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1-04-03 09:06:07)
第二階段的砍伐及放牧時期並非斷開的,即使在淘金年代或澳洲日後的經濟發展中仍有砍伐或放牧的中國人,只不過是人數比例上非常少。另外社會對僱用華人的得失褒貶不一,到1852年前基本沒有統計數字了。相反的是有木匠入境的紀錄。維多利亞省華人淘金潮及限制華人人境的措施,以至日後的“白澳政策”的發展都與一個華人木匠有關–他就是雷亞妹AhMouy,Loui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章早期華人移民的時代背景(2)第二階段:砍伐及放牧傢俱製作的熟練工人,畢竟需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同時有相對的社會需求(到1833年整個紐省的人口為62112人,澳洲總人口也僅為98095人;紐省到1846年人口增長到196704人,澳洲總人口也僅為293249人。實際上人口組成的主要來源是英國三大島,在1846年時其他來源僅為3308人),要僱用的華工數量有限。https://www.abs.gov.au/AUSSTATS/ab[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3-04 08:43:27)
澳洲對華工的需求遠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 最早的華工輸入是零星的,例如有文件紀錄的是來自廣東的麥世英(1796年-1880年),曾用的英文名包括MakSaiYing,JohnPongShying,MakSaiPang,MaiShiYing,和MarkOpong,另外一些英文資料上的JohnSheen也可能是他。麥世英並非在中國直接來澳洲,而是追隨原澳洲僱主約翰·布萊克斯蘭(JohnBlaxland)來悉尼的,先在紐因頓(Newington)的莊園內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澳洲國家圖書館網站https://trove.nla.gov.au/中可查澳洲歷史上報刊的資料太豐富了,單是關於華人的超過千萬以上(含重覆轉載)。 在過去的幾年中搜集的重點主要在早期的中文資料上,部份則需參照澳洲本土的英文報刊的資料,以便比和還原當年的實際情況。 澳洲國家圖書館網站中的資料可以直接閱覽或下載PDF(或JPG),包括完整Issue﹑整頁Page﹑文章Article都可以。 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7-12 17:13:31)
(黑色粗字體為原文)(一)戒辦貨應市必先自度消流,適可而止,不可貪多。一防蟲蛀,二防變壞;若貨合銷,價又相宜,不在此論。如係賤極,不妨多購。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首先要考慮需求量不要很大,首先是怕飛蛾,其次是怕變質。如果商品以有利可圖的價格受歡迎,那就例外了。在極便宜的商品中,大量購買沒有什麽害處。(二)戒客來光顧要接之禮,毋慢爾心。多偹貨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7-11 04:45:50)
1904廿九年十二月廿六日(28),本埠水患,然無傷也。1906年1月26日,一場洪水席捲了這個城鎮,但並沒有造成多大破壞。1906卅一年添丁滙榮。第二年,她生了第二個兒子滙榮。1906卅二年正月初二晚風災,略受損失。1906年1月26日晚有風災而略受損失。1907卅三年七月初八誕生滙華。1907年8月16日第三個兒子滙華出生。1908十二月廿二日(29)妻思歸寧,且率同子女回家謁祖,兼行開學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7-09 16:45:00)

(黑色粗字體為原文)1883至九年,聞吾弟仍無善狀,當即邀來我處。比其到也,又慕種蕉而急不擇伴,致與嵇生為伍,卒至缺本陸拾餘磅金。直到第9年,我弟弟都沒有成功。所以我請他來我家。當他終於來的時候,他對香蕉種植園很感興趣。他急於花時間找個好伴侶,與一個聲名狼藉的人交往,結果虧了大約60磅。我又積有工資,時有阮喬負販而來,沿途求售,賭敗平沽。吾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7-09 02:31:26)

(黑色粗字體為原文)然臣朔(14)已饑,見有英人麵包舖在,乞食於英人,幸亦憐而與之,聊以果腹。由於饑餓,我們走近那裏的一家英國麵包店要麵包。幸運的是,那個英國人同情我們,給了我們一些。這樣,我們的饑餓得到了滿足。及至百壹咪,已三越月。乃始淘砂,絕不見金(15),惄焉憂之。適郭良兄道出其間,不吝指教,始曉開採。而所採又屬無多,每日不過一二分金,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7-08 11:27:42)

(黑色粗字體為原文)先哲有言曰:“創業難﹑守成亦不易”,誠哉言乎。然苟非身歷其境,亦不知其所以難也。吾老矣,無能為也。已然生平閱歷猶未善忘,創業之難尚可為爾曹道也。先哲曾經說過“創業艱難,守業亦不容易”,說的是真正的話。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是不知道其中所以難的地方。我老了,已經沒有多少能力。而過去所經歷的並沒有忘記,在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尋覓早期澳洲華人的歷史過程中,常看到譚仁沛“閱歷遺訓”的選段;後來在澳洲圖書館的網站上找到了原書的PDF版本。“閱歷遺訓”為澳洲圖書館收藏,原書64頁,有推介及序(沒有英文)。正文部份按原文意思上為中文﹑下為英文作對照。“閱歷遺訓”的序言是賴際熙(1865年-1937年)所寫(賴際熙,字煥文,號荔垞,廣東增城湖塘埔人,客家人,晚清進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