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二三、人无我、法无我
  学法必肯定“无我”,乃有圆证涅槃可能;必去“法执”,方能断细惑、证正觉,故经中多示“人无我”、“法无我”之义。
今后教人须策励力学,修持当一法不留,唯存一心,方名契机。彼初机若不力学,何能以净代染?抑何时得桶底脱落?既然大法已明,允宜扫除净尽,庶得自在也。况诸禅定以“如幻三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航天员也能见性
──与米契尔博士谈见性(二)
作者:澄海(台湾)
  米契尔先生从外层空间返回地球的途中,身心突然爆发一阵心灵的踊跃,深深地感觉到「万物一体,天地同根」的亲切,喜悦与感恩同时出现。
  在禅宗来讲,这是「见性」,本有般若冲破心垢而呈露出来的心灵震荡,这种触机的悟缘非常难得,百万人众中才有一个。法鼓圣严法师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二、为法精诚及识根辨器
  古人为法舍躯承谤,不怕千磨百炼,所求者何?盖为不昧初心、不负初衷而已。且舍此耿耿精诚,如何能负担大法,扶狂澜于既倒,竖法幢于末运耶?故知百千世必俟其人乃能匡扶正法也。
学法不成,辄推于障。障者何义?心不纯、志不笃之谓也。若能念兹在兹,何虑时光虚度,何忧道业不成?今后修持,务重调适,过急过缓,咸非所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一、反省忏悔
  人多疏于自反而苛于责人,故反省乃必要之事,忏悔则须具不二过决心始可。近日曾多寄书面忏悔纸,愚则至诚代祷佛天,并未寓目,亦无此必要。盖忏悔以发露为要领,既肯坦以告人,则我执已去大半,我既无,罪何着?此忏悔之浅义也。坦而言之,愚亦血肉之身,未断无明,孰敢欺心自云无罪?徒见劣根难拔耳。
愚所说法,概效唐代。宋代以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万物俱同体
──与米契尔博士谈见性(一)
作者:澄海(台湾)

  《佛心、宇宙与觉醒》系法鼓圣严法师与米契尔博士的会谈纪录,时在2008年5月31日,由亚洲大学叶祖尧教授担任主持人,并由圣严教育基金会出版,颇值得再加一层的讨论。爰不揣浅陋,就以习禅心得提出意见,就教高明。
  米契尔博士(Dr.EdgaMitchell)是第六位登陆月球的航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十、禅宗之殊胜
  吾宗至高无上——禅为心之体、佛之心,诸圣同源,皆由此出,非小根能企。盖禅为宇宙全体之实相,臻于理未萌、事未生处,故称“极则”。既得其全矣,全身融入矣,“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外无一法可得。故小根好奇,必生退转,大心菩萨乃堪荷担。不明此事,实难免轻法之咎。
吾宗至难至易——无门为法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九、学道大忌是分别心及挂碍心
  学道大忌,辄唯“分别心”,分别起,心垢生;次为“挂碍心”,前尘不忘,则道心死,人心生矣!
至望离分别、泯人我、斩理路、去法执为盼。至云“沙锅打破,铁桶开裂”,是开倒车语,亟宜扬弃。
可贵者,此光明灿烂之神珠耳。但全心保任此神珠,足矣,余事悉可不论,悉可不必在意。只要保任无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命的活泉
作者:澄海(台湾)

  佛教經典就思想體系,可以分為分解說與非分解說。非分解說專指般若經典,龍樹菩薩稱為「異法門」,與通用的分解說不同。但這一點向來被忽略掉了。
  近代牟宗三教授才發現了這個思想方法的差異,另提分別說與非分別說,以非分別說研究般若與圓教,並呼籲學術界重視這種分類。
  從思想方法分為分解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八、正法难起
  此生吾自信者,尚能正确表达正法。所谓“浓缩”,则未必。若真浓缩到法之萌生处,则一字亦无矣,何有多说,期着力于斯。
凡心窗已启者,皆能充分吸收正法之光,而感觉振奋,未仅法喜也。
正法难起,盖由正信难得之故。见翳不除,自未浅涉,说亦无益于人也,录音亦极勉强之事。
吾自心窗启后,于理颇觉乏味,常栖心于无思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七、“真我”与“照”
  正法、真我之光热,有不可思议大力。然“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若非根本已立,便无此事。而超常识事圣人不言,尔后你我皆当戒之,以示务本笃实。
近期切宜逍遥、安适,注重调和心身。
某某不去傲、不息分别,则无可救药。盖分别不息,则真心失照,失照则生机衰矣。故欲得自在,必当以“照”代&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