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说我的博文都是断断续续写着,碎片式几乎成了通用模式,所以干脆来了个目录,这次的罗马之行我打算写这5个小标题,上一篇写了两个半,这一篇就继续后两个半吧:
一,遍地是宝的梵蒂冈博物馆--极致的享受(续上篇)
梵蒂冈博物馆,我得益于在结束两个多小时的导游后,又自己闲逛了两个小时。二进宫感触最深的首先是上篇写到的那些几千年历史的大理石雕塑。我之前喜欢看油画,对雕塑看不出什么感觉来,但这次不知道是那些古老的雕塑本身有魔力,还是特定的几座雕塑有通过纹理表现的强烈情绪,反正那些摆在露天的八角庭院(Octagonal Court)的雕塑让我入迷 - 比如照片在上一篇的‘阿波罗’和‘劳孔和他的儿子’(后者英文名Laocoon,也译为‘拉奥孔’,谢谢博友花似鹿葱上篇留言告知这个译名)。
如享受独自旅的博友淡然所言,一个人转悠的好处就是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喜欢的可以花很多时间享受,没有感觉的即便是名作也不需要花费时间’。我在拉斐尔房间,且主要是那间有‘雅典学院’的哲学间,待了良久。然后去了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那里有米开朗基罗的穹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那里不能拍照,要求静默。我边上有一个人拍照,让我嘘了。他换个地方继续拍,被工作人员制止了。
像导游说的,圣经是用文字记录了神的话语,梵蒂冈博物馆则是用艺术传递的圣经信息,每一个房间都有特地的主题。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画《创世纪》由米开朗基罗于1508年至1506年创作,一共有九幅,都是圣经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中间那幅上帝伸出手与亚当指尖相触的‘创造亚当’(也有译作'上帝之手')。
西斯廷教堂四面墙上也都是著名的壁画,描写耶稣和摩西的故事。正中间墙上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真是宏大,气势磅礴。其他的有波提切利在1481-1482年绘制的壁画‘The Trials of Moses’。我注意到这一幅是因为想起来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在佛罗伦萨让我很着迷。这一幅关于摩西的壁画画了七个不同的场景,七个摩西都穿的黄袍。因为这些壁画都顶天立地、很庞大,没有办法看仔细,老实说,波提切利这幅壁画我没什么感觉。
站在西斯廷教堂里的感觉就是完全被罩在这些宏大的作品中-从穹顶到四面墙,这个‘罩’就是毫不夸张的字面意思。唯一的抱怨就是得仰着头看,穹顶画自然是得90度角仰视,就是四面墙上的壁画也得使劲仰头,脖子疼。我再次进去就转着圈坐四边的长石头凳,仰着的头可以靠着石凳背上,稍微好点。
梵蒂冈博物馆最后一个目的地就是那个出口的旋转楼梯。对于随便一个展品就是上千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梵蒂冈,这个1932年修建的楼梯真的只能算网红打卡点。要是水儿跟着,肯定要笑话我‘幼稚’,但我这不是自由行嘛,去打个卡吧。结果还找不着,问了两个工作人员才找到,还差点搞错了:出口有两个楼梯,看似都是旋转而下的,我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左看右看不太对,因为从大家的博文中看见的楼梯边上都有雕花的,而这个什么也没有,太普通啊!追着人声才发现那个要打卡的还得拐个弯。(博友亮亮妈妈最新的博文里有这两个楼梯的照片作证)。
