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一个家都有特定的气息。小时候的孩子与这个家浑然一体,身上带有的是父母完全熟悉的气息。孩子长大、越来越独立,有朋友、同事、工作、伴侣,这一切都在他/她身上留下印记。日积月累,到某一天,做父母的就会嗅到那不熟悉的气息。这大概就是父母和成年孩子起冲突的很重要原因:像动物一样,嗅到不熟悉气息会让父母紧张、排斥。
尽管说怀胎需要十月,也不能说没有准备,但小圆宝的出生、我们的升级仍然让我觉得措手不及。有太多的冲击和反思,以至于我这篇博文断断续续写了两三个月。
自给自足,随叫随到
我们早早在儿媳花儿预产期那一周预定了他们家附近的酒店。花儿的妈妈提前两周去了,住他们家陪女儿待产:她退休了,时间比较弹性。我告诉山儿,花儿一开始有宫缩就给我们打电话---不管是什么时候。预产期前的那个周末,我睡觉就不关手机了,所以周日深夜手机一响,我就知道该‘上班’了。
从我家到儿子那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但生第一胎不会那么快,所以我们等天亮了才出发,开车绕道接上花儿的父亲,把他送到儿子家。小圆宝周一晚上出生,花儿妈妈可以照顾她们到满月,所以我们只在酒店住了一周:提供随叫随到的‘出租车’服务。
花儿待产的时候,小圆宝的外公外婆住家里,负责做吃的、打理花儿的东西,毕竟他们更了解女儿的需要。我们呢,就随叫随到给他们当出租车司机。儿子需要回家取东西、或者可以回家睡几个小时、或者想吃什么,即使三更半夜我们也是随叫随到,因为他太累,我们不想让他开车。我们自己,吃住都在酒店里。
山儿说,他很感激我们完全不用他操心/担心,能够自给自足的管好我们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一点我很理解。回想我自己家人来访的时候,尽管能帮忙很多家事,却也因为语言不通、不能开车,需要完全依赖我们,给双方带来压力。所以,做父母的能自给自足,应该也是做儿女的福气。特别在他们初为人父母的时候,自己的父母还能让他没有负担的使唤,就更为难得了吧。
俗话说,第一个孩子都是照教科书养的,何况这孩子的爸还是医生。他们俩对生产、对养育孩子都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完全旁观,需要帮忙随叫随到,但不叫不到 (这后一点比较难)。
花儿尽管自然生产,过程还是有一点艰难,所以在医院住了两个晚上才回家。我其实觉得他们太‘教科书’了,花儿产程过长就应该剖腹产的。但是,唉,他们按自己的计划行,我们只是安静的在酒店里等待。
出院那天去接她们母女,山儿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带,我们于是就按指令,早早去医院等着。看见花儿从病房出来,没带帽子 – 外面飘着雪花呢。问儿子,说帽子忘在车上了。我二话没说,把我的帽子套儿媳妇头上。到门口,凉风嗖嗖,发现他们没给小圆宝带棉衣/被,就裹了一个医院的棉纱毯子。于是爷爷的棉外套裹上小圆宝,我的羊绒围巾垫婴儿椅上,风雨中上车回家。关键是:不抱怨、不叨叨。
按指令行事,其实也和博主菲儿天地前几天分析的界限感息息相关,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越是细微的事情越不容易吧。
在小圆宝一个月后,花儿妈妈回自己家了,我们要上班,也只能隔几周就去过一个周末,所以孩子就他们俩自己带着。偶尔过去,会发现他们的不同习惯。比如说,我给小圆宝整理衣服的时候,发现她衣服里面的商标没有剪掉:我自己的贴身穿的衣服,在买回来后一定会剪掉商标、先洗一遍再穿。看着小圆宝的衣服,想象着那些不知道什么材料的商标,在小宝宝娇嫩的皮肤上蹭来蹭去,我简直就受不了。找剪刀想剪的时候,问楼上的花儿,是不是应该剪掉那些商标,她说‘No’。也没去细问,我放下了。后来慢慢发现,山儿花儿的朋友圈中不少有幼儿或计划生孩子的,他们互相之间留存或赠送小孩子穿过的衣服。小孩子长得快,衣服穿不了几次就淘汰了,花儿要把它们留给朋友,需要保留商标--好知道衣服号码。
我很庆幸在自作主张剪商标之前问了花儿,没有直接给她剪了。尽管我自己肯定受不了有商标的内衣,但看着小圆宝很自在,完全没有不舒服的样子,我也释然:其实小孩子自小带得粗糙一点未尝不是好事。
尊重界限带来信任,父母与孩子之间才会没有那份本能的排斥、或互相的‘看不惯’。花儿自己带孩子,我们没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她仍然愿意努力让我们参与小圆宝的成长过程:经常给我们发照片和视频,一有机会了就让我们和小圆宝视频聊天,这让我很感激。
昔日、、、渐行渐远
再回到那天接新生的小圆宝回家。到了山儿家门口,他想把婴儿椅取下来,连椅带圆宝一起提回家,可那椅特别不好取。我照顾花儿下车、进家门,看见山儿还在倒腾,车门开着很冷啊,我实在顾不得‘不叫不到’的原则,催山儿先把圆宝抱回家。正说呢,椅子取下来了,山儿冲我嚷‘妈妈你快让开!’
