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菁
自2021年以来,在上帝的带领下本人推翻了一些之前被主流社会列为不可触犯之禁区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扼要的回顾并列出相关的文章。了解本博客写作特点的读者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本人通常会先将一些想法和观点写成中文博客文章然后整理补充改写成英文。所以,除个别地方特殊需要之外,本文将相关的英文文章列在正规的尾注(EndNotes)里,将相关的中文文章列在文章后面的“相关链接”中。
1.相对论
1.1. 彻底推翻狭义相对论【[1],[2],[3],[4],[5],[6],[7],[8],[9],[10]】
1.3. 说明与讨论
之所以说狭义相对论被彻底推翻了是因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逻辑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实验验证。之所以说基本推翻而不是彻底推翻广义相对论是因为与完全基于错误的假设的狭义相对论不同,广义相对论有着对于诸如光线的实际路径的模拟以及一般线性加速运动与引力作用下的加速运动相似性的反映这样一些经验基础,这也是广义相对论在一些场合下得到实验观察的验证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广义相对不但以狭义相对论为其基础之一,而且在相对性的思考中运用了与狭义相对论一样的错误逻辑,并且作为被认为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内容的场方程的基础的度量张量只有在低速且引力不大的条件下才是张量,这就意味着作为对广义相对论最主要的应用的黑洞理论中被认为是张量的广义相对论度量张量根本不是张量。
1.3.1. 历史性的突破
与之前一百多年里曾经出现过的否定狭义相对论的言论不同,本作者系统地从基本出发点,基本思维逻辑,数学逻辑和实验设计及结果,全方位地系统地推翻了相对论。这是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此外,之前一百多年里曾经出现过的否定相对论的言论很多时候不是针对理论而是针对提出及发展理论的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否定相对论的一派主要是攻击爱因斯坦而维护相对论的一派则主要是维护爱因斯坦。而且攻守双方都经常会夹杂着不实信息。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本博客多次提到的YouTube的那位从前应该是一位职业相对论学者的Dialect的最新一期视频【[13]】里,他就开始对爱因斯坦进行比较明显的人身攻击了。之前他在维护相对论时曾在视频中夹杂不实信息【[14]】这次他对爱因斯坦进行人身攻击时也同样夹杂着不实信息。当然,我也不能断定他的不实信息一定都是故意编造的,因为有些内容可以是出于对相关问题或文献的错误理解。
而本人对相对论的否定完全是在对作为学术先驱的爱因斯坦以及其他相关的物理学家(比如洛伦兹)的尊敬的前提下,在肯定他们的贡献的基础上,推翻他们当初提出的错误的理论。
2. 否定康托的集合论
本人否定康托的集合论的英文文章主要由两篇为代表【[15],[16]】,但由于该两篇文章否定的是康托理论的哲学基础,所以凡接受我那两篇的观点的人就一定是全面否定康托的集合论的,因此可以说那两篇文章已经完全否定了康托的集合论。实际上,康托及其后来的追随者们的基本问题是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无穷大的意义,从而沉醉于他们自己创造出的脱离了无穷大的真实意义的人工游戏中自嗨。
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或者说不幸的历史巧合,那就是有关狭义相对论的思维并非爱因斯坦首创,而是在康托理论出现不久便开始随着电磁理论的产生而浮现出来,而两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类的知识界(具体地说是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顶端出现了一种沉迷于混淆现实与想象的潮流,从而热衷于构造脱离自然现实的游戏而难以自拔。
更巧的是,就在康托出生的8年前丹麦小说家安徒生发表了他的著名短篇小说《皇帝新衣》,而在之后的康托理论及相对论盛行期间的社会实践中科学界(数学和物理界)在很大程度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徒生的故事。。。。而在这些巧合背后并不那么巧的一件事便是康托理论与相对论兴起的年代正是西方开始兴起对形而上学的全面否定和批判的时期。
3. 量子理论的一些基础内容
对于狭义相对论的彻底否定必然直接冲击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量子力学。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本作者对于德布罗意波长的修正【[17]】。不过,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远不止德布罗意波长需要修正这么简单。下面列出本作者过去这几年里指出的量子力学之基础存在的一些缺陷或错误。
3.1. 薛定谔猫的逻辑缺陷
虽然薛定谔猫在世界范围内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元素,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触及到了至今仍然困扰量子学界的所谓 测量问题(measurement problem)【[18]】。然而,如我在2023年的文章【[19]】中指出的,薛定谔猫的概念本身有着逻辑的缺陷。相应地,尽管薛定谔通过他的猫表达出了他对于哥本哈根学派(波恩)用几率波的概念来诠释他的方程的质疑,量子力学界过去几十年里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的由薛定谔猫引发的对于所谓的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研究却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而且直到今天(在我贴出相关文章两年后)他们的主流似乎也还没有意识到那个逻辑缺陷。
