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家、道家、释家所依的是不同的识体平台

(2022-05-18 16:15:53) 下一个

2019329002北京

李美君整理

儒家、道家、释家所依的是不同的识体平台

非常感激大家来参加我母亲的葬礼。

解决生死问题在那兰陀佛法大学,一直是我们的长项,我们是依两重识变来看待生死的。今年我母亲世寿八十四岁,在座的老师有些年龄也不小了,人道众生都有生老病死,这个是不可避免的。怎么看待生老病死的现象,怎么建立生老病死的标准,对于我们学佛修道是很重要的,解脱生死对于宗教信仰的建立是很关键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家,儒、道、释,儒家是孔子、孟子,主要讲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就是讲社会应有的秩序;道家是老子、庄子,道家讲崇尚自然,道法无为;佛家有大乘、小乘,还有密乘佛教,种种说法完全超越了前两家,传统讲儒释道三家合为一家,以儒家文化为中心。

昨天跟大家讲到,历史上韩愈曾经写过一个奏章,当时法门寺迎请佛骨舍利,大家都争先恐后甚至有些荒唐的举止,韩愈的奏折引发了很多争论。儒家文化符合我们的认知,代表中国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中国人很不理解佛为什么要放弃王位出家修道,站在儒家的角度,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佛出家修道不仅弃小家也弃了国家,弃小家离开新婚的妻子和未满月的儿子,弃国家离开年老体衰的父王、离开爱戴他的国民,自己跑到深山里去修行,中国人多数不能理解,儒家说佛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依着儒家的观点这些话没有说错。

儒家认为人生就是生命的全部,儒家建立了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人间秩序。在中国文化里没有天道信仰,君王代表天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评价不同的生命形态。韩愈批评佛教的文章,大家回去都要看看。引申一步讲,在佛出世的时候有仙人做过预言,这个王子将来要出家就能成佛,不出家可以做转轮圣王。

我们看过《顶生王因缘经》,印度教有须弥山的宇宙模型,日月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围绕,须弥山顶有帝释天的三十三天,须弥山以上还有空居天天人,印度教认为宇宙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个界都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形态。须弥山四周有四大部洲,我们居住的是南瞻部洲,还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转轮王不仅是南瞻部洲的王,而且是四大部洲的王,不仅是地球的统治者而且是宇宙的外星生命的最高统治者,一个转轮王可以统治四个星球。佛不仅放弃了国王,还放弃了转轮王,这就更加不好理解了。

儒家的视角是人类根识的认知,非常局限,当时的科技还不够发达,国人不能理解其他宇宙生命的存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是最好的,也是最成熟的。当时欧洲跟我们做生意,瓷器、丝绸欧洲都没有,欧洲的兽皮我们又不需要。儒家认为中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是世界上最好的,的确,中国人一度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保持领先。

我们再说一说道家,道法自然相当于我们讲的境觉,道家主要以老庄哲学传世。道家的视角与孔子完全不同,孔子在论语里讲到,“柱下传经,仲尼兴犹龙之叹,”柱下代表国家图书馆,老子是馆长掌握很多知识,很多贤者的著作都是人类思想的闪光点,老子能把握住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孔子与老子交谈后感叹,神龙见首不见尾。以孔子的视角不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全部,老子表达的深邃道理和智慧,孔子一时把握不了。但用佛家的视角来看道法自然的境还是太小,因为能变的一心更大,老子的境界可以达到七识能相,但还觉知不到一心法界如来藏。严格说道家的认知还在缘起中,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已经接触到能相,这是道家的觉知状态。

我们再看一下大乘佛教的状态,佛教的法界观跟前面两位完全不同。我们学过法相唯识变现理,知道《华严经》讲四重缘起,华藏世界的展现是重重无尽的,法界有如莲花,有无数个花瓣,每个花瓣都发出千百亿的光明,每个光里又现出千百亿个佛,每一个佛又变现出无量个世界,无量个世界里又有无量个莲花,每个莲花又放无量光,每个光中又有无量化佛,每个化佛又显现无量个世界,法界缘起是重重无尽的,而且这种变化只是借用当时人类的表达方式,就像我们说梦境一样。梦境的空间和我们认知的空间是重叠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同。佛法非常有意思,讲的是一个心识幻化的世界,站在能相上看幻化的时空,与在所相上看是不一样的,所相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依法界缘起对道家的定义为境觉或者叫境智,而佛家一心包含着无量个境觉。我们回头再看说儒释道是一家的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讲儒释道是一家,实际上把儒家、道家、释家都归到儒家的视角里讲,把一心、心识都归在根识的视角里谈,这样讲的道家、释家都是在人间的这个范围里讨论。当然宗教信仰为人间的生活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宗教文化、音乐、舞蹈、建筑、节日等,宗教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都有很多地影响和渗透,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孔子跟老子的对话,不能站在一个层面上看,孔子对老子是仰视的,有如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夫子的敬仰,孔子对老子亦复如是。境智是见不到境觉的,境觉同样也是见不到一心的。佛在大乘经典特别谈到,初地菩萨见不到二地菩萨的落脚处,他们的世界观完全不同。这样讲起来佛法的见地很重要,我们学习宗教是为了什么?怎么才能生起宗教信仰?学佛仅知道人间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