上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1. 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画《创世纪》- 因实景不可以拍照,这是翻拍的博物馆里展示的照片:
2. 西斯廷教堂的墙上的‘最后的审判’ - 同上,是翻拍的展示照片:
3. 旋转楼梯:
二,圣彼得大教堂-时隔25年的再次禧年朝圣
从梵蒂冈博物馆出来我就直奔圣彼得大教堂。我一开始的念头是想去摸一下圣彼得广场的大柱子。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广场是一个钥匙孔形状,两边有半圆形的柱廊环绕。那些大柱子排成四排,网上资料说有284根 -我想什么时候去数一次。可一到达那里,我完全忘记了那些大圆柱。
我没顾得上数那些柱子,因为一到达那里,2000年第一次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回忆潮水般涌来,我终于意识到了禧年和圣门的意思。
一直听同事说今年是罗马天主教的禧年(Jubilee),人多,要早定酒店,却没在意这是什么意思。真到了那里才知道我很幸运:我第一次到访梵蒂冈是2000年,叫千禧年。而这次相隔25年,正好是又一个禧年。
罗马天主教在禧年的时候开启圣门(holy door)迎接信徒 – 就是圣彼得大教堂正面五座大门中最右边的一扇,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圣经故事。圣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25年由教皇打开一次,持续一年,这一年被称作为禧年(Holy Year),任何人在这一年都可以穿门而过,天主教认为穿门而过的信徒会获得天主的赦免。上一个圣年是2000年的大禧年/千禧年(Great Jubilee),下一个常规禧年应该是2025年,但当时的教皇保罗二世加了2016年为慈悲禧年(Extraordinary Jubilee of Mercy)。
关于罗马、梵蒂冈和圣彼得大教堂,许多网友写过精彩游记,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安娜晴天写的罗马、梵蒂冈和圣门开启。让我突然间就明白禧年的意义和忆起我25年前的朝圣之旅,大概也是因为断断续续读晴天博主的博文而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记,就在那一刻连接起了我的记忆碎片。
我2000 到访梵蒂冈的时候,还是一个糊里糊涂的无神论者,却也糊里糊涂过了圣门。当时在教堂里,看见有给信徒忏悔的小屋子,我进去了,不为忏悔,只求解惑。我那时候应该是处于一个困惑期,心里充满不安和恐惧。我在2023年写过一篇博文,‘身无分文的罗马经历和与传教老太太的过招’,回忆这段经历。我那时候写的是:
“我记得在巴黎的时候,有一个教堂里有那种供人忏悔的地方。我曾经进去隔纱问过里面的神父,内心深处的恐惧怎么办。不记得人家怎么回答的,估计咱那时候的英语水平也和法国神父的一样高,双方就鸡同鸭讲了吧。这是我对第一次巴黎行的唯一印象”。
搞笑的是,我当时把这事记成了巴黎,而这次到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我终于想起来:是在这里呀,当时还赶上做弥撒,我们还领了圣餐呢!
那份记忆和感动如潮水般涌来,还有意识到我无事先计划却两次朝圣,是我这次罗马行最想记录的。
现如今,我不是天主教徒,是一个不在乎仪文的基督徒。我心里的恐惧完全消除,内心的平安让我乐意再次跨过圣门。我在里面等到忏悔室开放的时候再次进去了。这次,我不再求什么,只是为感恩。神父说;‘所以你不是来忏悔的?’我说不是,我来感恩,归荣耀与耶稣基督,也是为我25年的心路历程画上一个句号。最后我们互道祝福,我离开了。