3.2. 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之逻辑缺陷和局限性
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均被称为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但是,正如我在2024年指出的【[20],[21]】,薛定谔方程根本不是他所试图让人们相信的严格地从经典力学推导出来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构造出来的,因此它的产生并不具有经验的基础,而日后的实践也并未能够为它提供可靠的经验基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薛定谔方程发表后不久,它的基本涵义就被哥本哈根派的波恩修改为关于所谓的几率波的方程,而前面提到的薛定谔猫就是薛定谔为了抗议哥本哈根派对他的方程的修改而设计出来的,其所引出的所谓测量问题正如前面的参考文献中彭罗斯在视频中说的那样根本得不到解决,也就是说至今为止薛定谔方程的经验基础仅仅是他虚构出来的与经典力学的关系。但奇怪的是在我于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中指出这一点之前,整个物理学界除了哥本哈根重新诠释方程的意义之外,似乎没有谁对薛定谔方程的逻辑基础产生过任何疑问。而另一方面,哥本哈根对于薛定谔方程的意义的重新诠释本身就缺乏严格的逻辑依据。他们仅仅是把一个别人声称是从连续的经典力学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方程直接拿来说,噢,我们把它的意思改了吧;而他们唯一的依据仅仅是他们需要用具有概率特性的可能性结果来解释某些实验现象,而不是他们可以从任何经验依据中实际推出关于几率波的薛定谔方程来。。。。非常奇怪,整个物理学界,那么多的数学大腕和物理学大腕,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怎么就能心安理得地不但承认薛定谔的推导逻辑而且接受哥本哈根的奇怪的修改逻辑?。。。。作为局外人,我写了上面两篇文章帮助物理学界里跟着头羊乱跑的众羊了解薛定谔方程(不论是哥本哈根修改前的还是哥本哈根修改后的)不具备可靠的经验基础作为逻辑依据这一真相。
在上面给出的关于薛定谔方程的第二篇文章中,我也对狄拉克方程进行了简要的讨论。由于狄拉克方程的推导是基于狭义相对论,这已经埋下了错误的种子。至于在物理学界备受推崇的所谓狄拉克方程预测的电子的正反自旋和反(正)电子的说法,其实都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严格推导的结果。出现所谓的电子正反自旋解是因为狄拉克在推导过程中人为引入了被称为泡利旋转矩阵的几个矩阵,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求解方程的方法,但是他的解适用于任何一个围绕中心点电场运动的带电粒子,只不过氢原子中的电子正好符合这一特征。至于所谓预言反(正)电子之说,是因为他的二次方程有正负两个解,于是被人们解释为预言反(正)电子的存在。。。。但是,不论人们如何夸赞狄拉克方程,它终究逃避不了是由狭义相对论推出来的这一事实,因此一旦主流学界哪天(正确地)正式承认狭义相对论错了之后,狄拉克方程也将成为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方程。此外,与薛定谔方程一样,狄拉克试图从连续的哈密尔顿经典力学推导他的方程,这就使得他的方程与薛定谔方程一样注定了与哥本哈根学说不相容。
3.3.哥本哈根的问题
前面提到在对待薛定谔方程这一点上,哥本哈根的重新解释根本没有严格的逻辑依据以致于现在遗留下连诺别尔获得者彭罗斯都认为无法解决的所谓的测量问题。其实,哥本哈根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其中比较严重的恐怕要数2023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所凸显出的问题:诺奖获得者们可以在实验中相当精准地捕捉到电子的运动轨迹,如我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22]】中指出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出作为哥本哈根派的核心内容之一的著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被彻底否定。
3.4. 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问题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几乎可以说完全是在薛定谔方程加狄拉克方程的基础上外加一些群论的调味品建立起来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的大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数学游戏。尽管物理学界号称基本粒子标准模型是经过实验验证的,就连主流物理学界本身对此都常有微词。我本人最不买账的就是他们把在对撞机里撞了十亿次才出现十的负二十二次方秒的一个符合他们反复修正了范围内的能量鼓包说成是发现了希格斯粒子。
不过对于他们声称的发现希格斯粒子的实验我只是不买账,谈不上推翻。2024年我实实在在地写文章【[23]】推翻了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一个结论,那就是μ子的衰变完全是由所谓的弱作用力决定的。这个由著名华人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得出的结论又是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演算得到的。关键是这个理论不但在推导上需要狭义相对论,更是在理论成立的基本前提上依赖于由狭义相对论得出的所谓μ子运动速度延长了μ子寿命这样一个有着明显逻辑错误的假设。。。。而其中涉及到的一个关键点是将运动μ子的寿命与所谓的静止μ子的寿命相对比,而他们用来对比的所谓静止μ子是通过与介质相撞让它由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迅速将为零。。。。很明显,这表明所谓的运动速度延长了μ子的寿命根本是假的,其真相是μ子与介质的相撞加速了μ子的衰变。。。。由于粒子之间的碰撞力属于电磁力,因而这就直接否定了基本粒子标准模型所说的μ子的衰变完全由弱作用力决定的理论!