给他们安顿好我们就回酒店了。就因为山儿那句快让开的话,我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有点不明白自己:难道真的因为儿子的一句话生气了、伤心了?他那时候只是自己着急而已,我会如此心胸狭窄吗?我努力的反思、要明白自己,因为这很不像我,可心里感受的是万般委屈、眼泪忍不住的要忘外冒。
回到酒店,我和衣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掩饰湿了的眼眶。再一次追寻自己的心,为什么?心中突然明白:我并不是责怪儿子,只是孙女儿的出生带回了自己生养孩子的点点滴滴,那份生产的艰辛、那个幼小生命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路陪伴…那份昔日的亲近潮水般涌来。而今天,儿子的独立和自己小家的成长,意味着,昔日、、、渐行渐远。
我知道,人们要说血脉中亲情不会改变。是的,我当然同意这一点。只是,长大、离家的孩子身上,会有越来越多的陌生的气息。
我相信每一个家都有特定的气息,小时候的孩子与这个家浑然一体,是你完全熟悉的气息。孩子越来越独立,有朋友、同事、工作、伴侣,这一切都在他身上留下印记,日积月累,到某一天,做父母的就会嗅到那不熟悉的气息。这大概就是父母和成年孩子起冲突的很重要原因:像动物一样,嗅到不熟悉气息会让父母紧张、排斥。那一天,大概就是山儿身上那不熟悉气息突然进入到我的意识中吧。
很多时候,人们感觉心里不舒服,并不去探究原因,不愿意去面对自己。有多少时候,做父母的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冲孩子发火,却不明白真正原因?孩子不明白,所以觉得父母小题大做;父母也许明白、也许不明白,不愿意面对却是肯定的。
我那天的‘委屈感’,跟实际发生的事情完全没有关系,而我心里的千回百转,又怎么能指望谁善解人意呢?我很幸运,自己明白自己,所以不至于把火发到无辜的儿子身上,也不至于莫名其妙的郁闷 – 既明白了,就释怀。
该说还是不该说
人的特定情绪,在知识层面的认知和从意识中感受到,是完全不同的;而从意识中的感受,再到理性的认知,又是另外一回事。无论知识层面能了解多少,意识到那份特定感受仍然会给人带来冲击,这是为什么我们说别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很多人意识中感受到,却又不一定进入理性的认知,因此形成莫名的情绪。我想我是蒙了神的恩典,常常会直面自己的意识感受、探究感受的源头。直面和探究会痛的,但痛过才能得医治、才能释怀啊。我因为痛中得的医治,就在与孩子们的关系中蒙福了,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祝福。
山儿在小圆宝出生那段时间,正面临工作中的重要转折点。他完成了眼科医生的5年专科培训 (Residency),如果做一般的眼科专家,可以直接申请consultant(Attending Physician)的工作。但他想专攻难度较大的眼膜手术,这就需要一个一到两年的高级专科培训(Fellowship or Post-Residency)。
他在专科培训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几百例眼膜手术,信心满满,申请并拿到两个面试机会,正好都在小圆宝出生一个月之内。他自觉面试表现很好,却全部被拒!第三个提供这一机会的医院离我们家最近,人家干脆就没给他面试机会:因为他们需要一个2月份就开始工作的,而山儿要8月份才能开始。
那段时间想来山儿是在很低谷了,因为有一家医院已经在考虑给他Consultant的位置,但他要做眼膜专科的话,就必须要一个高级专科培训经历。英国的医院能提供这类培训的不多,而有资格提供的,每家一年一个位置,且各家医院的招新人广告是断断续续出来的。
在那已经公开的三个机会都没有拿到的时候,香港伸出了橄榄枝!当时一个英国的眼科专家要去香港组建团队,希望山儿去,可以给他一个类似于高级专科培训位置、薪酬肯定比英国高。
当时山儿和花儿都欢呼雀跃:花儿有家人在香港,而对山儿来说,至少培训有着落了,对备受失败打击的他说真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我对这个工作机会的第一反应是抵触和排斥:不忍他离我们那么远,也想着带着孩子到一个新的地方很不容易啊(我自己不会考虑去香港生活—受不了那里的气候,且不说香港其他方面的问题)、、、想拉着他、不忍放手。
好在有对自己感受的理性认知,在本能的排斥反应出来的时候,会提醒自己:要尽量客观、真正的去考虑什么是对他最重要的。这时候教练也直提醒我:少说点、少说点、、、
第一反应的抵触和排斥处理了,我开始心平气和的祝贺他 - 如果要闯荡一下、体验不同的环境,趁年轻比较好。
但是,我的理性分析告诉我,如果英国有高级专科培训机会,山儿在英国拿到培训经历,对他的后续发展更有利。其实山儿也是明白的,只是因为连续几次的失败,他潜意识中不愿去想英国的机会,脑子里想的都是香港机会的好处、、、
我会支持他去香港,如果他想去的话,尽管我不喜欢。但是,我希望他努力拿到英国的机会后再做选择。我担心的是他放弃争取英国的机会。当时又有两家医院出来高级培训机会了,我担心他不去申请。
说还是不说?教练要我不说,他觉得山儿大了,他自己做决定,我们不要去‘讨他嫌’。而我觉得和之前的不说不同,这时候的不说是不负责任:我已经心平气和,不是出于我的喜好,而是完全从山儿的利益角度考虑,我必须鼓励他申请。
于是在我们电话聊天的时候,我一边耐着性子听他说香港,祝贺他,和他一起憧憬香港的生活、、、同时建议他不要着急做决定,香港先慢慢谈着(当时正好是春节),等着英国这边的申请消息:拿到offers,我支持你的任何选择,我说。
总算都申请了,两个面试机会都拿到,一个在一个月以后,是他不太喜欢的;另一个在一周后,是他非常想去的。
