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生的赵婷所导演的电影《哈姆奈特》(Hamnet)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上获“观众选择奖”(People’s Choice Award)。
据说这电影很煽情,许多观众看时哭得稀里哗啦,更不用说那些演员在拍摄时的情感投入。有人问赵婷: “你们团队是如何处理这些情感的?”
赵婷说,她和演员在拍摄前后或重要节点会进行一种“仪式”:短暂的集体冥想和跳舞。
在《哈姆奈特》的片场,每次拍摄前,他们花十五分钟进行呼吸练习,让所有人回归到自己的身体。人们躺在地上,只是倾听并用感官感受彼此的存在,那是触及心灵的里程。
演员们在冥想和静默中体验自己身体的回归,并能觉察到自己的情感与五百前的人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五百年前女士分娩时的疼痛、失去爱人时的悲哀依然与现代人们的情感相似。演员们在冥想之中与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建立一个通道。
每周拍摄结束时,《哈姆奈特》剧组会进行一次“舞动或即兴跳舞”,让演员与剧组人员一起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作为一种集体的情绪释放和身体回归的方式。在拍摄那些情感特别激烈的片段后,比如哈姆奈特去世那一段,他们就在拍完后集体舞动,去角色化,将自己拉回现实,平复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舞动的心理疗愈功能很强。通过舞动,可以让压抑的情绪得以外化,释放情绪。身体的舒展,能消除紧张,缓解焦虑。每次自由舞动,都是躯体的觉察,自我的探索,创造力的发挥,新变化的尝试,以恢复真实的自我。
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上,赵婷以特殊的形式带领她的团队和大家一起进行呼吸之旅。
赵婷先请观众自愿地轻轻闭上眼睛,在座位上感受身体微微地下沉,体验多伦多这座城市守护着自己的安全。
“现在。我们共同深呼吸练习……,先向房间内看看,有没有之前没注意到的事物,然后我们看看周围的人,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右边……”。赵婷悠悠地引领着观众们。
“让我们一起深呼吸三次。呼气时,轻轻呼出,把紧张放下。” 赵婷在呼气时发出“啊,呀,呀,呀,呀”由强到弱的声响,犹如北美原住民那样的发自内心的震荡回响。
在第三次呼吸之后,轻声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心。这是我们的心。”
“现在,看看你是否能卸下一层责任和压力。要知道,你不必独自承受。此刻,我们彼此拥有。我们在一起。…… 。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感受都值得被接纳。”
“当你准备好了,慢慢睁开你的眼睛。再次环顾房间。看看我们的左边,看看我们的右边,看看前面,看看后面。因为你,我们的心如此充实。谢谢你。”
赵婷不同一般的领奖呼吸练习,引起大家对心理学疗愈技能的关注。著名的以色列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认为冥想不是宗教仪式,也不仅仅是放松,而是一种“研究心灵的科学方法”,是“认知与自由的工具”。他称这种面对真实自我的经验,比任何书本知识更重要。
赵婷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心理疗愈的技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