4. 推翻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
这是最令我自己吃惊的一个结果。这次的震惊甚至超过了2024年我发现物理学界所谓的广义相对论在引力透镜问题上赢了牛顿力学的结论居然是建立在两位顶级物理学家爱丁顿和戴森对Soldner的1801年的文章的公式的错误解释的基础之上【[24]】时感到的震惊。让我震惊的原因是刚体力学可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作为物理学和工程学之基础的学科,其中最基本的欧拉方程居然可以说基本上就是错的。这怎么可能?遗憾的是,这不但可能了,还真就是现实。我在相关的文章【[25]】中对于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基础方程的错误居然能几百年都没人发现这一点也进行了讨论。
5.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之不严格
我这次之所以发现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错了是因为我发现主流学界用来解释前苏联宇航员贾尼别科夫1985年在太空站发现的一种特异现象时用的欧拉方程居然会导致打破角动量守恒,而欧拉方程的出发点本身就是角动量守恒,因此这里一定有错误。细究之下我发现了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居然错了。
但是,如我过去两个月里在中英文文章【[26]】中指出的,从不同国家的宇航员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太空站所录制的贾尼别科夫效应视频可以看出,贾尼别科夫效应本身实实在在地打破的角动量守恒,而且这与欧拉方程或任何方程的错误无关。这里的关键是出现贾尼别科夫效应的运动的总角动量变了,而我们却无法找出任何可以导致该变化的外力来。我不排除在太空站的微重力环境下存在着人类目前还完全未知的某种物理力导致了贾尼别科夫效应之可能性。但是,在我们能够找出相关的作用力之前,我只能将之归于打破角动量守恒的例子。
由于角动量守恒可以由动量守恒推出,经典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直接推论,因此打破角动量守恒就意味着打破动量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而所谓能量守恒最初就是由牛顿定律推出的,因此打破牛顿第二定律本身对于能量守恒来说就是一种警示。从所有的贾尼别科夫效应的视频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因为出现无法解释的翻转动能而打破了能量守恒。
其实,2021年和2022年我就已经通过三个例子论证了能量守恒在宏观自然界并非总是严格成立的【[27],[28],[29]】。
6. 用离散的实验数据拟合非线性关系之不可能
这一条不是否定或推翻什么成名的理论,而是否定物理学界在实验中的一种具有作弊嫌疑的做法,那就是声称他们用离散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洛伦兹变换关系式。对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30]】用一个过去人们从来没有发现的定理指出:没有人可以用高度离散的实验数据来象他们那样高精度地拟合非线性的关系。当然,这个定理不限于对于洛伦兹变换关系的所谓验证,也适用于任何试图用高度离散的实验数据以高精度拟合非线性关系的企图。
7. 结束语
感谢上帝带领我的每一步,一切荣耀归于上帝!
相关链接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本质上错在哪里?
给狭义相对论结个帐
时间的意义
没了洛伦兹,能量减半。。。。
关键是如何计算多普勒效应
E=mc2/2之明确的物理意义,还有。。。唉
还Soldner一个公道
Soldner的结果怎么会和广义相对论的一样?
康拓集合论
此事非同小可。。。
康托集合论之哲学误区
那么为什么会有希尔伯特第一问题呢?
量子力学
假如海森堡被挑战了。。。。
看来是实锤了。。。。
德布罗意波之错和薛定谔之幸运
你真能相信他们的实验??