一周后,他在面试前一天,下班后开车4个多小时回我们这来了,因为从我们这里去面试的地方比较近。我给他炖好他喜欢喝的鸡汤,半夜到家喝碗汤去睡觉。第二天早晨我只是安静的陪他吃早饭,不主动找他说话。如果说我这当妈的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我不爱唠叨。
爸爸也学会了:他在外地出差,那天早晨只给我发了个信息,说祝儿子一切顺利,就不打扰他了。的确,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说比说任何话都要好。一切祝福的话,只是做父母的想说,却不一定是儿子需要的,所以就父母之间自己说吧:)
临出门,山儿给我看他的衬衣和领带,问我配得怎么样。说实话,如果他头一天晚上问我,我会建议他换一根领带,但这个时候了,我就不再说了:这时候建议他换只会添乱,反正也不是过不去,我就只说很好、非常好。我在心里祷告神保守看顾他的面试,都没有祈求成功。对山儿,我只叮嘱他开车不要分心、走神。
山儿的面试在下午三点钟,他面试完了会直接回自己家。快5点钟了还没有消息,我想他也许跟认识的同学/同事喝茶去了。到5点半,我想着给他打个电话吧。
他接听了,说已经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开了快一个小时了,从声音里听得出来情绪及其低落。30多个人报名、6个人参加面试,在面试前他们参观了医院的设施,是山儿极为满意的,且他们那里有好几位很好的眼膜专家,可是他面试没发挥好。他说这次面试及其有挑战性,有很多具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他既没准备好、也没发挥好。
他说呀,前面两个的面试被拒,他并没觉得遗憾,因为他尽力了:准备充分、发挥也很好,他的同事觉得那两家医院应该是有内定人选了。可这次却觉得非常懊恼,因为他本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完全理解那份感受,也真的很心疼他:要上班,家里还有一个小婴儿和处于产后恢复期的妻子,他实在是没时间准备的。我只能安慰他,反正他能做的都做完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挂电话前我问他,所有六个人的面试是不是都安排在这一天,他说是的,我随意提了一句:如果他们要给你offer, 今天就会告诉你(那天是周五,我知道招人单位一定会把好消息在周末前发出去,至少在英国会这样)。
半个小时后,山儿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给我打电话:那家医院给他offer了!哈利路亚!他没有任何犹豫,香港的工作机会就完全不在考虑之列了,另一个还要等几周的面试机会,也直接撤回申请,因为他拿到的就是他最满意的,比那两个被拒的更好!
听着他声音中的兴奋,那一瞬间我几乎泪目,但很快就心静如水,好像这事跟我已经完全不相关了—我的责任和义务完成了。我只是提醒他,要马上给他的科主任打电话,不要等到周一上班、不用担心打扰他:科主任一直很关心和支持山儿,在面试前,招人的医院就已经给他打电话了解山儿情况了。这种情况,要把成功的消息在他从别的渠道知道之前告诉他,以示感谢的真诚。
回想这几个月,我的思绪,像坐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山儿是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生育的孩子。记得我们当时结婚的时候不到晚婚晚育年龄,不能在北京登记结婚,于是我们回到出生的小镇上领了结婚证(大概那时候的户籍管理没那么严格)。我们算得上是跟山儿一起长大的,尽管他在青春期也有叛逆的时候,但现在却是几乎每天下班路上都会给我打电话的,我们能聊工作、聊生活。在他对去香港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心想,这个儿子终归是要远离了,唯有祝福。可最终,他仍然留下了,不是为我,是为他自己,我们这父母的也因此得福。
读到这最后的网友们,抱歉这篇很长,也许还很boring,那是因为我的博客回到我最希望的状态 - 我的树洞。谢谢关注,祝周末愉快!
蘑菇在处理参与儿子媳妇事务方面拿捏得很有分寸,向你学习!山儿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子,每天下班的路上还给妈妈打电话,这样的好孩子现如今太少了。
昨天还是姑娘,今天就是奶奶,人生如驹过隙,快!
再贺!
你的气息说别树一帜,非常佩服蘑菇能有如此的生活感悟。
最后送上祝福,并恭喜蘑菇!
蘑菇是一位合格的模范的妈妈/奶奶/婆婆/太太。
“还有一个问题,想和蘑菇讨论一下:我儿子如果为我做了什么事情,我总会说谢谢。比如,他每次回家来,都会帮我清刷浴室,我都会很认真地对他说谢谢。我去我弟弟家,他儿子帮忙做家务,我弟弟不说的。后来看到我经常说谢谢,我弟弟也开始说了,但是说的声音很小。:)我总觉得,让孩子知道父母心里的感谢,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孩子会很开心的。我是不是太客气了呢?很想知道蘑菇是如何处理的。”
---哈哈哈,这个我觉得更多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记得以前孩子奶奶常说的就是‘不要谢,都是自己人’,好像说谢谢就见外了。但凡儿子们为我做的,我是无论大事小事都会说谢谢的,很多时候还会加上hug。儿子们买的礼物那是更要‘言过其实’的谢谢加夸赞的,买给我的巧克力肯定牺牲体重也要吃、买的衣物再难看也会张扬的穿出去、、、得鼓励他们继续给老妈做/送啊:)
---谢谢码农,你过奖了,我指出的都是我自己在尽量避免的坑:)孩子独立了挺好的,父母就自由了,我们昨晚还去看电影哪吒2 了,倒是两儿子都说没时间看, 哈哈哈,这感觉很好!
