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2021-04-05 22:15:50)

里仁篇第十五:参乎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哪!我讲的道用一字可以贯穿始终。”曾子说:”明白了“。孔子出来了,门人问道:”夫子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讲的道,无非是忠恕二字而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王夫之解姤卦九二:包有鱼的汪精卫

易经智慧:王夫之解姤卦九二:包有鱼的九二汪精卫 姤卦,天风姤。天下起风了,有风就有动,有动就有变,坐在王位的九五不禁打了个寒颤。啊,该来的,还是来了!这股邪风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真的要变天了,如何是好?没关系,九五派遣最得力的大将九二用“包有鱼”的方法去制服这股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十四:不患无位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担心的是靠什么做人;不要担心没人了解任用你,应该多做能让他人了解你的善事。”短评:做人的关键不是地位高低,而是信仰,信仰是做人的基石。崇尚名利的人,信奉斗争哲学,害人害己;崇尚仁义道德的人,心存慈悲,才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能用礼让治国吗?那还能有什么问题?不能用礼让治国,那要礼有什么用?”短评:让是礼的实质,就是当政者礼让百姓。当政者以修身为本,德行好而善于礼让,治国当然易如反掌。如此国家还能出什么问题。当政者修行差,不能用礼让治国,与百姓斤斤计较,礼只是虚设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4-04 15:05:21)

中字的自白 大家都知道我是谁,可是对我也确实有很多误解,所以我还是再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出生于中间、中心。所以中心的城郭叫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叫中土,等等用法都是英语的middle或center的意思。 尧帝在交接帝位的时候,交给舜帝一个传家宝,“允执厥中”,牢牢地守住中道。把国家比喻成一辆行驶在路上的车,你舜是掌舵人,要保证走在路中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十一、十二:君子怀德原文: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译文:孔子说:“君子心心念念的是德行的提高,小人关心的却是家业;君子重视行为是否符合礼法,而小人看重的却是物质利益。”孔子说:“事事以逐利为目的,一定怨恨多。”短评:君子大公无私,对家大业大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九、十:士志于道原文: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译文:孔子说:“有志于修道的人,而认为粗布粗饭可耻,不值得与他论道。”孔子说:“君子行道于天下,无可无不可,符合道义最重要。”短评:一个讲求吃穿的人,不是真诚修道的人,所以孔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4-03 15:28:27)

狗狗的温度
母亲去世了。就在几个小时以前,医生说快不行了,让我们准备后事。我把她抱在怀里,使劲喊“娘”,喊一声她“哎”一声,直到她没有力气答应我,安详地睡去了,再也没有醒来。 母亲阳寿八十八岁,走的时候没有一点痛苦,亲人环绕身边,算是福气不浅了。可是那天晚上确实很冷,北风使劲地哭号,床头那碗热水都结了冰碴儿了。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7-8里仁篇第七、八:人之过也原文: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4.7:孔子说:“人的过错,同各自的背景有关。通过观察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仁者了。”4.8:孔子说:“早上能了解大道,晚上死而无憾。”短评:人生活的背景不一样,道德方面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一个种田的老农,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6里仁篇第六:我未见好仁者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过好仁道的人,也没见过真正厌恶不仁道的人。好仁道的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厌恶不仁道的人,在行仁义的时候,不想有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