戏剧性的薛定谔
探秘薛定谔方程的推导
薛定谔方程与量子化
刚体动力学的欧拉方程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
彻底搞清Blackbird,坐实热力学定律被打破
杠杆原理与永动机
离散数值不可能拟合定理
[[1]]Dai, R. (2022). The Fall of Special Relativity and the Absoluteness of Space and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3582341_The_Fall_of_Special_Relativity_and_The_Absoluteness_of_Space_and_Time
[[2]]Dai, R. (2022). Absolute Space and Time versus Aether or Cosmic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3795935_Absolute_Space_and_Time_versus_Aether_or_Cosmic_Center_Rongqing_Dai
[[3]]Dai, R. (2022). What is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6723983_What_Is_Time
[[4]]Dai, R. (2023). The Faulty System of Relativistic Momentum and Ener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8357262_The_Faulty_System_of_Relativistic_Momentum_and_Energy
[[5]]Dai, R. (2023). Modifying Mass-Energy Relationship.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0288880_Modifying_Mass-Energy_Relationship
[[6]]Dai, R. (2023). Space, Time, and Speed Limi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2620513_Space_Time_and_Speed_Limit_Rongqing_Dai
[[7]]Dai, R. (2023). Debunk A Few World Famous Experimen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5002717_Debunk_A_Few_World_Famous_Experiments
[[8]]Dai, R. (2024). When Galilean Superposition I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7358009_When_Galilean_Superposition_Is_Experimentally_Verified
[[9]]Dai, R. (2024). Scrutinizing Muons Decay Theo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0484161_Scrutinizing_Muons_Decay_Theory
[[10]]Dai, R. (2025). A Hilarious Claim About Phot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7664099_A_Hilarious_Claim_about_Photon
[[11]]Dai, R. (2024). What Is Wrong and Right with General Relativ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0894208_What_Is_Wrong_and_Right_with_General_Relativity
[[12]]Dai, R. (2025). Speed of Gravity Cannot Equal To Speed of Ligh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8401292_Speed_of_Gravity_Cannot_Equal_To_Speed_of_Light
[[13]] Dialect (Mar 15, 2025)[YouTube] Where Does E = mc² Really Come From? | The Hidden Origins of Mass-Energy Equivalence. [video]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L2nWsFgc4
【[14]】戴榕菁(2024)难道他是。。。。?
[[15]]Dai, Rongqing (2022). Continuum Hypothesis and the Fantasy of Cantorian Counting Syste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5757541_Continuum_Hypothesis_and_the_Fantasy_of_Cantorian_Counting_System
[[16]]Dai, R. (2025). On the Notion of Infinity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7136504_On_the_Notion_of_Infinity
[[17]]Dai, R. (2023). Correction to de Broglie Waveleng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6679293_Correction_to_De_Broglie_Wavelength
[[18]]The Institute of Art and Ideas (Mar 15, 2024) [YouTube] 'The measurement problem violates 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 Roger Penrose on #quantummechanics. [video]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pgzH5FHv8
[[19]]Dai, R. (2023). The Genetic Defect of Schrodinger's Ca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1948820_The_Genetic_Defect_of_Schrodinger's_Cat_Rongqing_Dai
[[20]]Dai, R. (2024). A Short Survey of the Defects in Schrödinger’s Deriv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3751232_A_Short_Survey_of_the_Defects_in_Schrodinger's_Derivation
[[21]]Dai, R. (2024). Schrödinger Equation and Quant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5379588_Schrodinger_Equation_and_Quantization
[[22]]Dai, R. (2023). Attosecond or Copenhage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4740086_Attosecond_or_Copenhagen
[[23]]Dai, R. (2024). Scrutinizing Muons Decay Theo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0484161_Scrutinizing_Muons_Decay_Theory
【[24]】戴榕菁(2024)还Soldner一个公道
[[25]]Dai, R. (2025). Why Euler's Equations of Rigid Body Dynamics Are Wro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90300598_Why_Euler's_Equations_of_Rigid_Body_Dynamics_Are_Wrong
[[26]]Dai, R. (2025). Dzhanibekov Effect --- A Smashing Challenge to the Foundation of Phys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90097038_Dzhanibekov_Effect_---A_Smashing_Challenge_to_the_Foundation_of_Physics
[[27]]Dai, R. (2021). The Random Energy Loss and Creation in a Nonexpanding Univers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0086785_The_Random_Energy_Loss_and_Creation_in_a_Nonexpanding_Universe
[[28]]Dai, R. (2021). Self-feedback Perpetual Motion and Violation of Thermodynamics Law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7032292_Self-feedback_Perpetual_Motion_and_Violation_of_Thermodynamics_Laws
[[29]]Dai, R. (2022). Deequilibrium State &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8575784_De-equilibrium_State_Perpetual_Motion_Machine_Rongqing_Dai
[[30]]Dai, R. (2024). Theorem of the Impossibility to Fit Nonlinearity with Scattered Dat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1327758_Theorem_of_the_Impossibility_to_Precisely_Match_Nonlinearity_with_Averages_of_Scattered_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