---谢谢皮卡兄!是的,这两件都是大事:)
嗯,我是来学习的:)’
---谢谢亦缘喜欢,说学习就是你过于谦虚了。我在记录中反省,有网友的共鸣也很开心。你跟孩子们的关系也很亲近,点点滴滴都能在你和灰灰们的互动中体会到。只是你家孩子应该还小,还没到谈恋爱、论婚嫁的时候:)
---开心看见可可回来了,你的博客像一个安静的书房,可以享受各样的美好文字。谢谢你的美言祝贺和鼓励,我不喜欢脑子里存东西 (是不是因此就导致了记性不好?这个谁因谁果不好说),记录也给我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
关于孩子的回报,我感觉,越是对孩子期待少的父母,得到的回报越多。
孩子是知道感恩的,你越不给孩子压力,孩子越会感激你,越会尽力回报你。:)
还有一个问题,想和蘑菇讨论一下:我儿子如果为我做了什么事情,我总会说谢谢。比如,他每次回家来,都会帮我清刷浴室,我都会很认真地对他说谢谢。我去我弟弟家,他儿子帮忙做家务,我弟弟不说的。后来看到我经常说谢谢,我弟弟也开始说了,但是说的声音很小。:)我总觉得,让孩子知道父母心里的感谢,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孩子会很开心的。我是不是太客气了呢?很想知道蘑菇是如何处理的。
嗯,我是来学习的:)
也要再次谢谢所有网友的分享。我想再次说明的是,我写这一篇的时候很自我,如果说我分享的对大家有启发,我很开心,但如果让网友们觉得我做得有多么好,这不是我的本意,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父母也都不一样,没法说这个妈妈比那个妈妈做得好。与大家的交流让我更多的反思我自己,因此也学到很多。像一凡说的,与孩子的相遇是一场上天赋予的缘分,我们珍惜就好。再次谢谢大家!
“小圆宝出院回家时,山儿说的话,让蘑菇伤心。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儿子曾经说的一句话,也让我伤感。大学三年级时,一次他回家,我叫他干什么事情,我忘记是什么事了,他说,好的,妈妈,我按照你说的做。顿了一下,他加了一句,这也不是我的家。我的心里很震惊,他才三年级,就开始讲这样的话了?我嘴上什么都没说,心里却翻腾了好久,才理顺了自己的思绪,按道理,孩子没错啊,上了大学了,就完完全全成人了!该单飞了!孩子尊重我,在我的家里按我的想法做事情,不好吗?:) ”
---谢谢禾儿分享这一段。我的伤心,更多的是那句话让我意识到曾经如此亲近的孩子,终于长大、有自己的家庭了,在父母之外,他已经有了更亲近的人。你说的那句‘不是我的家’,或者‘这是你的家’,我家儿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没有什么思绪翻腾,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在儿子的立场上:以前带孩子回老家的时候,孩子说回爷爷奶奶家,奶奶总要更正,是自己家,是回自己家。我当时心里不以为然,嘴里没说,心里是想,对他们来说,这就只是爷爷奶奶家,他们只是放假才来。我当时心里很坦然,并没有恶意,所以也相信孩子现在这么说也是同样的意思。当然,如果我那时候明白多一点,也许我就会更体谅奶奶的心一点,可我那时候就只能理解那么多,所以我也不觉得愧疚。我一直坚持的是,我不以我现在的认知去评判年轻的我自己。
‘王妃前面提到的动物和人类,我也非常有感触,很多时候,人类比不上动物。人类不但在放手让孩子独立上纠结,在养儿防老上,更是纠结。如果人类不期望孩子回报,那么对自己的付出也不会觉得那么伤心委屈了。:)’
---我非常赞同禾儿说的回报与伤心委屈的关系。我不断反思,希望我自己谨记在心的是:我付出是因为我应该、我愿意、我喜欢,不是为了有回报,对孩子更是如此。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这是为孩子自己的益处,因为圣经上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
---谢谢禾儿喜欢,我也完全赞同你说的来文学城的目的。对我来说,博客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当我的树洞,而这个树洞还有回音,能带来会心一笑,这是你说的目的之二了。
‘在尊重孩子,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言行方面,我没有任何问题,我担心的是,是不是做得过分了。也就是蘑菇文章后面提到是,看到了问题,说,还是不说。就拿我儿子大学交的女朋友来说,我不喜欢,我是有我的道理的。但是,四年,我一个字都没说。我的朋友们都说,她们做不到。我反复仔细考虑过,还是认为,我的决定是对的。一是因为我儿子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对父母非常尊重温顺,但是,他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女朋友,他一向认为,不是父母应该管的事儿。所以,即使我说了,他也不会改变想法。二是因为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决定的男朋友,如果我妈妈反对,我宁可和我妈妈决裂。所以,我儿子为什么要听我的呢?:)’
---能做到这样,禾儿很了不起。我非常赞同你,觉得在孩子交友方面,不管是一般朋友还是男女关系的朋友,父母是不应该干涉的。这种不干涉当然有风险,但我愿意选择冒这个风险,其一是我相信我孩子的判断力,其二是我希望在他们小的时候我已经潜移默化的给了他们足够的影响。特别在男女关系方面,我觉得只有自己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真爱,即使他们将来过不下去,要分手/离婚,也比一辈子耿耿于怀、觉得自己被父母干涉失去了真爱强。山儿与花儿交往之初,他爸爸表达过不满,让山儿很难过,这件事,我是好几年过后才知道的:当时水儿小,山儿大多时候是爸爸在管。这事让我难过和自责了好一段时间,因为如果他爸爸事先跟我商量,我不会同意他说的。好在山儿和花儿修成了正果,他和爸爸的关系也没有问题。
至于其他问题,比如我说的工作问题,比较复杂一点,因为涉及信仰。这主要取决于我为什么说。很多时候,父母说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这不是我希望的。我要是选择说,我会安静祷告,自己确定是为孩子的益处而说,我尽父母的责任,该说就说了。并且我只说,不会强迫孩子接受,无论孩子听还是不听,我也不会再唠叨。
---哈哈哈,谢谢禾儿!不着急,小家伙才3个多月。爷爷奶奶是第二位的,我只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比如说,过几天山儿要出差去欧洲几天,我们就问花儿是不是需要我们过去陪她们娘俩,她说需要,所以我们就安排或网上上班或休假去住几天。
---谢谢竹风来访留言。我也不敢说自己好还是不好,只是尽力而为而已:)
蘑菇要争取去多看看孩子,一转眼,小圆宝就会长大的!
