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讲佛道,一定要讲天道,因为天道是化生,是藏识,比如说经里面讲了二块,一块是十三种善行,还有一块就是第七品受持品。这块实际就讲发心的问题,如是心生如是境生。我们也是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但我们的境是人寿百年。发心更大,弥勒降生的时候,子民人寿八万四千年。这里面具体讲到阿僧祇劫,佛只是讲到百万阿僧祇劫,那后边还有。看这个的时候要结合《华严经》的佛寿量品来看。佛寿量品里面就特别提出了,简单说,西方世界一日是我们这里一劫,西方世界上的袈裟幢世界一日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劫。这个发心是没有量的。

 

我们认知的是无色界,无色界并非无色;我们认为的空并非是真空;我们认为的无生并非无生。我们是在整个生命架构里面的最底层,我们很难用我们的语言来形容上几层,因为完全不是我们的境界了。这几个境界不是我们能够揣度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揣度受心意意识的局限,这个之前还受根识的局限。不仅要超越根识,还要超越心意意识。超越根识我们还可以理解,超越心意意识不在我们的理解范围里面,所以不可以用我们的语言,真正佛的境界是离言说。离言说不是否定言说,是超越言说的定义,这里面就有空间了,所谓的空间。为什么第七品很重要,不同的发心能创造出不同的心生,带来不同的境生,如是心生如是境生。同样一个境,在我们这可以百年来说,在佛那有百万阿僧祇,很难想象了。一大阿僧祇就没法想象了,八万四千劫,劫都很难想象,更甭说阿僧祇劫。

 

为什么佛当时选择在印度,为什么印度的数学很好啊,人家用这种数字已经突破了我们很多的局限了。这样讲实际这第七品含藏着我们经常说发菩提心,这菩提心是不能定义的,一定义三大阿僧祇劫就定义了,这个定义是用我们的心意意识来定义的,超越心意意识就很难定义了。所以真实的佛法比我们认知的天道那没法比,天界,包括须弥山组成的世界在法界里面是无量的,比须弥山更高之上超越地居到空居更是无量的,这里面就没法比了,所以说佛是天中天。大梵,最高的大自在天看佛根本连影子都看不到。因为他有他的不同的施设,这里面就非常清楚了,一层一层就很清楚了。

 

我们用三层来表示,实际上最高的一心佛觉我们是不定义的,也是不能定义的,定义的只是在藏识这块。藏识已经涉及到定义和非定义了,佛觉就离言说了。这样讲,就可以把佛的世界基本形式能掌握住;这样讲才能讲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来。凡夫仅仅是在表识这部分活动,能涉及到藏识已经非常稀有了,为什么说禅宗厉害呢,禅宗说有法身向上事,藏识上面还有向上事,不显里面还有向上事。有人落在不显,不显已经是留白了,不是,这块还有向上事,留出更应该留出的空间。教下严格的说仅仅涉及到藏识,很少涉及到再往上,因为他把藏识和表识都定义成如来藏功德了。一旦定义成如来藏功德了,就把隐和表放在一起了,所以说他们中观讨论就直接讨论到空性了。但如果按唯识这样分析,表识和藏识,现在涉及的空性只是在表识里涉及的空性,还没有谈到藏识,所说三转法轮和二转法轮的殊胜就在这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