附上几张照片,记个流水账:
1. 梵蒂冈街景 - 这一张是下了地铁就看见了梵蒂冈的路标,特兴奋(我好‘能干’、居然没迷路的那种兴奋),早晨9点钟太阳光还很柔和,所以拍了一张,还找路人给我拍了一张(教练笑话我胆大,不怕人家拿着手机跑了)。我被那个路标上的梵蒂冈博物馆误导,就一直往前走,到达的却是圣彼得大教堂 - 门口执勤的帅哥告诉我,得往回走,顺着围墙左拐,大概一公里路。好在我提前到了,所以也不紧张。
1
2. 这第二张街景是从梵蒂冈博物馆出来,这时候快下午四点,太阳仍然很热烈,但微风拂面,很舒服:
3. 这一张圣彼得教堂,有五道门,最右边的是圣门。我从中间的大门进去,右边第四道门出来,再从圣门进去。当时大门口有给穿得太清凉的游客提供遮盖白袍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着装要求是夏装过膝盖,但这好似只针对女士。我觉得这个规定应该执行得更严格一点,看看博友菲儿天地在迪拜穿的袍子,既尊重人家的习俗,又很美。
4. 从教堂前面拍的广场和方尖碑,这条大道走到头就是圣天使城堡,罗马行的其中一次我们上到过城堡上面:
5. 我在教堂出来往圣天使城堡走的时候,回头逆光拍的教堂,也很美:
再加一张圣天使堡的照片:
6. 教堂内景 - 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师都参与了教堂的设计 - 教堂壮丽的穹顶便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里还他的成名作《圣殇》。教堂最多可容纳6万人。
7. 教堂内景近照 - 我喜欢这张有阳光照进来的穹顶,这个穹顶可以上去,能登高看罗马,但需要买票。我没打算上去,所以没订票。位于穹顶下方的祭坛华盖,是贝尼尼1624年-1633年的作品,由青铜铸成,四根圆柱的高度为20米。华盖之下是圣彼得的墓室。
8. 教堂尽头的圣彼得宝座 - 宝座背后有光芒四射的金色雕塑,中间镶嵌着一块由天使们环绕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上是一只象征着圣灵的白鸽:
9. 教堂里的雕塑《圣殇》-是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耶稣。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 完成于1499年,当时他只有24岁。网上资料说这件作品在悲伤之余,更多表达的是爱、光明和希望,可说老实话,我并没有特别的感动或感觉,一方面是因为雕塑前面设了栏杆和防弹玻璃,不能更近距离细看。这座雕塑在1970年代被一个疯狂的家伙拿锤子砸坏了,花了好几年才修复,从此就给围起来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件作品情感表达更细腻,不是在梵蒂冈博物馆看见的‘拉奥孔’那样的夸张和强烈的情感,所以我这不懂艺术的人就看不懂了。教堂里还有贝尼尼的雕塑,我没再拍照了。
10.最后留念的是我去画上句号的祷告间:
三,游客中心区之外的罗马
我住的酒店在罗马的东北边,离热门景点有10公里左右的距离。从酒店到开会的大学大概不到三公里,走30-40分钟。这个区的罗马远离了游客,安静、美丽。
我第一天到达的时候,尽管事先看好了地图,还截屏了,一出地铁口还是找不着北。后来知道了是因为这个地铁站好几个出口,分别在几条大道上。问了路边店里的帅哥,他似乎跟我一样不会看地图,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时候我终于想起来可以开手机:我还一直保留在飞行模式。打开手机、Google map导航就很容易了 -这也是地理位置的优越,英国的手机,在欧洲完全是同样的流量和价格,打英国和意大利的电话也是按当地标准收费。
