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2025 (1)
来自秋爽斋
(六)
科学的真伪之辨是颇令我放不下的事情,意犹未尽,继续说一说“科学教”。
虽则 “科学教”事例在西方不胜枚举,然则我大中华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甚至更胜一筹。
例如,若干(并不进行学术研究的)“科学教”徒如方舟子何祚庥诸人,曾连手围攻打压首创生物全息理论及实践的张颖清教授,导致其蒙受歧视与不公,当然大气候有关,大学的当事领导也难辞其咎,这二位也不过是乘风而作浪,兴风或许也有些。说起来,方舟子打假资金账目之坚持不公开,包括一开始就承诺公开的基金在内也不公开,此事颇耐寻味。何祚庥在建国初期在迫害梁思成等学术界人士方面曾建立赫赫功勋,改革后依然如鱼得水,继续立功,包括依然能够成功迫害革命老人杨沫和她资助的年轻科学家刘亚光,也颇耐寻味。二人连手之下,只会埋头研究的张颖清教授不敌溃败,遭受了多种剥夺与不公待遇。而今,生物全息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普及,但这位论成就或有望摘取诺奖桂冠的教授,却早已郁郁蒙难,寿数尚不足六旬。
绝大多数人群并不日常进行科研思维训练,因而不易判断真伪“科学”与真伪“科学家”,事实上,哪怕接受了研究生教育,也未必能够判断。更为麻烦的是,“科学教”人士永远显得比真正的科学家还更加科学,其“无比科学”的做派,其娴熟的大义凛然的架势,使真正的科学家望尘莫及,俨如山寨:科学家毕竟忙于科研,没有精力去思考如何表演“科学人士”,哪里赶得上不需要做科研的有足够时间琢磨表演艺术的 “科学教”人士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众被“科学教”的精湛表演所迷惑也是人之常情。而由于科学之大行于世,大众倾向于信任科学, 从而信任“科学教”的宣传,使得“科学教”人士可以成功召集利用大众,去迫害真正的做出划时代发现与贡献的科学家如张颖清教授。
毋庸置疑,科学教越是如鱼得水,真科学的发展也就越面临窘境。 这是否是近代科学内部所蕴含的自我毁灭之火种,会否是导致未来某一天真科学衰退之因?
买来的蚂蚁药的原理,就是将毒药掺入香甜的蚂蚁食物,如同“科学教”斗士以科学知识与旗帜掩盖其宗教性和偏执的反科学之毒。不辨真伪的蚂蚁飨宴之后,将有灭顶之灾。若有朝一日,人类普遍不能辨别科学(家)之真伪,会如何?
事实上,设若用简单民主的方式来决断真伪,即使现在也不好说就能够辨别呢!幸而绝大多数国家的制度并非纯民主,而是混有一定的meritocracy(选贤举能,精英政治)的成分,这使得参与判断科学真伪的,在多数情况下,依然以真科学家为多数,而不至于使真科学被“科学教”所擅长发动的民主洪流直接淹没,这真是可令人以手加额的事情!
当代科学如同其他事物,必将经历产生、发展、兴盛、衰退、灭亡的阶段,科学是我心爱,能够身处这个科学正兴盛昌明的时代,是令人深感幸福之事。
附录:分享有趣的发现。在本系列的第一篇里,我写道:“我观察日常相互愤愤争斗的人们,每每感受出其心中的温热情味。那些恨恨的人们,在恼恨不放过的心态中,更是紧紧抓住了恼恨对象,使之成为情之所系,在人生有限的时空长久纠缠”。刚刚读到一篇论文, 发现这个日常观察与科研结果有相关之处。该研究在实验中发现,愤怒的情绪相当特别:不同于其他消极情绪使人疏远或退拒(右额叶),愤怒却常常激发亲近的动机(左额叶)(参见Hormones and Behavior, 2010; 57 (3): 276 DOI: 10.1016/j.yhbeh.2009.12.008)论文作者对这个有所“不正确”实验结果力图解释:人可能想去接近愤怒对象以便消灭愤怒源头。其囧囧的神态跃然纸上。其实,爱恨交织人之常情,往往亲近才如此——究竟怎样去理解这个现象,是否可以从打是亲骂是爱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那就见仁见智了哈哈~。
(始作于2017寒假期间,待续)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