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7颜渊篇第十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政治不是刑罚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季康子问政,夫子说:“政也就是正。你领头正直,谁敢不正直?“短评:政治之道,绝对不是权术和镇压。政治的政,就是正加攴(扑,戒尺),就是用戒尺敲打使人回到正道。孔子不赞成严刑峻法,刑罚只能使民众“[
阅读全文]

12.16颜渊篇第十六: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夫子说:“君子帮助人成就好事,而不助人做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短评:
君子克服了妒嫉心,所以可以成人之美。而小人妒心炙盛,见不得人好,不可能帮助人成就他人的功业。小人自私自利,竞争心强烈,认为别人的成就一定是自己的失败[
阅读全文]

12.14-15颜渊篇第十四五:子张问政---博学是下学之功,约礼是上达之路
原文:
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子张问政。夫子说:“坚守岗位不倦怠,尽忠职守。”
夫子说:“广泛学习文化,用礼法约束自己,也可以不离经叛道。“
短评:
能尽忠[
阅读全文]

12.12-13颜渊篇第十二三:争讼,终凶!
原文:
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夫子说:“断狱如此简洁明快的,也就只有子路了?“子路从来不会把承诺拖到第二天。
夫子说:“审理诉讼,我同别人一样。但是最好是没有诉讼!“
短评:
子路刚明[
阅读全文]

12.11颜渊篇第十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有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好极了!如[
阅读全文]

12.10颜渊篇第十:崇德辨惑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
子张问老师如何提高道德、明辨是非。孔子说:“主要是抓忠信,见善思迁,这就是提高道德。喜欢一个人时,想让他活;不喜欢时,想让他死。即要他活,又要他[
阅读全文]

12.9渊篇第九:哀公问于有若曰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译文:哀公问有若:“饥荒年,不够用怎么办?”有若答:“要不收十分之一的税?”哀公说:“十分之二还不够,这还降低到[
阅读全文]

易经智慧:王夫之解兑卦彖传:正直和善,心悦诚服
第五十八卦,兑,两兑并肩,二人切磋谈心,气氛和悦温馨。兑,上面断横代表口,张口说话,畅谈心意,喜悦快乐,有说才有悦。没有说,心里的话出不来,憋得难受。所以先秦时期,说和悦是一个字,都来自兑。兑是无言之说,也是无心之悦。兑是自己用语言获取快乐,也同时使对方得到愉悦。兑的《彖传》是这样说[
阅读全文]

12.8颜渊篇第八:文质之辩
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說:“君子有实质就行了,何必要文饰?”子贡说:“可惜啊!先生如此说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外部的文采就代表内在的实质,内在的实质就决[
阅读全文]

12.7颜渊第七: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巳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巳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政治管理。夫子说:“足够的粮食,足够的武备,有人民的信任。”子贡又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