走路不到10分钟,就到了能看见酒店的路口。那时候是中午12点多,正好经过一个当地餐馆,想着酒店check in一般是两点以后,我毫不犹豫的进餐馆吃午饭。很正确的选择:服务员英语不灵,我的意大利语是零,我就要她给我选一个first course的意面 - 她说是自己做的,second course鱼。心满意足的第一餐,意面筋道、带着橄榄油特有的香味。不少人不喜欢在意大利吃的正宗意面,因为都比较硬,我入乡随俗,很喜欢。鱼很新鲜,但有点咸,里面的蔬菜和面包都及其好吃。
很有家常味道的餐馆:
吃的意面和鱼:
意大利的冰淇淋叫gelato,自然是必须吃的。它的口感比普通冰淇淋更柔软、奶香也更浓。在罗马我天天买来吃,就在梵蒂冈的那天我掉以轻心了:肠胃是我的薄弱环节,我出外一般不买路边餐车的食品,怕万一不干净。那天从圣彼得大教堂出来,走在去圣天使堡的路上,天热,就不假思索的去路边的冰淇淋车买了一个香草的,5欧元,第一眼就觉得颜色有点黄,吃一口就觉得味道不对,我毫不犹豫就扔垃圾桶了 - 独自在外,不敢冒险。随即进路边一个餐馆的冰淇淋柜重买了一个,味道就完全正常。
在上面那家街角餐馆吃的冰淇淋,香草、芒果和黑巧三种口味。坐在店外餐桌前,看车来车往:
酒店到开会的大学之间,是一条很美的大道。那天从大学往酒店走,想着找个地儿吃点东西吧,就奔着一个评分Google评分4.8的去了。Google地图上锁定,大概知道位置就信步走过去,是一家街边的小店,有一个小吧台卖咖啡和啤酒,还有现做现烤的披萨。一个英语不错的帅小伙,让他给我推荐,他推荐了菠菜橄榄的,还有小番茄的,每样都切一小块让我尝一下。他的披萨是按重量付的,我端起那两小块披萨,在街边坐下,树荫下凉风习习,感觉很惬意。然后我刷手机,注意到这不是那家4.8分的店,那家在后头一点。这家打分4.7,哈哈哈,披萨好吃,又有帅哥(没好意思拍人家),值!
既然住在罗马人的生活区,自然是要去超市考察民情的。相对于英国,欧洲的蔬菜是最让我喜欢的,比英国品种多、也更新鲜。还有就是品种丰富的芝士了:
再看看这一柜台的火腿:
最后一天,我懒得去参加耗时耗精力的会议晚宴,就去了离酒店不远的一个街边咖啡馆,太阳伞底下坐上两个小时,感觉很“罗马”,消费才四欧元:
2025年的罗马之行就如此圆满结束。
-------------------------------------------------------------
我在练习轻装出行,现在的水平是这两个小包可以满足一周的旅行,如果不带电脑的话,应该两周也没问题。教练总想说服我带一个随机走的行李箱,可我还是喜欢背包:可以让两个手空出来,比较方便和安全。
难得如此快的完成这一趟短期旅行的记录,谢谢网友跟读。今天晚上发文,因为照Joyce的方子做了馅饼,很香,吃了两个,撑了,得晚点睡。我们这个周末,按BBC的说法,是‘热浪滚滚’(heat wave):最高气温要达到30摄氏度、最低会在20度以上。祝各位夏安!
一起优雅到老,哈哈!:)
李兄最近的香港印象写道好,记录和分享很客观,特别赞同你最后一段的总结。 香港失去了以前相对于落后的大陆的光彩,给游客的感觉就是有好有坏,其实也很正常。
蘑菇,亮妈最近精彩游记一篇接一篇,大家的留言对话也让我受益匪浅。蘑菇啥时上小圆宝啊,哈哈:)
—若敏好,谢谢你来访留言!期待你的英伦高尔夫续呢,那些有名的球场,作为散客的话,平时都很难订上的,羡慕你们一网打尽:)
—皮卡兄好!是的,英国人习惯了凉爽夏天,矫情:)36度是够热,不过还有就是湿度,闷热比较难受。多保重,祝夏安!
—采心你回来啦,开心,熊抱一个!是的,这次除了梵蒂冈,很享受的就是日常的罗马了。你接下来是继续写桃子还是分享女儿的毕业典礼?或者游记?看你说出去玩了。总之,期待!
看到蘑菇简练的行李就知道蘑菇是个经验丰富老道的旅行侠。
蘑菇那儿已经酷暑难熬了吗?休士顿好像今年还好,还不是每天华氏九十几度。
谢谢蘑菇图文并茂的好分享!蘑菇周日愉快!”