在尊重孩子,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言行方面,我没有任何问题,我担心的是,是不是做得过分了。也就是蘑菇文章后面提到是,看到了问题,说,还是不说。就拿我儿子大学交的女朋友来说,我不喜欢,我是有我的道理的。但是,四年,我一个字都没说。我的朋友们都说,她们做不到。我反复仔细考虑过,还是认为,我的决定是对的。一是因为我儿子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对父母非常尊重温顺,但是,他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女朋友,他一向认为,不是父母应该管的事儿。所以,即使我说了,他也不会改变想法。二是因为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我决定的男朋友,如果我妈妈反对,我宁可和我妈妈决裂。所以,我儿子为什么要听我的呢?:)
小圆宝出院回家时,山儿说的话,让蘑菇伤心。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儿子曾经说的一句话,也让我伤感。大学三年级时,一次他回家,我叫他干什么事情,我忘记是什么事了,他说,好的,妈妈,我按照你说的做。顿了一下,他加了一句,这也不是我的家。我的心里很震惊,他才三年级,就开始讲这样的话了?我嘴上什么都没说,心里却翻腾了好久,才理顺了自己的思绪,按道理,孩子没错啊,上了大学了,就完完全全成人了!该单飞了!孩子尊重我,在我的家里按我的想法做事情,不好吗?:)
王妃前面提到的动物和人类,我也非常有感触,很多时候,人类比不上动物。人类不但在放手让孩子独立上纠结,在养儿防老上,更是纠结。如果人类不期望孩子回报,那么对自己的付出也不会觉得那么伤心委屈了。:)
—-王妃说得是,放不下的不仅仅是亲情,更多的是情字掩盖下的控制感(欲),人类不如动物的地方太多了。这大概也是值得写一篇的,等着王府下一期活动:)问好王妃,周末愉快!
—-谢谢麦子亲,明白的,不用解释也明白的,更不用抱歉啦。眼科的确竞争很激烈,我写过一篇(“医生挣多少?”)的博文,提到过进入眼科的不容易,他现在这个眼膜领域又是不容易中间的不容易。唉,他自己喜欢,没办法。看来你家龙儿也是要(已)进入医学领域啦,祝他心想事成!
你这篇博文读下来一点都不boring,非常感动!写出遇到事情的各种冲动、挣扎、委屈~~。
剪不剪商标这件事情,从看不惯、克制自己,尊重媳妇的想法,还有随叫随到~~换来媳妇经常发孙女的视频:其实你们做的一切,媳妇都看在眼里。
蘑菇儿子找工作过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要上班,家里还有一个小婴儿和处于产后恢复期的妻子,他实在是没时间准备的。被拒三次,蘑菇跟着揪心,去不去香港~~
非常欣赏蘑菇的细致、冷静和感恩:提醒儿子马上给他的科主任打电话,要把成功的消息在他从别的渠道知道之前告诉他,以示感谢的真诚~~
再次祝福蘑菇和家人!”
—-谢谢Joyce!看见你每一段都摘出了要点、再加上精准点评,很感动。我写这一篇的时候,完全是在我自己的世界中,且是断断续续两三个月中写完的,能让你读得这么仔细、能感动到你,我很感恩,也知道很多东西必定也是你感受到的,为理解和共鸣握手Joyce。其实看你对美食的认真和享受,就知道你也必定是用心生活和用心感受生活的。再次谢谢Joice,周末愉快!
怎么在深爱与距离感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这一代父母都要学习的功课,蘑菇做得很好,你是我的榜样!
重要的事说三遍,祝贺祝贺祝贺!祝贺优秀的山儿能去理想的高级培训医院,祝贺小俩口有了可爱的小圆宝,更祝贺蘑菇夫妇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现在又升级做了爷爷奶奶!再啰嗦一句,你们做爷爷奶奶是不是太年轻了些?