印度有天道信仰,印度天道不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圣经》和《古兰经》讲的都是神跟人类的契约,神造人神当然要教人应该怎么做人、应该怎么去祭祀神、应该怎么去信仰神。神看人类就像人看动物一样,神跟人是不平等的,我们知道摩西在人间立个神训的界碑,人不接受神训就会受到惩罚。西方宗教对天人生活的描述很少,对天道描述比较多的是印度教。印度这个国家精神生活非常丰富,他们有九十六种外道思想,有不同的境界建立,他们认知的生命有不同的平台,在不同的平台生活可以得到不同的觉受。印度教有须弥山的宇宙模型,有三界的设立,欲界、色界、无色界,离我们最近的欲界天叫四天王天。有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

我们去寺院里边,在大门处都有四大天王的塑像,这四大天王都有各自的名字,他们拿着不同的法器代表风调雨顺,四天王天是离我们最近的天。欲界天最高的叫帝释天,帝释天有三十三天宫,是在须弥山顶,帝释天有上亿的眷属围绕,帝释天也叫他化自在天,也叫魔天。在欲界天之上是色界天,色界天之上是无色界天,小乘比丘所证的四果在色界也有四重天。

过去印度婆罗门教说自己是色界天人下凡,一个人在一生里有过一次男女的行为,就没有资格进入色界天了。色界天人修禅定喜欢清净,没有男女欲望的习俗。更加清净的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人修四禅八定,不同的天人寿命、身高、天衣的重量、男女表达的形式、天人化生的形式、欲乐的方式都不尽相同,经论中都有明确的描述。天人享受福报不需要劳作,天衣饮食都是化现。经中说,我们地球人最早是光音天天人下凡,当时地球有很多地肥,这些天人误尝了美味的地肥,身体变重就飞不起来了。当时的人类福报很大不用耕种吃地肥就好,慢慢地肥吃完了,福报不够只能增加劳作。

印度教跟佛教讲的有什么不同?我们昨天讲过,印度教是以个体阿赖耶识为基,色界天大自在天王的名字也叫阿赖耶,印度教讲大自在天王创造世界,最早婆罗门教讲梵天造世界,后来佛教兴起婆罗门教受到压制,婆罗门教改革后统称为印度教。印度教不再讲梵天,改说大自在色究竟天王。个体阿赖耶识显现的是生灭世界,大乘佛教依一心如来藏讲佛与有情共一法身,涅槃佛国是依无漏清净种子而显现,不同天道是有漏种子的变现,涅槃与生死的本质不一样。天道讲世界由四大种子地水火风形成,有四灾八难成住坏空四种变化。

在学佛教之前,我们要把天道一神教的机理讲清楚。西方天道讲上帝造世界,那么是谁造的上帝呢?我问过学校的几位老师,老师们很快就回答,是心造,这是学习大唯识得出来的结论。现代人很难把这句话讲出来。谁造的上帝呢?佛说万物唯心造,但是这个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心意识,造上帝的心一定在上帝之上。法相唯识能相是心,所相也叫心,能相也叫心,一心佛觉也叫心。当年弥勒化现的布袋和尚,讲到心心心是佛,禅宗和尚的开示都比较抽象,《净修捷要》讲佛由心生,心随佛现。玄奘法师讲成佛要转识成智,普通人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历练,从凡夫到加行道需要一劫,从加行道到见道需要一劫,从见道到修道需要一劫,这还没有讲到究竟成佛。在《仁王般若经》里佛提到菩萨成佛要经历百万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就等于是无量。佛的境界只有佛跟佛才能认知,就是大菩萨等觉菩萨、妙觉菩都很难窥见,怎么可能讲佛由心成啊?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要把玉皇大帝赶出天宫,说皇帝轮流做,佛说你做不成,为什么?因为玉皇大帝经过很多磨难,做过很多功德才有今天,你这石猴刚出来就想做皇帝那是做梦。