谢谢亲爱的荷姐,你的全面点评总是让我感动。我两次禧年去了圣彼得大教堂,不是我渴慕而虔诚选择的,都是无意识碰上的。我第一次完全不知道圣门是什么意思,第二次去也是到那里才突然意识到了,所以深觉幸运。对我来说,信仰和生活是一回事,所以我不刻意写也不刻意回避。荷姐在交流中提到其他平台的审查,那些都是国内的吧?我没试过,不能自由表达的,我不会去的。
那个冰淇淋,还是我对那种流动餐车的质量没有信心。这次吃的意大利面和pizza,都是很家常的当地美食,看起来不是高大上,味道却是很地道,我很喜欢。那些火腿的标价,是一个多欧100克,十几欧一公斤,应该是不贵吧?我对价格没有多少概念。
我们这里的所谓热浪,也就是最高30摄氏度,两三天就过去了,只是英国人习惯了凉爽夏天而已。波士顿夏天会很热吗?问好荷姐,再次感谢,祝夏安!
—-谢谢水沫,看见美好,总是要欣赏的:)
那个旋转楼梯在我结束参观时,自然而然遇上的,觉得独特拍了一下,后面才发现它也是一景。
我简直要嫉妒你打包的本领了,轻装的好处太多了。我现在能做到的,是一个登机拉杆箱,加一个双肩包。
我看的比较走马观花,但我发现你最喜欢地作品,几乎也是我念念不忘的。我没有写那么多,但写了《雅典学院》,《最后的审判》,《维纳斯的诞生》和《春》。我也写了梵蒂冈的穹顶,因为我觉得它太像万神殿
虽然我没有信仰,可以理解你25年的心路。”
—谢谢迪儿来访留评。顺着你的提示,我去你家翻了你的意大利游记,原来你也参考了安娜晴天博主的分享的路线。看你写到圣天使堡和天使桥,我那天也是从圣彼得教堂走到圣天使堡,溜达着走过天使桥。以前去过天使堡上面,这次就没去了。你说“罗马最漂亮的广场 Piazza Navona”,也是我想重访的,可那天在梵蒂冈博物馆泡久了,没时间了。读到你写的雅典学院,也觉得很亲切,还重新读了你写的五渔村…
这就是网上的好处吧,可以穿越时空相聚和交流:)
—谢谢可可,开心有你喜欢。25年,人一生中也没有几个,我倒是“看见”我自己越来越简单了,简单就轻松呗。关于我们更丑了的看法,我同意。看看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呢?好像只是毁坏。
问好可可,读了你更新的立夏谷雨间还有你为他们写的诗,让我形象的看到才华横溢的“溢”字,就是那么丰富多彩的小说还盛不下,还要有诗、画、花、美食…
我们在LA度假,大宝参加UCLA为期四周的夏令营,眨眼间一周过去了。学校离beverly hills的家不远,但要开车接送。
你这公私兼顾的罗马行真的好开心。多年前去过梵蒂冈,人太多,弄个小baby大宝累的不行。这次随着蘑菇霸和麦霸深度游,俺带娃游那次被你俩气势磅礴的游记给cancel掉了,哈哈哈。你仰头看穹顶画脖子累,俺仰脖欣赏神童蘑菇一点也不累~你家三代学霸(把小圆宝也算上啦),这基因太强大了。你不仅培养了拔萃的山和水,自己更是桃李天下。在外是大教授,回家秒变美厨娘,,,蘑菇有数不尽的才华。蘑菇两次出访梵蒂冈都赶上千禧之年,是巧合也是幸运。
轻装出游,背包实用,你去开学会,小皮包时尚雅气,蘑菇好品味。
代俺啃一下萌娃小圆宝!”
