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兴起,人际交往的方式别开生面。获益的窃喜:托福托福;受损的,义愤填胸,看不惯者也在此列。网上交友、交流、推销展示自己的方式、内容,五花八门、匪疑所思。出了好多事,刺激了许多人,与时下的世风日下直接相关。所以,反对、限制网上交流内容、交际方式之议不绝于耳。但是新技巧层出不穷、利用者逐日递增。看似需求战胜了是非,新式交际在挑战往日道德。
理论上说,道德观念、是非标准、行为方式,随着现实调整、改变才能传承。人类文明史早就表明,“今是而昨非”是社会变化、时代不同的标志。有时是社会制度改换、有时是技术进入生活,人际交流、关系种类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先斩后奏”,理论跟在后面做注释。
惯例好像是,道德理论先以保守姿态出现,反对任何“新生事物”。比如,自由恋爱出现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导的时代,曾被认为有伤风化。但是,不论西风东土,一句口号“个性解放”,奉行千年的旧式婚姻制度,顷刻瓦解。可见,人心思变久矣。虽然,自主婚姻谱写了无数人间悲剧,解决的方式是家庭形式更加宽松:离异、试婚、同居……,回归“五四”之前和中世纪的,寥寥无几吧?
音乐、歌曲也是如此。圆舞曲出现在歌剧、交响乐之后,因轻松活泼,初始被讥为浅薄,也许其创作确实比无标题音乐容易、也不那么深刻,但它填补了管弦乐队表达上的空白,所以顶风进场、迅速传播,很快就跻身经典了。歌曲则中国就有例子:上海滩的流行歌曲,也经历过靡靡之音到老少咸宜的阵痛。再多说一句:现在的时装时尚,不就是过去的奇装异服吗?那怕衣不蔽体“含辱带耻”,却被争相仿效呢。
当然,传统观念是道德的保障,作为卫道士,应该保守一点:谁知道这个新出来的东西有什么功能,会把青少年带到哪里,会不会一举摧毁人类文明?古往今来,稀奇古怪、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奇技淫巧无日无之,为社会普遍接纳的实为凤毛麟角。起着考查、筛选,维护核心价值的还是以往的道德。这是道德的基本功能,但是不宜放大、延伸到阻碍变化的发生。就像文字之演变,自从苍颉造字始,字形、字意、读音一直在变。语言文字主要服务于生活,生活之多元多变,是人类文明的特点。文字跟着生活变才有使用价值。其音形意正确与否的标准不是字典,而是现实大众如何使用。不然,字典就不用修订、重印了。
越说离题越远了。细看网络间的人际关系,其实“新”也有限,无非是一项发布快、传播广、取用便捷的技术,并没有真的创出离经叛道、颠覆传统的文明和文化。既使没有网络:言论,报刊杂志尺度一直也在放宽;图片,“广而告之”基本什么都有了,更为赅人的,没有网络之前,邮包信件一样寄送;视频,电影院、录相带早已引领风气之先。现在三天两头见诸报导的,公众人物不当言辞和不雅图像,泄露量与上网量的比例,大概同传统邮递时代的同类型披露差不多吧。
我想,还是不要限制网络交流、交际的方式方法为好。倒不是因为一经限制,就见不到多少五颜六色的新闻。而是,人的思想、愿望要是闷在心里,早晚是要出事的。统计和民意调查不是早就普遍用于各种事物了吗,网络自由传播资讯的一大好处在于:无需发表格、打电话、街头采访,就能收集到更加大量、更加真实、更多种类的民心民意。供研究者写文章、生意人做买卖、政府安排工作计划和公共事业。
人本能地具有表达的欲望和冲动,无论如何按捺不住。就像怀春求偶,递纸条、写情书、托人带话等等方式,沿袭了千百年,但效率不高。一朝有了快捷渠道“网上交友”,多少不妥也阻拦不住啊。对于网上的奇形怪状,我等老人家少见多怪,缘于大半辈子没见过人类言行如许丰富。并非过往的人缺少想法和行为,而是没有这个表达的平台;“网上长大”的九零后,从小见惯才见怪不怪的。
毛主席指出:事物在不断变化,要使我们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面对网络这个“妖魔鬼怪”释放出来的“洪水猛兽”,我们要学的是:适应与容忍—–适应“人性中普遍、大面积地灰色与黑暗”,容忍“迅速蔓延的堕落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