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星巴克?理由很多。
也许温馨的气氛使人想起小时候妈妈烧的咖啡?也许品种繁多的糕点使人想起以前放学回家到处找饼干吃的快乐时光?坐在星巴克有一种遐意感,好象置身高级度假村。
看书,阅报,上网,会友,聊天,无不恰当。
有时逛商店走累了,坐在星巴克里边喝咖啡边看人流也自得其乐。
星巴克有一种文化气息。
它的每家商店都陈[
阅读全文]

我住在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常常睡午觉,有时候在睡梦中被冬菇强烈的香味惊醒。
顺着香味来到楼下,看见奶奶正在厨房煮冬菇。
很多广东菜用冬菇做原料,像罗汉斋,冬菇扒菜胆,栗子鸡等等。
冬菇要用水浸软,小火焖过,才能和其它材料搭配。
奶奶买的日本靓花菇又厚又大,口感自然是一流。
煮起来香气四溢,很远都可以闻到。
后来我从姑姑那里讨来[
阅读全文]

香港人说话很有意思。
如果有人请你“饮茶”,这个饮茶指上茶楼吃广式午餐;如果有人请你“饮咖啡”,这个饮咖啡指喝下午茶。
香港人热衷于喝下午茶是沿袭英国人的传统。
传说在十八世纪,一位英国的贵夫人因为饥饿难忍,常常下午进食糕点,有时她也邀请亲朋好友参加。
这一活动慢慢流传开来,成为广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的时尚。
[
阅读全文]

我是广东人,却是在北方长大的。
我的饮食习惯接近北方,以至于被亲戚称为“老兄妹”。
老兄是北方人对漠生人的尊称;广东人称北方人为老兄。北方人并不认同我。
我小的时候去买杂货,售货员问我:“姑娘,你是南方人吧!”
不象南方人喜欢吃米,我喜欢面食。我日思夜想的童年美食是北方的馒头。
史学家共认诸葛亮发明了馒头。在[
阅读全文]

地茂馆
DaimoChineseRestaurant
3288PierceSt
Richmond,CA94804
☎(510)527-3888
图片来自网络。
避风塘在香港的铜锣湾。每到台风季节,渔民们把船停到了避风塘。由于几天不能出海捕鱼,人们只能吃以前留下的海鲜。主妇们常常用油炸和浓味的烹调方法来掩盖不新鲜的原料。这一做法慢慢流传开来,成为广受各界人士欢迎的避风塘菜系。
地茂馆以供应港[
阅读全文]

据说自助餐是中世纪北欧的海盗们发明的。
每次航海回来,他们把抢来的食品摆在长长的桌子上,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
抓一瓶啤酒,三两个哥们一堆,聊得天花乱坠,喝得一醉方休。
有时兴起,还会爬到桌子上跳舞,满屋子的人跟着起哄助兴。
最后,跳得筋疲力尽的醉鬼被同伴们架了出去。
在物资贫乏的中世纪,放手吃,尽情玩乃是人生的最[
阅读全文]
披萨也许是最受欢迎的意大利食品了。
以经营Pizza为主的美国快餐连锁店必胜客(PizzaHut)象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各地出现。
每当有重大的体育比赛,像篮球NBA,美式足球NFL,棒球MajorLeague
Baseball,和重量级拳击比赛HeavyweightBoxing
Champion,披萨成了最畅销的食物。
家家酒吧座无虚席,人人紧张地盯着巨大的电视屏幕,屋子里只有播音员紧促而声嘶力竭的喊声。
每[
阅读全文]

早春二月,大自然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百鸟寻偶交配,西方世界也充满浪漫情怀。
此时此刻,最有人气的是罗马爱神丘比特。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卷发裸体。
张开一双翅膀,弯弓孥箭。
射向何人,何人就坠入爱河;如果一箭连穿两心,两人就永结同心,白头协老。
St.ValentinesDay是2月14日。象中国的七夕节,这个节日有凄美的爱情故事。
公元三世纪,[
阅读全文]
才到冬至,隔壁郑太已经送来年糕。郑太是香港人,过年蒸很多年糕。
去年她送来鱼形年糕,象征“年年有余”,今年则是广东人喜欢的椰汁年糕。
年糕是最传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春节食品。
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
做年糕的材料南北有不同,南方用糯米,北方用黏黍。
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
阅读全文]
五只硕大的鸡蛋,少量面粉,大把白糖,再加黄油保持湿度,换来风靡香港的纸包蛋糕。
金黄色的蛋糕带着浓郁的蛋香,蓬松,柔软,细腻,清甜。
如此美味的甜点不需要奶油装饰,只要一杯清茶或者浓咖啡,就可以和三五知己尽情享受。
材料:
室温鸡蛋5只
低筋面粉2安士
淀粉(CornStarch)½安士
糖4安士
盐¼茶匙
黄油(Butter)溶液2安士
香草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