—-江歌亲,谢谢你百忙中来访留言,很抱歉我这回复晚了。匆忙发完这一篇,我就出门了:去伦敦和水儿吃了顿饭;然后去山儿那住一晚-看小圆宝,还顺带给了山儿两口子一个自由的晚上去同学聚会;再然后就去打了两天球。为此我休了一天年假,今天就紧张上班了-腰酸背疼啊:)
我以前去过好几次罗马,也是拖家带口的,真不如我这一次公私兼顾的。尽管景点来说只去了梵蒂冈,却有心满意足的感觉。对景点之外的罗马的体验也很难得。
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在你面前我也戴不住呀。大宝四周夏令营,你也享受吧?我还没真正去过LA呢,beverly hills在电影/电视剧中见得多了,可以脑补江歌在那潇洒行,什么时候发点街景照片给咱欣赏一下吧。大宝的腿完全活动自如了吗?祝你们全家暑期度假愉快!
—码农好,谢谢你鼓励。我们的确得天独厚。这次因为闲暇时间就一天,都给了梵蒂冈,倒是有机会体验普通人生活的罗马,让我很喜欢
—追忆好,谢谢你。是啊,那时维多利亚女王还被称为“欧洲的祖母”呢:)欧洲旅游对我们来说的确有地理优势,都在两个小时左右的飞行距离。
—谢谢鹿葱姐,也同谢菲儿:)
看了蘑菇一个人的旅游经历,勾起我对年轻时候独自旅游的回忆,突然很向往。。。”
---亦缘好,开心看见你进城,再次祝贺你儿子大学毕业!你现在也还年轻:)
两次禧年去了梵蒂冈,是的,我也觉得很幸运,毕竟,人生能有几个25年呢。握手喜欢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我上次去佛罗伦萨主要就是奔这两幅画去的,写在这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527/202405/16878.html
辉蘑菇的游记,点点滴滴的感受、细节里蕴藏着热情和认真,跟着你涨知识!辉蘑菇周末快乐!”
--暖冬好!很多博主写过罗马,他们的都很全面,是真正的精彩游记,我的挂一漏万,写的多是我个人的感受,没有共鸣属正常,也因此有共鸣让我更觉珍贵:)谢谢暖冬的支持和鼓励,你的留评常常感动我。祝周中愉快!
---云儿好!我很幸运,在梵蒂冈博物馆泡得久了,出来已是下午4点,再到圣彼得大教堂就没多少人了,都不用排队。云儿最近的见证神奇的护士日记,正好跟宗教相关,你所做的,让人感动!
坐下看西斯廷小教堂是好主意,仰着头一会就晕,我那次是晕后才想到找地方坐下看。2次罗马都走过圣门,福。 预祝周末快乐”
--谢谢生活喜欢,我现在的问题是博文没法归类,刚才读了你的斯洛伐克世遗小镇,感觉跟英国的Corfe城堡相像-记得我写过的,翻半天才找着。要是目录可以交叉标记就好了,目前我只好在题目上加注。
坐下看西斯廷小教堂 - 我这次逛了两遍,必须坐下才行:)无事先计划的两次走圣门,我也觉得有福了,毕竟,人生没几个25年。问好生活,周中愉快!
--谢谢弄弄留言分享。从新加坡回来的还怕这点热吗:)不过英国的太阳的确毒,大太阳底下和树荫底下差别很大。今年春天以来雨水少,我喜欢,只是草地不行了,周末出去打球,球场的草都黄了。儿子回家过暑假了吧?祝暑期愉快!
---亮妈好!受你的写博热情感染,我才一鼓作气把这篇写完了:)我看你夏威夷游记完美收官了,圣彼得大教堂也写完了,很赞。是的,晴天博主写罗马带着敬虔,与众不同。对于圣门,我这次有茅塞顿开之感,因为第一次去完全没意识到,这次去也是到那才想起来。我看你的圣彼得教堂照片,好像人很多,我这次也许是在梵蒂冈博物馆泡得久了,去大教堂比较晚,完全不用排队,又一个歪打正着吧。一会去欣赏你的圣彼得大教堂。
---谢谢蓝山兄鼓励!那句话是导游说的,去梵蒂冈有点圣经知识还真是有必要,尽管艺术本身跨越了信仰和宗教,梵蒂冈毕竟是天主教的圣地,它的设计是以圣经为中心的。
我是越来越喜欢慢悠悠的自在旅行,也是我们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吧,我要是大老远的去澳洲,只怕也不容易做到这么悠闲的。
看见蓝山兄的上海篇下集出来了,要找安静时间去好好欣赏,期待ing。抱歉会迟到,抱歉回复也迟了,最近工作忙,天气好又总是想找机会出门:)问好蓝山兄,周中愉快!
