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神秘的心灵(33)- 简·古道尔的黑猩猩

(2025-10-03 22:07:46) 下一个

简·古道尔(Jane Goodall)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灵长类动物学家之一。说起她,我马上想起那张她与猩猩握手的张片。

这张著名的照片拍摄于1960年代初期,地点是坦桑尼亚的贡贝溪国家公园(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照片上古道尔与一只幼年黑猩猩的互动,被视为人类与黑猩猩之间情感与信任的象征性瞬间。它展示了古道尔的研究方法是与黑猩猩保持近距离、非侵入式的接触动物,产生“共情”与“建立联系”。这在当时的科学界是非常大胆和创新的,也挑战了当时科学界强调的“必须保持绝对客观距离”的传统规范。

古道尔对学术界的另一个挑战是她首次记录到黑猩猩会折断树枝,剥去叶子来捕捉白蚁;还会用石头砸坚果等。这说明黑猩猩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工具制造是“人类独有特征”,被视为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古道尔打破了“人类独有”的制造工具的神话。她的发现迫使科学界重新定义“人类”与“动物”的界限。

古道尔提出的第三项挑战是:黑猩猩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与政治斗争意识,他们会结联盟;存在权力更替;彼此间合作与背叛。

原来我们认为动物的社会关系很简单,以本能和等级为主。事实证明,动物社会中存在类似人类的“政治”。古道尔的黑猩猩研究工作为社会行为学与演化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第四项挑战是,黑猩猩会发动“战争”。古道尔发现,黑猩猩的群体之间存在着长期冲突、甚至杀戮。

既往的学者以为,动物的暴力多为个体性或偶发性,多数是为了本能的需求或个体的生存而爆发,不存在动物间的“有组织的战争”。古道尔的长期观察发现,暴力和战争可能深植于灵长类演化史。这项重大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暴力起源的思考。

科学家们曾不认可动物具有复杂的情感,对一些动物表现出来的情感常以“拟人化”的形式来解读,避免赋予动物复杂情绪。古道尔发现,黑猩猩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与哀悼,例如,母猩猩会抱着死去幼崽数日迟迟不愿放手。黑猩猩族群也会对死者表示哀悼,大家保持安静。古道尔的这个第五项挑战,改变人们对动物“无情感”的看法,推动动物福利与伦理学的发展。

第六项挑战是母猩猩会主动教授给幼崽使用工具和觅食的方法,具有学习和传承技能的能力。

我们人类总以为“懂文化”,“传承技能”是人类独有的,动物行为大多靠本能,不存在文化传承。古道尔告诉我们,动物也有代际学习,我们不能自以为是,需要开启对“动物文化”的研究。

古道尔会给黑猩猩命名,而不像其他人那样将动物视为一个研究客体,给个代号或号码就行了。古道尔认为,黑猩猩像人类一样,个体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黑猩猩的性格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现在家养宠物的人们都知道自家的每个宠物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其他的动物有着明显差异。但是,将这个常识作为客观理论而呈现出来,是需要大量的研究观察为证据的。古道尔几十年的观察结果,向学术界提出了第七个挑战,即动物具有心理特征。她推动了科学与公众更关注动物个体的生命价值。

随着研究的深入,古道尔的观点逐渐从“科学研究”扩展到动物的权利与保护。她主张黑猩猩应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不应被用于残酷的实验或圈养。这使她成为动物保护运动的重要声音。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