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人

几方田亩,耕耘不辍,乐在其中
个人资料
乐闲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第二节难忘黑山头(1)1962年底,我被调到三队。三队是农牧兼营的生产队,在场部的西面的黑山头下,和场部中间隔着宽约2千米的煤窑沟。虽是农牧兼营,但三队的牲口数量比一队要多,除去奶牛外,还有羊群、马群。我调去后不久,适逢牧羊人请假,加之冬季奶牛产奶量减少,奶工都是拿基本工资,没有计件工资高,所以领导安排我临时接替牧羊人的工作,并分给我一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二章牧业队 第一节从猪倌做起(3) 在牧业队一队,我还经历过一次惊险。这天,挤奶组的人挤完头遍奶,相约到场部去,大家坐上了去场部的三套马车。谁知道经过一个能饮马的溪畔,三匹马同时转向路边的小溪,由于转弯太急,马车一下子向小溪侧翻,车上乘坐的五个人连同车老板同时落水。因我坐在后面,在马车侧翻的刹那,一股力量把我甩到外面。站在岸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一个 第二章牧业队 第一节从猪倌做起(2) 我所分管的15头奶牛,优劣搭配,有的奶产量高,比如一头叫大红的三河牛,每天可产奶70余斤,一天三遍挤奶,每次都挤出满满的一威德罗(奶桶);有的很难挤。是所谓的硬奶头,用很大的手劲来挤,奶线也很细,挤它一头相当于挤一般的好几头牛;其他的牛都是一般的牛,日产奶40斤左右,其中有一头叫小红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二章牧业队 第一节从猪倌起始(1) 1962年7月1日,我手持场部介绍信到一队报到。 一队在场部的南面,和场部隔着一座山坡,沿着绕弯的山麓大道走,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它是纯牧业生产队,所以也叫牧业一队。说来也怪,退学后在家住几天,没吃任何药,没针灸,遗尿症奇迹般地痊愈了。因此,到牧业一队报到,我是带着行李去的。自1958年故乡撤乡并校导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第九节幸福而幽涩的中学时代(2) 父亲为什么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擅自为我办理了退学手续?这当然有父亲武断的一面,但这也是我的身体导致的必然。我之所以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是因为我在安子口公社办的大学校里得了遗尿症一直治不好,住校的生活令我痛苦不已。这种痛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夜里冷,被尿湿了的被褥冰凉如冻,身体只能蜷缩在没被尿浸湿的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九节幸福而幽涩的中学时代(1) 牙克石中学是闻名于呼盟的重点中学。校址在11道街,所有的教室全部集中在一个有54间平房(包括5个门洞)的长长的建筑里,教室的北面是操场,冬季,操场的三分之一面积会被浇成冰场。学校当时共有27个班,其中初中部18个班,高中部9个班。这在当时是很大规模的公立全日制中学。学校的教学质量好,每年都有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入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父亲再次逃亡(2)大概是新垦区尚不具备接待条件,一而再地推迟接收日期。所以,去新垦区的行程拖拖拉拉,本来至多一个星期的行期,竟然走了近两个月。从东安镇上船,到了佳木斯后改乘火车,同样是去齐齐哈尔,可是不走直线,走北安线,沿着小兴安岭跑,绕了近一半的路程。而且是走走停停,有时在一个小站竟然能停上七八个小时,记得在齐齐哈尔附近的昂昂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八节父亲再次逃亡(1) 父亲到七队后,二姐把父亲来场的情况向队长汇报。队长知道父亲从农村来,询问父亲会不会种菜?父亲说会种。队长喜出望外,马上就安排父亲在队里种菜,且说正式职工的手续马上就办。逃了命,又转身一变成为农场职工,真是喜从天降。 庚子年的春节,我和父母都是在二姐家度过的。炕桌上摆的什么菜,我已记不全,只知道有一碗野猪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大饥馑(2)1959年11月份,大面积的饿死人的悲剧发生了。1959年夏季之所以没有大量死人,是因为夏季可食用的代食品多,瓜果、以及青蛙一类的虫子都可以充饥。等到11月份以后,瓜果被摘光,虫子钻地了,在可食用的一切东西被吃光后,人们只能等死。父亲说,人被饿死是一个渐进过程。饥饿——消瘦——浮肿——再消瘦——脸色变青,就是这么一个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七节大饥馑(1)1959年12月中旬的一个黄昏,大雪纷飞朔风凛冽,我刚从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身上积满雪花的二姐匆匆地推门进屋。她把我喊出去,告诉我父亲来信了,说家乡饿死了许多人,父亲也面临饿死的危险。她这次到场部来是给父亲汇钱的,刚才她敲开了邮局的门,和人家商议用电汇的形式给父亲汇了七十块钱。她估计父亲半个月左右就能到这里,到时候让我带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