蘑菇好厉害。能背包旅行,看上去重量不轻,两周的东西杂七杂八应该也不少。谢谢蘑菇精彩游记分享。周五愉快。”
---谢谢沈香!抱歉回复迟了:上个周末出门打球去了,还加上周一休了一天年假。那句话是导游说的,想想也是,尽管艺术本身跨越了信仰和宗教,梵蒂冈毕竟是天主教的圣地,它的设计以圣经为中心也就不奇怪了。
我的背包不算沉,这回是出去开会,背了电脑,否则还可以更轻一点,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可以更少一点。我还在学习和训练中:)
赞你的‘开博初衷’文,李子兄(plum59)在你文下的留言说‘因为这几个“我没有做到”,我才常来读’ -深以为然!
---谢谢水星兄!真是抱歉,回复迟了。我们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去一趟很容易,所以每次去也不用求全。我这次去开会,得一天空就泡在了梵蒂冈,的确是很奢侈的享受。
--谢谢晓青来访。是呀,我也凑个热闹:)
过来看蘑菇,意外跟着云游了罗马,大福利:)香草冰淇淋5欧元,还发黄变质,有点抢钱的感觉。街边咖啡馆4美元,还可以发呆看街景,值!
问好蘑菇,周末愉快!
看到蘑菇简练的行李就知道蘑菇是个经验丰富老道的旅行侠。
蘑菇那儿已经酷暑难熬了吗?休士顿好像今年还好,还不是每天华氏九十几度。
谢谢蘑菇图文并茂的好分享!蘑菇周日愉快!
那个旋转楼梯在我结束参观时,自然而然遇上的,觉得独特拍了一下,后面才发现它也是一景。
我简直要嫉妒你打包的本领了,轻装的好处太多了。我现在能做到的,是一个登机拉杆箱,加一个双肩包。
我看的比较走马观花,但我发现你最喜欢地作品,几乎也是我念念不忘的。我没有写那么多,但写了《雅典学院》,《最后的审判》,《维纳斯的诞生》和《春》。我也写了梵蒂冈的穹顶,因为我觉得它太像万神殿
虽然我没有信仰,可以理解你25年的心路。
蘑菇周末愉快!
我们在LA度假,大宝参加UCLA为期四周的夏令营,眨眼间一周过去了。学校离beverly hills的家不远,但要开车接送。
你这公私兼顾的罗马行真的好开心。多年前去过梵蒂冈,人太多,弄个小baby大宝累的不行。这次随着蘑菇霸和麦霸深度游,俺带娃游那次被你俩气势磅礴的游记给cancel掉了,哈哈哈。你仰头看穹顶画脖子累,俺仰脖欣赏神童蘑菇一点也不累~你家三代学霸(把小圆宝也算上啦),这基因太强大了。你不仅培养了拔萃的山和水,自己更是桃李天下。在外是大教授,回家秒变美厨娘,,,蘑菇有数不尽的才华。蘑菇两次出访梵蒂冈都赶上千禧之年,是巧合也是幸运。
轻装出游,背包实用,你去开学会,小皮包时尚雅气,蘑菇好品味。
代俺啃一下萌娃小圆宝!
也喜欢会去逛超市的旅人:)
给鹿葱,淡然,亮妈和朋友们占座,最近麦子和大家都在分享欧洲的游记,好精彩!圣彼得教堂门口的照片我也有。梵蒂冈的楼梯蘑菇和亮妈都照了。我们去的时候,人山人海。罗马的个first course意面 - second course才是主菜,当时觉得很confuse, 哈哈哈。蘑菇的轻装真好,我是随身一个tote bag,LD一个大箱子,以后还是要downsize,东西越少越好。赞蘑菇精彩大帖!
