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做过专门研究,凭在中国生活和受教育形成的直觉,觉得中文口语中体现的阶级,更多的在文字选择而不在语音语调。比如说文化人的出口成章,乡野之民的粗俗之词(仅指语言本身,粗俗言词之下不见得没有高贵的灵魂),平民对权贵的尊称和奉承等等,大都表现在用词上。而英语,语音语调在区分阶级方面却更重要一些。
语音语调,为方便讨论我就称之为口音吧[
阅读全文]
拜读了文学城名博‘菲儿天地’的影评大作‘侄子对叔叔‘起了杀心,禁不住诱惑,把电影“Thepowerofthedog”又看了一遍。这就是好的影评的“power”吧,致谢菲儿。
圣诞节期间把这部电影找来看纯粹是因为演员BenedictCumberbatch,那时奥斯卡提名还没公布。我们一家子都超级喜欢他演的现代版‘福尔摩斯’,他演的那个福尔摩斯眼中闪着智慧的光[
阅读全文]
这几天网上最热的莫过于关于雪(冰)上那几个华人运动员的七嘴八舌,好好的体育竞技愣是吵成了名利场的表演。我情愿老老实实看运动员的表演,闲下来就做饭吧。
我和水儿追了好些年的电视节目“MasterChef”。最喜欢的是澳大利亚的“MasterChefAustralia”,选手从初选开始就手艺不凡,从配料、制作,到摆盘,都可圈可点。主持也是专业又风趣,节目还常常邀[
阅读全文]
上篇写到山儿的Alevel复查结果出来,缺的分被加上去,顺利进了医学院。再接下来,孩子长大了,更多是如何面对曾经的囧事和这些囧事留下的影了,也算是囧途的后续吧。那天正好读到博主‘平等性’的博文:“放生与慈悲”。我不是佛教徒,我信耶稣基督,但他文中分享到对“安心”的看法正好契合了我的思绪。在为人父母这个身份上慢慢成长起来,往[
阅读全文]
为人父母,特别是养育第一个孩子,大都是没有培训和经验的“无证上岗”。孩子长大伴随着的是父母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成长过程,我们就常戏称老大是我们育儿的‘实验品’。囧途中就不乏囧事,记录一下自嘲吧。
早期的囧事
山儿是在北京出生,小学二年级才随我们到英国。那时候我这当妈的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坚信小孩子不用提前学习[
阅读全文]
尽管公历新年已经快过去一个月了,咱还得把中国的新年当回事,所以年终也得回顾一下。想想我在文学城里混这几个月,我都看见什么啦?其实时不时进城逛逛已经有日子了,但毕竟那时候是城外人。注册登记成为城里人,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起码对城门、城墙、各家宝地开始多少有一些了解了。我就想,来个‘literaturereview’吧。当然不能当论文来做,咱也就是一个[
阅读全文]
最近城里很热闹,名博菲儿和晓青筹划的过年活动带出了一盘又一盘的美食,隔着屏幕解馋的同时,想着咱也得继续努力写博。因为老大山儿从医、水儿也在申请医学院ing,趁着记忆还在或者被激活,最近打算写写跟学医有关的经历/看法。
年轻人报考大学、选专业,我基本赞成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让他们自己决定,可不得不承认,在他们的选择成型过程中,父母潜移默[
阅读全文]
前阵子读到茶轩的为版主写的‘从文化走廊到品茶小轩’系列,那么多侠客义士、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为版娓娓道来,把我这城中新人看得那个眼花缭乱:原来这是一个如此精彩纷呈的网上江湖!
惊叹之余,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有想就我的ID写一篇博文的冲动,只是一直没顾得上。今天在亮妈的新年第一博文那承蒙美丽的亮妈鼓励,说喜欢我的ID。感谢城中前[
阅读全文]
最近在协助水儿准备剑桥医学院的面试。这一路陪考(希望后面能有时间把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完整写出来),不得不佩服这些大学的选拔制度设计。尽管也是各种考,但的确就是一步步地逼近你的真实(潜)能力,到最后,最好的策略就只能是‘beyourself’。
泛泛地、无关痛痒地这么说的时候,‘beyourself’,说着听着都感觉很有道理、高屋建瓴又接地气,但真正[
阅读全文]
说起写作,常常会被误认为这只对喜爱文学或者至少是人文科学的孩子相关。这一误区(至少在我看来是误区)结出的恶果常常在我接触的读硕士、甚至博士的孩子身上都能观察到。常常的,读商科的硕士生不知道学术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的不同,对正式和非正式的文风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何为辩证思维(criticalthinking),对语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意识、、、
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