—-谢谢淡然:)做父母,没有办法说做得好不好,这也是一生的功课,且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不一样,我尽量真实记录我所经历的。做爷爷奶奶我们应该是算年轻的,但也不是太年轻啦,我们自己早婚早育,这儿子婚育比我们晚,但跟现在的大概潮流来比只怕也算早的,所以(我们)感觉有点措手不及呢。
看见淡然出新游记了,喜欢你的自己一个人旅行见闻和感受,等会再去慢慢欣赏。我对北美的城市了解不多,现在趁走得动,计划的都是去走山山水水,过些年再去看城市吧。问好淡然,周末愉快!
---一凡好!你写得太好了,关于爱、关于双向奔赴,都很透彻。这也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写博的意义,不仅仅有经历类似又冰雪聪明的网友们的情感共鸣,更有留言中各样来自于岁月历练的金句加持。谢谢一凡亲,祝周日愉快!
---谢谢蓝山兄,谢谢你鼓励:)这是一篇埋头写的博文,发出来才想起读者的读感不知道如何。看了蓝山兄新发的日本游记,那才叫一个精彩,我得一会有更多时间再去细细读,太多喜欢的美景美食和细节,蓝山兄的文字优美,读起来本也是一种享受。
---谢谢五月花:)周末愉快!
蘑菇对自己情绪的分析和化解,是教科书级别的。看见自己的情绪,是和自己和解的第一步。蘑菇有专门修过自我觉察吗,还是无师自通? 喜欢文中的点点滴滴。羡慕祝福年轻的蘑菇奶奶,也祝山儿事业家庭双丰收。”
---迪儿好!你说得太好了,‘想想几十年前我们的父母’,我现在想起来很同情我过世的婆婆,上一辈的人,没有那么多对心灵的关注,父母全靠对儿女的爱支撑下来。关于对自己情绪的分析,谢谢你喜欢和鼓励,我不学无术,也不爱读那些讲怎么‘对付’自己的书。 我只是尽可能对自己诚实,因为神看人看内心呢。
很开心看见迪儿,谢谢你留言分享,周末愉快!
你这篇博文读下来一点都不boring,非常感动!写出遇到事情的各种冲动、挣扎、委屈~~。
剪不剪商标这件事情,从看不惯、克制自己,尊重媳妇的想法,还有随叫随到~~换来媳妇经常发孙女的视频:其实你们做的一切,媳妇都看在眼里。
蘑菇儿子找工作过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要上班,家里还有一个小婴儿和处于产后恢复期的妻子,他实在是没时间准备的。被拒三次,蘑菇跟着揪心,去不去香港~~
非常欣赏蘑菇的细致、冷静和感恩:提醒儿子马上给他的科主任打电话,要把成功的消息在他从别的渠道知道之前告诉他,以示感谢的真诚~~
再次祝福蘑菇和家人!
怎么在深爱与距离感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这一代父母都要学习的功课,蘑菇做得很好,你是我的榜样!
重要的事说三遍,祝贺祝贺祝贺!祝贺优秀的山儿能去理想的高级培训医院,祝贺小俩口有了可爱的小圆宝,更祝贺蘑菇夫妇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现在又升级做了爷爷奶奶!再啰嗦一句,你们做爷爷奶奶是不是太年轻了些?
蘑菇的一片爱心,山儿花儿都懂,小圆宝将来也会懂。祝福混迹地球上的星星们,三代明亮的星星,幸福的一家人。”
---Shifu就是不同凡响,一来就上高度了:)看见‘混迹地球上的星星们’,我脑海中立即浮现的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然后就是那个不老帅哥在地球上存了很多宝贝、很值钱、、、哈哈哈,徒儿就是俗,一下子又掉地上了。
认真说,谢谢圆导Shifu的点评,孩子长大了,父母的爱是不会变的,可花儿毕竟是骨肉外的人,我很感恩她愿意亲近我们,也愿意尽量让我们参与小圆宝的成长。再次谢谢Shifu,祝周末愉快!
---谢谢亲爱的暖冬再次回来安慰和鼓励,让我感动。像我回复生活提到的,我这一篇写得很自我,一直到发出来才意识到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感受的。树洞有回声,这是写博和写日记不同的地方吧:)暖冬周末愉快!
---谢谢麦子亲!我这埋头写下来,没想到发出来得到朋友们的共鸣,让我惊喜又感动,这也是因为你们都是爱极孩子且有智慧的妈妈。我看见你们和龙儿一起欧洲度假两个月,心里就想,麦子将来一定会庆幸有这样的时光的:)问好麦子,周末愉快!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是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大宝住校后,我已感触深深。特别理解蘑菇的心情。
恭喜山儿心想事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俺和蘑菇不谋而合!
---江歌好!希望你的假期很享受,谢谢你还惦着进城来看蘑菇。这个‘神转变’,有很多略去的描写在’、、、‘中呢:)
香港的机会,尽管也有很多有意思和有优势的地方,但从专业角度来说,不如英国的正统,在将来他的职业生涯中,总是会觉得有点另类的。另外呀,如果他没有英国的offer而去香港,心里头肯定会有不得不去和失败的阴影,这是我很担心的。最后他拿到offer,并且的确是对他来说完美的机会,实在是太让我这为娘的安心了。再次谢谢江歌亲,祝你假期开心愉快!
