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识名相:佛觉

(2022-05-11 17:34:43) 下一个

2.佛觉

佛在《入楞伽经》说法相唯识分为佛、菩萨与凡夫的识,施设了佛、菩萨与凡夫不同的识体平台,佛识又称佛觉、佛智,并非个体的佛身。从佛觉看,生命的显现都是一心的变现,佛觉是平等遍在的,所以又称【一心佛觉】。

 

我们现在讨论最多的往往不是佛法,而是菩萨的修法,我们多数是依菩萨的认知来修学佛法,这样只能认识到佛法的一部分,并没有认识到佛法的全貌。严格地讲菩萨的认知并不能代表佛觉,只代表佛觉的一部分,菩萨的修法只能是修学佛法的方便。为什么这样讲?《华严经》里佛在讲课的时候,所有的菩萨都出现在佛讲经的现场,菩萨要向佛提问一定有个前提,叫做乘佛威力。大乘佛经里菩萨提问一定需要佛的加持,换句话说菩萨要不是乘佛威力,是没有办法在佛觉的平台上提出问题的,因为菩萨对佛法的理解,需要依赖佛的加持,有如经中数次讲到的要乘佛威力,菩萨才能站在佛觉的认知平台上,那时菩萨讲的法才是佛法,依据佛觉的加持,菩萨才能具备佛的视角。比如我们熟悉的《心经》,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在佛加持下讲的。菩萨的讲法没有佛的加持,不能叫做佛法,从教理上讲,菩萨的讲法,只是佛法修学的辅助方便。

 

佛是在做梦的那个平台上,佛觉包括做梦的、梦境和梦境里的觉知,我们讲过智界身,智代表佛法身,界代表佛的报身,等同于佛觉变现的报土,身就代表有情,相当于佛的化身。智也可以代表如来藏,界与身代表如来藏的功德,各种比喻都可以。实际上按大唯识来讲,智有智的识,界有界的识,身有身的识,这三个完整放在一块才叫佛识。如来藏与如来藏功德,有如太阳与太阳光,是不能分开的,单独讲太阳没有意义,没有太阳光的太阳,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我们往往是把他们分开来谈的。

 

修学佛法要信你不信的,必须要在佛觉与你的认知间,搭建一个桥梁,藏传佛教叫做金刚桥。我们用大家的生活经验,试着把佛觉引入到大家的认知里,所谓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佛觉是一个境界,法与众生都是境中的影像。也可以说佛的心光变现法与众生,佛法讲的众生,包括六道有情,不仅仅是人类。佛觉是站在法界缘起上,一心佛觉含摄轮回与涅槃。

 

佛在《大乘密严经》中讲到,“是知识分别,现境还自缘”。当下你的认知,只是识觉在境中的自缘。实际我们就是佛觉在缘起中的化身。

 

佛的内自证智境的描述也是一样,佛觉非事于有无。给大家讲的这些并不是什么新东西。都是《入楞伽经》里面的经文。佛的内自证境跟有和无没什么关系,佛觉不在有无的界定之内。

 

学佛要懂得如来藏功德即是一心神变,那你学佛就不会依附在个体认知的视角上了,既然神变就是讲佛觉遍在,你就不会以人生的相碍来理解法界缘起,即使你化身为多个个体,还是以个体为基,实际神变的无量众生都是佛觉,佛觉现出的境界都是一心。

 

外道与魔只是佛觉的所相,到觉的能相一切的显现就不同了,但所有的显现都离不开一心的背境,都是心光在不同意识层面的折射,你们只是给光影迷惑住了,就象宝石,有多楞的反射光,这就是所谓的魔境,探讨这种反射光是一种还是多种的,这就是外道的见地,外道就是专业干这事的。当你发现外道的讨论是在如来藏的背景中时,所得的一切自然就变成如来藏的功德,所谓的魔道亦复如是。

 

佛觉是两重的看,一重的我们是在二取当中看,有能取跟所取。那么佛觉两重的看,就不是能取跟所取,两重看世界一切都发生在自心显现的境中,佛对两重的觉照可以同时,知道梦里欺负你的也是你,梦里帮你的也是你,所以佛的看不是能取所取,我们换个词,叫能知所知。佛觉不是在二取状态下的觉知,是离二取的一心觉照。(返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