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年9月26日谈话记录:谈锡永:密意说空(七)虚空与空(下)

(2022-06-11 14:04:38) 下一个


2017年9月26日
一、
[url=http://mp.weixin.qq.com/s/9-qX1eykok5EZTSAzQmUBghttp://mp.weixin.qq.com/s/9-qX1eykok5EZTSAzQmUBg]http://mp.weixin.qq.com/s/9-qX1eykok5EZTSAzQmUBghttp://mp.weixin.qq.com/s/9-qX1eykok5EZTSAzQmUBg[/url] 
谈师谈佛 || 谈锡永:密意说空(七)
内容:

虚空与空(下)

前面已经说过,不能由空言说法来认识空与空性。什么是空言说法呢?那就是只说一些与修证无关的说话、与成佛之道无关的说话,完全依着名言与句义来推理,他们的推理可能有因明理则的依据,然而所立的宗,唯落名言句义边,这样一来,无论如何引经据典来演绎,亦只是冠冕堂皇的理论而已(看互联网上许多依言取义而说空的文章,就有这个感受!),因为完全与佛无关。既不能依此成佛,亦不是佛的现证,更不是佛的境界,实不能称为佛法或佛学。

对于空,他们一定以为自己并非依“虚空”来说空,然而他们必然有虚空与非虚空的概念,而且亦必然落在此概念中来理解佛所说的空,最少亦必将虚空来比拟空,因此才会流出“空故缘起”这样的说法,当这样说时,他们是依空间有一物,在此空间中便不能另置一物这样的概念,来成立自己的说法,因此必须有一个空间,然后才能在这空间中生起因缘所生法。如是引申,便成为“空故缘起”了,若不空,即无成立缘起的可能。

笔者这样说,可能会引起诤论,他们可能说自己并非依虚空来说空,只是依无自性来说空。缘起无自性,由此无自性才能缘起,所以说为“空故缘起”,这样辩论时只能说是诡辩。缘起无自性,一切诸法亦无自性,如果因为缘起无自性,便可以说“空故缘起”,那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一切诸法无自性,即说“空故一切诸法”,而偏要说“缘起故空”呢?

起诤的人可以说:先要说“缘起故空”,然后才能说一切诸法无自性,因为一切诸法由缘生而成假有,是故无自性空,所以便只能说“缘起故空”,不能说“空故一切诸法”。这样的答辩,便将缘起与诸法看成是不同时成立,如是即落于三时分别,违反佛之所说。若依此修证,便需将缘起与诸法分别观修,先观修诸法如何依缘起而空,再观修缘起如何依“什么”而空。笔者在这里便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唯一的可能,便是虚空。

说到这里,读者便应该理解“空”与“虚空”的关系了。

总结来说,若唯依名言句义,违反观修,可以说“缘起故空,空故缘起”,这充其量只能当是方便;若依离名言句义的观修,则必须由缘起成立有,然后超越缘起来说空,如是则为:“缘起故有,超越而见性空”,这才是缘起与性空的相互作用。这说法在文字上排列得很不整齐,但并非整齐才是真理。这样说时,缘起与有实在同时,只是在观修时,不需观一切诸法自性空,只需依重重缘起的超越来观缘起,当现证超越时,诸法自性空便自然同时成立。在这里,不牵涉空间,亦不牵涉虚空,甚至不牵涉空寂而得空寂,因为重重缘起超越,便即是名言句义的超越。

现证,用《无边庄严会》中佛的开示,来总结本文——

无边庄严,此中菩萨住遍清净善巧之智,行于辩才,由义觉慧观察诸法本性自性。然一切法自性无住,无名无相无所建立,无边建立不可宣示,但以世俗言词演说。所有诸法本性自性皆不可说,无来无去无有文字。文字清净无有功用,何以故,诸法本性等虚空性。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作无起无相清净,以虚空开示演说。此则诸法无门之门,门清净故究竟无染,亦不随染。何以故,诸法究竟不生不起,所有自性亦不生起。

这段话是接上文说陀罗尼门而说,菩萨入陀罗尼门,即是“住遍清净善巧之智”,是即得到一个证量,这证量“遍清净”,但非究竟,所以说为“善巧”。因为既遍清净而又善巧,所以便可“行于辩才”,“辩才”即是说法,亦可说为“遍清净善巧”。

“行于辩才”而用“义觉慧”来观察诸法的“本性自性”,即是菩萨之所当为。什么是“义觉慧”呢?“慧”亦是证量,佛的现证称为智,菩萨的现证则称为慧。此慧,由义而得本觉、由所缘境(义)而得本觉,所以称为“义觉慧”。成立“义觉慧”这个名相,是为了跟佛的内自证智作区别。

于说法时,需知此义觉慧亦无可表达,只能用“世俗言词演说”,而且“诸法本性自性皆不可说”,本性自性“无来无去无有文字”,所以,便只能“以虚空开示演说”,因为“诸法本性等虚空故”,如是即为“诸法无门之门”。

在这里,说诸法本性等虚空,其实即是说诸法本性等同如来法身,并不是说诸法本性为空。凡在了义经中说“虚空”,必指如来法身而言。因为施设如来法身为空性,所以比喻如来法身的虚空才可以说之为空。当我们将“虚空”等同“空”时,必须如是了知,若贸贸然以虚空为空,而不知如来法身及如来法身功德,那便是错见。这是抉择“虚空”与“空”的要害所在,佛称之为“末摩”(marma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