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神秘的心灵(24) - 心理年龄与寿命

(2025-07-31 23:13:02) 下一个

图片由AI生成

今天外出时,遇到一群老年妇女自行车队,她们装备专业,个个精神飒爽。从外表上看,她们都该在65岁以上,甚至更老。她们穿着短袖短裤运动服,精干。

真佩服呀,她们的日子应该很精彩。

我联想起了心理年龄这个概念。这些老年妇女自行车队队员们心理年龄一定很低吧?

我们也来测一下自己的心理年龄。我们不妨静静想一想,完全不管自己的生日,全然不理会自己身份证上的实际年龄,你觉得你自己是几岁?

你自己认为的年龄就是你的心理年龄。心理学家把这种年龄叫做“主观年龄”(subjective age),是人们对自己身心状态的综合感知,包括体力、情绪、社交、认知等方面。心理年龄不是幻想,而是一种稳定的、可测量的心理状态。

有人70岁多了,经常旅游、摄影、画画、追剧、跳舞,参与各种运动,觉得自己50多或60岁吧,他的心理年龄就是50多或60岁。

有人才60多岁,常挂在嘴边的却是:“唉,我老了,很多事情做不了”。在现实生活中,他真的做不了很多事。他的心理年龄就是80多岁。

心理年龄是很神奇的,一个人感觉自己是几岁,往往能决定他能活多久。

英国伦敦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追踪了6000多名52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结果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觉得自己比实际年轻的人,在8年内有14.3%的人去世,显示了心理年龄对寿命的强关联性。

而感觉自己比实际老的人,死亡率高达24.6%。

换句话说,心理上“觉得老”那就真的会更早离世。

研究中涉及了实际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经济等变量,但“心理年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长寿因子。

为什么感觉年轻的人更长寿?

科学家们给出了几个解释:

1. 心态好,身体不易垮。乐观的人更有抵抗力,心理年轻往往伴随着更低的焦虑、抑郁和炎症水平。

2. 行为更积极,感觉年轻的人更爱动、更愿意学习,也更容易社交。这些都是影响长寿的因素。

3. 自我暗示的神秘效应常常令人震惊。假如一个人相信自己老了,他就会变老。他的自我暗示力量越强,那么他老得越快,心理学称之为“老化自证预言”。相反,相信自己还年轻的老人,虽然有时也有躯体的不适,但他们的自我暗示是自己还不老,自己有免疫力来康复,他们确实会变得更为健康。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