------谢谢菲儿周到!来得有点晚。但是欣赏美文的心情一样一样滴!
同喜欢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看了蘑菇一个人的旅游经历,勾起我对年轻时候独自旅游的回忆,突然很向往。。。
辉蘑菇的游记,点点滴滴的感受、细节里蕴藏着热情和认真,跟着你涨知识!辉蘑菇周末快乐!
坐下看西斯廷小教堂是好主意,仰着头一会就晕,我那次是晕后才想到找地方坐下看。2次罗马都走过圣门,福。
预祝周末快乐
蘑菇果断扔掉冰淇淋车做的冰淇淋,出门在外,真的是要小心。
我看到博文的最后笑了出来,蘑菇晚上吃了二个馅饼,哈哈吃撑了。我好像以前没有这么做过馅饼:原来馅饼这么好吃,发现得有点晚了。。我包得时候也是一边薄一边厚,下次得擀皮的时候中间厚二边薄,这样二边可以尽量做的一样。
发觉蘑菇的博文都写得很多,得花好多时间,辛苦了。”
—- Joyce这一句“不容易”让我感动,很显然,Joyce不仅仅精通美食!
再次谢谢你的馅饼方子,看见你的回复,明白了。我怕露馅,没敢把边上擀得太薄,下次再试薄一点的吧。
我的博文大都面对内心而写,写着写着就多了,不写呢,也就全不记得了:)上照片倒真是费功夫。谢谢Joyce鼓励,祝周末愉快!
你们那儿热浪滚滚,我们这儿遭遇最冷寒冬。蘑菇注意防暑降温。
麦子好,你什么时候来都不晚。我们2000年去梵蒂冈博物馆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楼梯(那时候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这次好歹打个卡。水儿跟你家龙儿一样,他们大概觉得碰见了看一眼,不值得专门去寻找。你也很幸运,回程赶上禧年。
轻装而行是我在学习的,上回一起去阿姆斯特丹的朋友,她欧洲一个月就只一个手提行李箱,还是有洁癖的人呢。不但出行,我现在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学习做减法。
唉,英国的热浪,和国内比就不值一提了,只是气候温和惯了,不习惯而已。我这个周末还计划了出去打球呢,要被晒得够呛了。你们是寒冬,不说我都忘了你们在猫冬。保重啊,祝冬安、周末愉快!
—-谢谢李子兄留言分享。我那天吃完午饭去酒店,等待入住的时候有一个同样等待的中国人在打电话抱怨意面不好吃,太硬,哈哈哈。我要是在英国吃意面,会跟店家说多煮一会,但在意大利就不会提要求,为体会那一份地道,而在英国的意面,毕竟本就已经变异了。李子兄是老江湖了,还会被贼盯上?我们在25年前第一次去罗马被光顾过后,后来几次去意大利,都没再遇见过贼了。问好李子兄,周末愉快!
蘑菇好厉害。能背包旅行,看上去重量不轻,两周的东西杂七杂八应该也不少。谢谢蘑菇精彩游记分享。周五愉快。
蘑菇,我先冒个泡,回头仔细拜读!
蘑菇果断扔掉冰淇淋车做的冰淇淋,出门在外,真的是要小心。
我看到博文的最后笑了出来,蘑菇晚上吃了二个馅饼,哈哈吃撑了。我好像以前没有这么做过馅饼:原来馅饼这么好吃,发现得有点晚了。。我包得时候也是一边薄一边厚,下次得擀皮的时候中间厚二边薄,这样二边可以尽量做的一样。
发觉蘑菇的博文都写得很多,得花好多时间,辛苦了。
你们那儿热浪滚滚,我们这儿遭遇最冷寒冬。蘑菇注意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