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四章
吃蟹杂谈
昨天上午与一友人外出,走过一家我从未去过的柬埔寨华人开的小杂货铺,进店逛逛。我本来存心并不想买东西,忽然见到店角落里放了一大筐蟹,倒使我有点动心。在阿德莱德,我有过一个时期常常买蟹,后来发现十次中难得有一次是肉满个肥的,再说价钱也越来越高,最近就不知不觉停买了。那[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三章
请客吃饭
(下)
(接上文)然而,在称赞西人待人实事求是的同时,我倒也想起一件去一西人家“吃饭”却空腹而归的趣事。我有一学生今年年初从上海学习中文回来,请几位老同学去他家吃晚饭,也请我和我父母。我答应前往,但正巧那天有点事要到七点半才能结束,我就告诉他大约八点才可到[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三章
请客吃饭
(上)
人要吃饭,原本只是为了果腹,这道理晋朝陶渊明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就说过。他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果腹问题至少对一些人已不成问题了,于是如汉朝刘向在《说苑》中引《墨子》佚文中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二章
再谈买书
唐张九龄在《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中说:“便不可失,时不再来。”当然,这一方面说明要抓紧时机,一方面也说明时机之难得。既然“便不可失,时不再来”,那么,已经失去的时机如果再来,那就是难而又难的了;然而,如果失去而复来的机会又一次失去,那么,当事人的感想又会[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一章
买书
(下)
在美国三年及在澳洲的头几年,我基本上没有买什么书。其原因一是因为漂泊不定,不敢多买;二是因为书籍太贵,经济能力有限;三是因为那时太忙,买了闲书也不会有闲暇去读;而最后一点,则是因为那时我的主要兴趣已转为音乐及收集音乐磁带,当然也无余力再顾及书籍。
但是只要一有空,[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增订本)徐家祯第廿一章买书(上)我是一个有收藏欲的人,一辈子收藏过不少东西,从小学时就开始收集邮票。邮票是我平生第一件自己会拿了钱去买的东西。从小父母从来不给我们孩子零用钱,我们也从来没想到要零用钱,因为一切都已由父母考虑、安排周全,再要什么,只要开口,父母自会差人去买来,不需要我自己去商店购买。于是我住在上海长到十一、二岁[
阅读全文]

《豪斯曼诗歌集》
后记
徐家祯
在翻译A.E.豪斯曼全部诗歌的过程中,我主要参考的著作有:
雷·穆尔的三本《学习指南》:
RayMoore:StudyGuidetoAShropshireLad(2020,ElectronicVersion)
RayMoore:StudyGuidewithTexttoLastPoemsbyA.E.Housman(2021,U.S.A.)
RayMoore:StudyGuidewithTexttoMorePoems&AdditionalPoemsByA.E.Housman
(Australia,2021)
周煦良:《豪斯曼...[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章
父母来访南澳
(下)
(接上文)天气渐渐由夏转秋,海边不能去了,我们就去山上看秋叶。父母印象最深的那次是与几位中国学生一同去斯德林的别趣吾得山庄(BeechwoodHouse)看红叶。那天虽然天气晴晴雨雨,但是几点零星小雨完全没有冲淡大家的游兴。午餐是在山庄的一片草地上吃的,背后即一片枫林,叶[
阅读全文]

《诗歌外编》
XXIII
第二十三首
橄榄树
TheOlive
英国A.E.豪斯曼原著
AlfredEdwardHousman(1859–1936)
徐家祯翻译
Theoliveinitsorchard
Shouldnowberootedsure,
Tocastabroaditsbranches
Andflourishandendure.
Aloftamidthetrenches
Itsdressersduganddied
Theoliveinitsorchard
Shouldprosperandabide.
Closeshouldthefr...[
阅读全文]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章
父母来访南澳
(上)
送父母回国去,我陪他们到墨尔本,看他们上了飞机,再独自回到阿德莱德。打开大门,忽然感到原来我一个人独住惯了的屋子变得空洞而冰冷。走进每一间房间,发现父母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住过的痕迹却到处还在:进门处地上有一双母亲遗下的袜套;浴室里有一只为父亲洗脚方便而买的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