蘑菇做婆婆,当上奶奶,与成年儿子交流的心路历程的分享坦诚感人。蘑菇在人生的角色转换时,学以致用,把握好“说还是不说?”“该说还是不该说?"的界线和分寸,虽有挣扎,委屈但都能泰然走过。
我觉得这是蘑菇自己的聪慧能干,善解人意,更是她从神而来的信心和力量。蘑菇和家人凡事祷告,凡事谢恩,才能时时蒙福有常常喜乐的人生。谢谢蘑菇的好见证好分享。蘑菇你是我的好榜样。”
---谢谢荷姐的细心点评和美言鼓励!我刚才回复几位网友说我这几年角色转换太快、所以感受的冲击大。好在神很怜悯恩待我,让我常常有安静的心去反思。我跟暖冬的回复说起最近跟两位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同事聊起信仰,因为复活节前很多人在fasting,对我来说,信仰不在于这些外表的仪文(尽管这些也很好,我并不反对),而是内心的感受,也是我内心力量的来源。再次谢谢荷姐,祝姐姐周末愉快!
给蘑菇点赞!儿子和妈还是亲的。但是现在结婚了,太太是第一。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太太第一。妈妈要排第三位了。要不然父母在孩子结婚以后都不能算直系亲属呢。所以要欣喜他们的长大与独立。父母不让孩子操心,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谢谢亮妈!“所以要欣喜他们的长大与独立。父母不让孩子操心,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金句!亮妈有大智慧,活得通透。早婚早育的确有好处,问题是我这还有一个正常育的水儿,所以好处全给了山儿,我这妈妈可没得着~~~问好亮妈,周末愉快!
这一篇既不太长,更不boring,写得--真好!不瞒你说,读了两遍,非常喜欢,非常有启示。 再次祝贺。”
---谢谢生活!你说得没错,这真是两件非常大的事情,当时山儿的工作处于上下不得的尴尬境地,拿到这个offer才能跨过这一道坎。谢谢你不嫌这篇长和boring, 还读了两遍,让我特别感动。我这两三年从空巢到做婆婆、再做奶奶,角色变化太快,因此冲击也大。这一篇断断续续的写,是在一种完全自我的状态中,一直到发出来才想起来没考虑过读者感受。谢谢你的鼓励,另外也谢谢你关于巴勒莫的回复,期待你更新。生活周末愉快!
---嘻嘻,不急,我也得看下周是不是有时间写。李子兄周末愉快!
---谢谢水沫鼓励,我这两三年角色变换太快,只能不断自我反省、调整,要不应付不过来:)刚读了你的‘裁员’微小说,深有感触,山儿当时是处于上下不得的尴尬境地,好在这个坎顺利跨过。问好沫沫,周末愉快!
---此岸_彼岸好,谢谢你留言祝福和美言。 我因为两孩子间隔了10年,从空巢到婆婆、奶奶,角色变化太快,所以感受的冲击比较强烈一些:)
蘑菇对自己情绪的分析和化解,是教科书级别的。看见自己的情绪,是和自己和解的第一步。蘑菇有专门修过自我觉察吗,还是无师自通?
喜欢文中的点点滴滴。羡慕祝福年轻的蘑菇奶奶,也祝山儿事业家庭双丰收。
蘑菇的一片爱心,山儿花儿都懂,小圆宝将来也会懂。祝福混迹地球上的星星们,三代明亮的星星,幸福的一家人。
根本不会啊,辉蘑菇,我一字一句读完,跟着你的心里路程,高兴难过,特别喜欢这样的分享,非常真实有意义!你不必担心啊!周末了,好好休息吧!
大大山儿,优秀的孩子,理想的职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是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大宝住校后,我已感触深深。特别理解蘑菇的心情。
恭喜山儿心想事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俺和蘑菇不谋而合!
蘑菇做婆婆,当上奶奶,与成年儿子交流的心路历程的分享坦诚感人。蘑菇在人生的角色转换时,学以致用,把握好“说还是不说?”“该说还是不该说?"的界线和分寸,虽有挣扎,委屈但都能泰然走过。
我觉得这是蘑菇自己的聪慧能干,善解人意,更是她从神而来的信心和力量。蘑菇和家人凡事祷告,凡事谢恩,才能时时蒙福有常常喜乐的人生。谢谢蘑菇的好见证好分享。蘑菇你是我的好榜样。
给蘑菇点赞!儿子和妈还是亲的。但是现在结婚了,太太是第一。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太太第一。妈妈要排第三位了。要不然父母在孩子结婚以后都不能算直系亲属呢。所以要欣喜他们的长大与独立。父母不让孩子操心,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这一篇既不太长,更不boring,写得--真好!不瞒你说,读了两遍,非常喜欢,非常有启示。
再次祝贺。
我很感慨,你信教的虔诚。我也在教会里呆过一阵,最终进不去而放弃了。蒙神的恩典,山儿留在英国,进了这么好的医院,做这么高级的眼膜手术!这与你这个母亲的一路教育影响分不开,与你那天的冷静节制分不开,你是个好母亲,从你身上学到我想学的东西!
祝福你们全家、山儿,小圆宝!”
—-谢谢暖冬忙于工作还来读我这篇很个人的博文,我写完自觉愧疚,因为会占用来访朋友太多时间。关于信仰,用句俗语来说,也是有时机和缘份的。正好前两天跟几个朋友聊天,一个天主教徒一个基督徒,说起他们的那些“操练”,知道我是基督徒的时候,他们很惊讶。我说信仰对我来说,不是外表的操练,是内心的事情,我的信仰是我内心力量的来源。他们倒也都同意。
说学到什么是暖冬亲谦虚,我只是习惯于自我反思,直白的写出来,你读着有共鸣,是映射出你自己的智慧:)再次谢谢暖冬的祝福和美言,祝周末愉快!
