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4-01-20 07:48:34)
鲁迅先生有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呼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於菟:音wūtù,小老虎的别称)他老人家怎么教育孩子,海婴已经记不得多少了。从他的“斗士”性格和处事为人“一个都不饶恕”的惯例上推想,恐与现在的“虎妈”异曲同工。但是诗里说了,即便是山大王对于子女也有怜爱之情。只是东方式地“不形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心理学在讲到人的性格时说:人的性格,不在于他做什么,而是看他怎么做。比如那次发生在挪威的冷血屠杀,与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政治见解类似的不乏其人,有说说而已的、有写写文章的,他的表达方式最极端,说明了他的偏执。人们常说: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思想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与布雷维克处境类似的人千千万万,同一块土壤为什么没有把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1-18 07:55:17)
沪上“菜花甜妈”蔡洪平,一曲《送你葱》激情嘹亮,见了驴上树都不笑的人也会不忍俊不禁。此曲改编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从头到尾报菜名,虽然无甚文采,却像文革中,“集体重新填词”的抗战歌曲那样,恰应现实之景,“国中和者”何止万千。所谓“大俗就是大雅”,雅俗合一就更有象征意义了。理学儒教统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17 07:23:07)
网上交际的技术成熟到进入大众生活后,在全球范围里接受面之广、普及速度之快,大概是工业革命迄今诸多通讯技术之最。之所以兴盛到如此地步,显然因其非常符合人类生活的需要。人不仅是群居动物,而且有思想。有思想就要表达、要交流。理论上讲,思想有多丰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就得有多少种。以往的面谈、通信、电话等等虽然便捷,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不是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16 07:05:30)
总有人把文学艺术分成高雅、通俗和低俗几大类。有点像弗洛依德的学说: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高雅者是“意识,指心中压抑着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较多条件限制、修饰后表达之”;低俗者是“潜意识,指人的本能冲动、非理性、无道德、反社会,在追求快乐、满足时宣泄”;通俗者是“前意识,为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状态。”文艺理论家也许不让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1-15 07:18:36)
人有“嗜痂之癖”、世有“逐臭之夫”。这种异于常人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怪癖”。在性行为中,换妻、同性恋、受虐狂、恋足……,也在此例。一般而言,个中人士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与大众一样,只在某个特定的点上显出特异,不像江洋大盗五毒俱全。虽然他们基本上是同类“嬉戏”,不危害他人,但也归在“反社会人格”一族。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14 07:02:33)
网络兴起,人际交往的方式别开生面。获益的窃喜:托福托福;受损的,义愤填胸,看不惯者也在此列。网上交友、交流、推销展示自己的方式、内容,五花八门、匪疑所思。出了好多事,刺激了许多人,与时下的世风日下直接相关。所以,反对、限制网上交流内容、交际方式之议不绝于耳。但是新技巧层出不穷、利用者逐日递增。看似需求战胜了是非,新式交际在挑战往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13 07:19:42)
中国外派留学生已经有点年头了。学成归国的:公派者,大都是去镀金的,多半已经有个好位子在等他了;自费出洋自己找工作者也不怕,“洋文凭”一直比“土文凭”值钱。然而,风水轮流转啊,曾几何时,“海归”里出现“海待”了、“身价”今非昔比了……。 清朝后期,国门洞开,知识落后没法再在世界上混了。于是政府出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说,美国境内的非法移民有一两千万。爱之者大概多半是店主、厂商、农场主等,爱他们劳力廉价;恨之者,大概以法律至上主义者为主,恨他们违反了美国的入出境管理条例。一两千万,无论如何不是个小数目。以劳动力价值计算,对美国的金融、经济、工农业、服务等行业有全面影响。若是其中一部分人为非作歹,受害者也会遍及新大陆。大约就是因为这样的双重功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11 08:39:09)
“排华法案”虽然早已废除,前两年,国会也表示了道歉。但是想起这事牙还是痒痒的,何况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侮华事件层出不穷?据说,早期华人是被当作猪仔卖到美国修铁路的。去了之后发现,在家一样做苦工,美国的土地却比较肥沃,中国文化里正好有“大丈夫四海为家”之说,所以不妨移居美洲。不料,美国人惧怕“黄祸”,设立了“排华法案&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