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异数,近半数公民赞成独立,年轻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国庆节” ,只要你到亚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们要求独立的狂热气氛,”魁北克万岁!”的口号一呼百应。魁北克人还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开的同性恋。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2-07 20:08:10)
38田园杂兴跟着张眼干活儿累不着。别人当队长,工间休息一次,他当队长,休息两次;而且休息的时间不比干活儿的时间短,因为他喜欢讲故事,说笑话,一讲起来就收不住了。今天天气特别燥热,他更有理由让大家坐在树阴下乘凉了。他喊热喊得比谁都凶,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当年发大水的时候,村南大坑里一片汪洋,每天傍晚,他和一般大的一帮儿小伙子,脱得一丝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2-07 19:58:41)
37“阶级斗争新动向”院子里的丝瓜扁豆架像硕大的绿色挂毯,点缀着密密层层一串串的紫色扁豆花,垂挂着累累的嫩豆荚,散落着几朵黄色的丝瓜花,叶底藏着几条细长的嫩丝瓜,装点得院子里生气盎然。也使我们的餐桌上不再缺少新鲜蔬菜。每天收工回来,都可以摘老大一捧扁豆,用盐渍,调上自制的面酱,加点儿醋,滴几滴香油,就是一道可口的菜。若干年后,我在报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07 19:56:41)
36“清官情结”1971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政治大地震,就是“9.13”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的事件。这是一件令人一时无法置信又永远无法理解的奇特事件。林彪,文化大革命的副统帅,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二号领袖人物,稳坐在第二把金交椅上。而且第一把金交椅一旦空出来,他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已经由毛泽东钦定并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作为保证,是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35“是政治桂帅,不是科学挂帅”春节的早晨,我们起得很早,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了。其实这不是我们一家的习惯,是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惯。早起拜年,不能不早起。1958年以后,没人给我们拜年了,我们也无须给别人拜年,不过似乎早起才有年味儿,所以我们依然保持着这一习惯。天蒙蒙亮,我们就起来洗漱之后煮饺子吃。我们还是吃上饺子了,因为秋收前我们吃的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06 19:41:26)
34闲与冬忙按农村的传统习惯,秋收后是农民休养生息的季节。今年上级早就发出了号召:“农业学大寨,要变农闲为农忙。”“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如何变农闲为农忙呢?具体任务是“深翻土地”,据说是“翻得越深,产量越高”,要求把所有的土地都深翻一遍,深翻的程度至少1米。届时县里的领导将亲临视察、指导。这一天是县领导来视察、指导的日子,村东沿公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06 19:38:02)
33秋收时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秋老虎能把人晒焦,耪地保墒是当前最紧急的任务。地瓜地、玉米地、高粱地、棉花地,一块接一块地耪。哪一块土地上不落下农民的大量汗水呢!
人们宁愿暴晒在骄阳下耪地瓜地,也不愿意钻进可以遮阳的“青纱帐”里去耪高粱。高粱地像一座大蒸笼,把人们都快蒸熟了,汗从头顶直流到脚后跟,耪完一垄跑到地头上去,立在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2-04 18:03:36)
32夏天的旋律农村的疾风暴雨式的运动高潮已经过去,这次回来,不曾开过斗争会,也不曾被召去参加义务劳动。政治气氛的松缓,人们对我们的态度就越发正常了。公社里召开了一次“忆苦思甜”的大会,我和社员们一样参加了大会。忆苦思甜不是让经历过旧社会的老农民去控诉旧社会的罪恶,而是由公社宣传队的一个青年干部宣读一篇《农民的血泪史》,那是一篇以一个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2-04 18:02:55)
31安家落户参加队里的劳动挣工分以取得劳动报酬,是社员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社员们都十分重视出工。每天早饭后,村南五队牲口棚前的场边上、树荫下,早就聚集了许多男女社员在坐等队长来敲钟集合。妇女们大都带着针线活儿,一边做活儿,一边拉呱儿,老头们则叼着烟袋锅儿,悠闲地说古道今,男孩子们打斗、笑闹、追逐,滚作一团儿,搞得暴土扬尘。这出工前的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04 18:01:59)
30第二次遣返在青岛等了一年半的时间,等呀,盼呀,等来盼来的却是第二次遣返!1968年8月,四方区指示群力中学和铁路二小派员遣送我们3口回原遣返地。群力派了一位教师周士良,铁二小派了一位教师刘朝礼“押送”。这两位没有把我们视为寇仇,也不把我们作为囚犯押解。与第一次刘玉明的态度大不相同。在当时越左越革命的形势下,这种友善的态度,是使我们既震惊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2-04 18:01:03)
29让泪水在心里流回到群力中学是下午5点,学校里没有老师,没有学生,铁工厂也没有工人。刘仁民仍叫我住在教师办公室里,说:“你等等,一会儿护校连的就来了。”他把我留在这寂寞空旷的学校,和那个姓徐的学生匆匆回家去了。我急切地想要见到宗和和小滢,我太想她们了!上次我被群力中学招回劳动的时候,铁二小的革命派就曾宣布不许我再进铁二小的大门。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