回到酒店,我和衣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掩饰湿了的眼眶。再一次追寻自己的心,为什么?心中突然明白:我并不是责怪儿子,只是孙女儿的出生带回了自己生养孩子的点点滴滴,那份生产的艰辛、那个幼小生命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路陪伴…那份昔日的亲近潮水般涌来。而今天,儿子的独立和自己小家的成长,意味着,昔日、、、渐行渐远。
—太多共鸣!待读完。”
—-谢谢暖冬,感恩你的共鸣。写着这段,心里头还真想起你,因为从你不多的分享中,能感受到你对女儿的深深的爱和复杂的感受。
—-谢谢鹿葱姐!关心则乱,亲人之间的距离感是最不好把握的了,我也只能尽心尽力,做成什么样是管不了的:)
““看见花儿从病房出来,没带帽子 – 外面飘着雪花呢。问儿子,说帽子忘在车上了。我二话没说,把我的帽子套儿媳妇头上。到门口,凉风嗖嗖,发现他们没给小圆宝带棉衣/被,就裹了一个医院的棉纱毯子。于是爷爷的棉外套裹上小圆宝,我的羊绒围巾垫婴儿椅上,风雨中上车回家。关键是:不抱怨、不叨叨。”,蘑菇的爱尽显其中,要是我,肯定要跟女儿急了。:)”
—-年轻的时候也急,只是现在好点了:)孩子呀,无论多大,总是自以为什么事都能搞定了,却又免不了掉链子,做父母的,就只好做安全网,随时准备接着
““就因为山儿那句快让开的话,我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有点不明白自己:难道真的因为儿子的一句话生气了、伤心了?他那时候只是自己着急而已,我会如此心胸狭窄吗?我努力的反思、要明白自己,因为这很不像我,可心里感受的是万般委屈、眼泪忍不住的要忘外冒。”,抱抱蘑菇,特别理解你的心情。还有关于小圆宝衣服的商标能不能剪,你也做得特别好,先问花儿。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考量。我是连自己有的衣服要是不舒服都要剪的。还有关于山儿的工作问题,蘑菇也做得很好。我们每次女儿的事情,都会忍不住去跟她说,现在在学习为她祷告,尊重孩子的决定。神会看顾,山儿很优秀,有主见,有担当,事业,家庭两不误,很不容易。祝福帅气的山儿,美丽的花儿,超级可爱的小圆宝!也祝福升级的蘑菇伉俪,你们的boundry set得很好,要向你们学习!”
- 谢谢菲儿美言和祝福。正如我在你上一篇文下的留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没有办法达到完美,我也只是在不断学习中。菲儿最近都是好文连连,读起来既享受又有益,要谢谢你。
我很感慨,你信教的虔诚。我也在教会里呆过一阵,最终进不去而放弃了。蒙神的恩典,山儿留在英国,进了这么好的医院,做这么高级的眼膜手术!这与你这个母亲的一路教育影响分不开,与你那天的冷静节制分不开,你是个好母亲,从你身上学到我想学的东西!
祝福你们全家、山儿,小圆宝!
回到酒店,我和衣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掩饰湿了的眼眶。再一次追寻自己的心,为什么?心中突然明白:我并不是责怪儿子,只是孙女儿的出生带回了自己生养孩子的点点滴滴,那份生产的艰辛、那个幼小生命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路陪伴…那份昔日的亲近潮水般涌来。而今天,儿子的独立和自己小家的成长,意味着,昔日、、、渐行渐远。
—太多共鸣!待读完。
“看见花儿从病房出来,没带帽子 – 外面飘着雪花呢。问儿子,说帽子忘在车上了。我二话没说,把我的帽子套儿媳妇头上。到门口,凉风嗖嗖,发现他们没给小圆宝带棉衣/被,就裹了一个医院的棉纱毯子。于是爷爷的棉外套裹上小圆宝,我的羊绒围巾垫婴儿椅上,风雨中上车回家。关键是:不抱怨、不叨叨。”,蘑菇的爱尽显其中,要是我,肯定要跟女儿急了。:)
“就因为山儿那句快让开的话,我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有点不明白自己:难道真的因为儿子的一句话生气了、伤心了?他那时候只是自己着急而已,我会如此心胸狭窄吗?我努力的反思、要明白自己,因为这很不像我,可心里感受的是万般委屈、眼泪忍不住的要忘外冒。”,抱抱蘑菇,特别理解你的心情。还有关于小圆宝衣服的商标能不能剪,你也做得特别好,先问花儿。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考量。我是连自己有的衣服要是不舒服都要剪的。还有关于山儿的工作问题,蘑菇也做得很好。我们每次女儿的事情,都会忍不住去跟她说,现在在学习为她祷告,尊重孩子的决定。神会看顾,山儿很优秀,有主见,有担当,事业,家庭两不误,很不容易。祝福帅气的山儿,美丽的花儿,超级可爱的小圆宝!也祝福升级的蘑菇伉俪,你们的boundry set得很好,要向你们学习!
也很羡慕你和儿子一家的关系,既亲近又有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