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温馨客栈

烹饪,摄影,旅行,经典美食,品质生活
个人资料
恬芬妮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9-07-15 18:34:16)


以前特别喜欢我家附近永和超市的熟食。最早经常去买鲜肉包,个头大。后来找不到鲜肉包,就买台式胡椒饼,酥皮里面有好多肉。再后来连胡椒饼也没有了,就买麻辣牛筋。记得最初每盒牛筋只有$2.99,后来因为买的人多,一直飙升至$6.49,比其它东西都贵很多。老妈告诉我现在已经不能用礼券买牛筋了,只能用现金。 从公司回家的路上要经过另一家永和,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14 06:16:37)


独立日,没有什么比吃热狗更加美国了。 食谱来自用习惯的《日本名店名人面包秘方》。参考了香港肠仔包的造型。 上面装饰的蕃茄酱、蛋黄酱、和芥末酱灵感来自美式热狗。 正宗的应该用pickles,既然手头有广东泡菜,就代劳了。 星条旗永不落! 面包食谱来自《日本名店名人面包秘方》,材料和步骤均做过调整。 中种材料: 高筋面粉175克 干酵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11 12:37:16)


独立日放4天假。因为有几场的饭局,从两天前就开始忙活。 周二晚上烤了港式咖啡纸包蛋糕。 周三晚上做了雪花糕,烤了红豆椰汁年糕,还熬了山楂苹果茶。 周四上午烤了杏仁脆片。晚上跟同学两家人出去吃饭,带雪花糕和年糕做伴手礼。 周五老妈在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共6个人,全靠我一个人张罗。从早上6点一路忙到晚上11点,除了中午出去吃趟越南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著名的香港纸包蛋糕,松软、轻盈、细致、湿润、不太甜腻。如果加上香浓的咖啡味,更是锦上添花。 老妈每天下午健身回来,都要吃一个做为下午茶。 来源:Cakerecipes:HongKongcupcakesandlayeredcoffeecake,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材料: 5只鸡蛋 50克玉米油 1茶匙速溶咖啡 60毫升牛奶 100克低筋面粉 80克糖粉 做法: 烤炉预热325°F。 分开蛋白和蛋黄。 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6 19:48:08)


同事在我的电脑键盘上放了一袋雪花糕。软软的,有浓郁的奶香。我以为里面加了椰奶,她却说只有牛奶、糖、和淀粉,很容易做。 独立日放假四天,有几场不同的饭局。按照惯例,应该带一些伴手礼。雪花糕就是我准备的伴手礼之一。 据说配方来自弛名老店。材料比同事的多,质地也相对硬一些。冰凉、香滑、弹口,奶味十足。 越南朋友指出除了我用的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3 15:51:37)


以前经常买北极蚌吃。做法很简单,烫几秒钟,拌上芥末酱就行了。后来不幸患上湿疹,对所有海鲜都敬而远之。前几天在超市看见北极蚌,突然有了想吃的冲动。因为要准备下周的午餐,干脆买回来用来包饺子。 清理北极蚌一定要把内脏冲洗干净,另外不能煮太久。 按照港式炒螺片选料,配上韭黄、芹菜、和胡萝卜。口感湿润、蒜头和芥末的味道很浓,颇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1 13:00:24)


如果说炒饭是外国人喜欢吃的中餐,那么罗宋汤就是中国人喜欢吃的西餐。 一块面包,一碗汤。营养丰富,接地气。红彤彤的,赏心悦目。酸甜起沙的口感,令人食欲大振。 这道菜用牛骨熬汤,不加肉已经很好吃。我喜欢加牛尾,上面软滑的胶质能养颜美容。 来源:牛尾羅宋湯,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材料: 1磅牛尾 2-½磅牛骨 3个西红柿 3汤匙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6-29 17:14:10)


老妈经常从Lucky买新鲜面包,1块钱4个。 她的早饭就是1杯摩卡,和半个面包夹肉松。 我虽然早上吃酸奶和麦片粥,其实也喜欢烤面包吃。 看见老妈吃得那么开心,于是专门买芝麻海苔肉松回来烤面包。 面包食谱是常用的,来自《日本名店名人面包秘方》。 喜欢咬起来有嚼头,带着淡淡的奶香。 面包造型模仿85度C和网红君之的做法。 上次用了西人的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22 15:09:44)


曾几何时,以为发酵时间越长,面包就越松软。 有段时间,只会烤中种面包,只采用冷藏发酵。 这个日本食谱打破规律,一是没有鸡蛋,二是直接发酵5小时。 苦涩的咖啡香,伴随着无比的松软。 来源:Blackcocoa~two-colorholobittercafealepan,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材料: 300克高筋面粉 30克白糖 4克盐 30克黄油 210克温牛奶 4克酵母粉 5克速溶咖啡 8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土耳其发面饼,其特别之处是放了酸奶(yogurt)。对于我这种天天吃yogurt的人来讲,真是MusictoMyEars。 食谱原来是放香菜的,老中当然会选择放葱了。 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面团非常稀;我加了几乎一倍的面粉。另外,我只加了一半的盐。 煎的时候,要一边煎一边揪面团擀面。如果等太久,面团里的水分渗出来,要多加很多面粉。 成品松松软软的,有淡淡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