这是我们对现象界的认知,我们很难理解佛法是佛由心生,当然我们这随口就过去了,实际业报也由心生,不仅佛由心生、神由心生,一切有情皆由心生。这个心就不能定义为肉团心,也不是心识的攀缘,一心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定义。在大乘佛教里讲到法相唯识,为了把这个唯识变现讲清楚,我们就施设了一心佛觉,一心不在我们观照的范围之内。严格地说这个心是来自于觉知的背景,我们能观的觉知也是来自于一心,没有一心的支持我们的观照是起不来的。佛觉为什么要跟一心合在一起,因为佛由心生,心随佛现,所以一心是佛觉的一心,一心有佛觉做参照,就好象我们照相要有个参照物,才能反映景物的大小。学佛要真正生起佛教信仰,必须扩大我们的心量,知道法界缘起中生命依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展现,存在不同的觉受,在法界缘起中的生命是重重无尽的。宁玛派也讲过四重缘起,业因、相依、相对、相碍缘起,这四重缘起跟华严讲的四重缘起有些不同。中观讲缘起偏重于相依理,从法相的缘起讲到法性,而唯识是从法相唯识变现上来说法性,要从缘起上讲法性比较抽象,从法相唯识变现来说境性即是法性,则比较直接也容易领会。要对佛教生起信仰,除了体验人类的生活,我们还要了解天人的生活,包括畜生、地狱、饿鬼的生活,当然还有净土佛国。

佛法的觉知超越个体认知,个体实有的认知放在境中,就变成了境相的认知,依境相的觉知就可以实现向境觉、一心佛觉的转依。学佛了解到生灭界和涅槃界的不同,生灭界是依个体阿赖耶识,涅槃界是有情与佛共一法身,佛说食身的我们是依阿赖耶识,食身就是色身,食身的认知就是凡夫的唯识,食身认知实有的世界。佛法的觉知超越根识,在心识变现的境界食身是幻有,佛说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依境觉可以认知到识变众生与法,境觉往上为一心佛觉,一心既不是实有也不是幻有,依一心才能见到生命的实相。天道的幻有超越了人类的认知,我们认知的有和非有是相对待的,幻有已经超越了有和非有,等于是非有非非有。

佛法中观经常讲离四句绝百非,四句是什么?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肯定、否定、矛盾、不定。肯定、否定、不定、矛盾这四种,在我们的认知里都可以概括,天道的幻有严格地说已经超越了四句,为什么幻有能超越?依你的认知很难理解,在大乘经里大迦叶特别说到无色界不是没有色,在海燕老师的《奥义书》作业里,讲到躺着睡觉的王,看起来是无色,但是他活在有色的境界里。两重识变的视角超越我们认知的相依,好象在梦里我们吃饭,有饭的觉受但没有吃饭的实质,因为梦境是幻,你醒来后梦里一粒米你也带不出来。幻有不是没有,不在根识的定义中,佛在《入楞伽经》里讲到空中花,你不能说它由何处来向何处去,因为空花是幻,说它从哪里来到何处去,那空花就是真实有。

有眼病的人能见到虚空花,明眼人见不到虚空花,你不能说病眼中的虚空花是没有,因为病人眼中空花是真实,你也不能说空花是有,因为是病眼得见,幻有超越有无四句。一心佛觉超越幻有,佛的境界是我们不能臆测的,我们认知不到两重缘起,因为佛境界与我们不同步,梦醒以后才能追忆梦境。我们不能同时观照两重境界,能做到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两重观照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行深般若波罗蜜至少是七识能相的境界,绝对不是六识所相的认知。七识能相的照见,这个“照”能统领根识五蕴,我们的意识统领不了前五识。

禅宗六祖讲到唯识是“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成”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第六识是意识,第七识是意即心识,这两个识要颠倒,有情的认知就迷乱了,眼前展现的就是迷乱的世界。以假我为因的认知就会迷乱,阿赖耶识是假我不是真我,假我是以四大为我,这个因错在那里?学懂法相唯识就很清楚了,错在假我的认知与识境同步,这个古人没有讲到。与境同步我们依两重识变来解释,梦中的我们不知道外境是梦,我们的觉知跟梦境的觉知同步,醒了以后觉知才能和梦境错开,才能觉知境的不同,梦醒是不同时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