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多利亚节长周末,多伦多市区的人大抵有两条平行线,道出潜规则。有Cottage的土著周五早下班,塞满后车厢,出城,春暖花开后第一次去Cottage,精神上引接夏天的庆祝仪式。白手起家来的移民,哪怕儿孙满堂,早无房贷,仍然以兢兢业业种苗入土的农耕方式祭奠冬天终于结束。
我以为门口的七株番茄苗是隔壁弗朗西斯放的,他同街的老乡育苗,前几年是弗朗西斯匀我。[
阅读全文]

维多利亚节,写了短信给上海的老学生
昨天傍晚去托儿所接邻居小姑娘,Addy见我先哭几声抗议,仍然下楼梯,抱着她的baby,坐上童车。到她家门口,不肯进去,说要去看Coco。Addy家有斯蒂夫,他偶尔大便在地板上,闹情绪。我们街坊最霸王的是路玛(我觉得叫“路德”,更忠孝)。一周前,龄拍了视频,经过整个冬天,瑟瑟发抖后的路玛恢复傲娇,她在路中央追逐[
阅读全文]

笑话,龄小时候真以为是被我从垃圾桶捡来的。
昨天晚上刚把那张IKEA茶几扔出去,被捡走了。
2006年3月搬入后,雇主Karen,室内设计师,她开了小公司,在King街。龄龄妈妈博客写过的,她是被收养的加拿大人,后照顾中风养母。她办公室只有一位女设计师马丽莎,当时29岁。马丽莎给过我两袋衣服,有H&M长袖棉针织衫,一件粉红连帽羊绒衫等。那件羊绒衫穿的最久[
阅读全文]

跳跃式更新写。因为也跳跃式翻读。
《猫鱼》不谈收养与弃养事件。那两个女孩,也像两条猫鱼,游过陈冲的生命之河。她们奔向哪里呢?蓦然回首,灯下的暗影是伤痕。
我们读者怎么能够衡量?陈冲产后得抑郁症,大女儿得过厌食症。根源在于大女儿小时候有“分离焦虑”,为陈冲离开家拍戏。陈冲与她母亲和哥哥都有失眠。陈冲母亲也有抑郁症的。
这好像是[
阅读全文]

说到底,是小家子气。书海茫茫,条件有限。将来,更只能藏小部分的书。于是,学习取舍。不为几年后搬家所累。我决定断断续续卖中文书。前天整理时想到。短信了,有两本成交,卖给八零后曾经读比较文学专业的多大生。一本《万历十五年》,一本《白鹿原》,共$8。下个月交货。以前送她儿子一套西游记连环画。这次真有点心虚,为收钱,所以还得付送一本儿童插图书[
阅读全文]

疫情前,某次我淘到几张明信片,我感觉是Group7风格。回家一查,果然。
但我再去AGO,没有看见明信片上的画挂在哪里。直到某天转身遇见,老友一般了。
我们附近的一座仿巴黎圣母院的圣安教堂去年被火烧,太可惜,因为有Group7的壁画。我以前写到过。
总之,如果你居住在加拿大,不知道Groupof7,只知道刘思慕。那么,你与本地小资仍然谈不到一起。去年秋天,我邻[
阅读全文]

(看樱花回来,家门口有玻璃瓶,薇薇安送来的花。拿进太阳房,连玻璃瓶放入一只二手的中国背物箩筐,下面那只捡的古董木箱,铺一块日式旧棉布,旁边蓝白是捡的英国壶。)
昨天早与咖啡之友薇薇安聊天。她像我的口语老师了。我提出改天想请她饮茶,去唐人街的传统店。她说她也想和我去,可是不需要我请客。我说好。我们之间“边界感”是清晰的。
她[
阅读全文]

今早,友邻三小聚在韩国城的日式咖啡馆“九尾狐”,借友邻素生日名义,东姐请客。:)如果有人主动想请客,我照单全收。不过最怕有人说请,放白鸽。哪怕是网上开空头支票,我这种傻女曾经也当真。
(借用友邻照片,下文提及被浪费的糕饼与右边那个一样。)
以前去过它家,一次女儿请我,自己大概去过两次。今年物价上涨,去豆子捡个早起鸟的特价,[
阅读全文]

(显然是我搞错,23日才是世界读书日,为了纪念莎士比亚的生日。22日是地球日。当然每一天都是纪念日。)
既然是读书日前一日去的(巧和),放张“繁花书房”照片是应景。
与厨师长视频后得知他选择坐动车到苏州。苏州的地铁四号线到同里。同里有班车至黎里镇。五分钟步行到老街,老街到金家老房子也要走十分钟。他从三林打的到虹桥火车站,是上午高峰[
阅读全文]

在读。商务印书馆出版,2024年。如果读过《往事并不如烟》、《南渡北归》的读者,不妨读这本《韩家往事》。我带去咖啡馆,给咖啡之友薇薇安看书里照片,她很喜欢并感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