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頭皮發麻的地名音譯

(2025-04-19 06:45:27) 下一个

近20多年来几乎是以接触早期澳洲的中文报纸PDF版为主,对其间地名的不同译法是有点晕,在尚能接受的范围。这些年是写了点文章,也经常阅读一些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其间澳洲地名的译法经常懵圈;连到雪梨机场看到的“官方悉尼地图”也常采用中国的译法。“官方悉尼地图”中以英文地图部份问路应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假如想去四邑庙却是问人怎样去“格洛布”,恐怕连生活在这的华人也答不出来。

早年家父移民来澳洲,非得要我将家庭的地址写成中文,他将照抄然后寄给国内的亲朋。这种情况恐怕不仅仅我碰到。

这两天有事在网上查中文译法的澳洲地图,不看还好,直接懵圈。我不知道将这些地图翻译成中文的那些高手是用英国音标、美声读法,还是请教过澳洲本土的人。但在我看来,这些高手中有人似乎是在苏联留学的,译法中偶见俄语的痕迹(我在中学时读过3年的俄语,早飞九天云外了)。

下面一张表仅是将雪梨部份作对比,在图中相当部份地区在过去没有或极少华人居住,就懒得抄了,免留太多的空白。在图片的下部有中文地图的网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到澳洲其它地方的中文译名。

在对比之下,相信能体谅在我的文章中历来采用早期澳洲的中文报纸的译法。假如在两者游走的话,在我而言也该收笔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