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费明

家居加州种菜养花天天做饭偶写文章
正文

牛儿庄矿琐记 —— 1

(2025-08-23 07:37:48) 下一个

 

题记: 没有风暴,船帆只是一块破布—— 雨果

1974年春,圣时在冀南牛儿庄下车,开始了漫长的煤矿生涯,今年已经五十一周年,写点什么吧,毕竟在那里留下青春岁月和天人永隔的患难之交,毕竟那里有丰厚的文学宝藏等着开采。

第一章 初到煤矿

一 楔子
1973年河北省魏县举办高考,圣时考中第一名,搁前清,那就是解元。

东代固中学因裴校长求贤若渴,师资雄厚、校舍幽雅,在冀南颇有声望。校长听说本公社的解元高中毕业,便千方百计把他请去教书,薪水二十五块,还有小食堂,一日三餐。

旁晚纳凉时,村里的老农会带着水果来办公室,要老师严加管教他们的孩子,不听话狠打,他们对斯文的敬重让圣时感动。孩子们都很刻苦,别说戒尺,重话也不用一句。

梨乡温柔,岁月静好。圣时二十出头,衣食无忧,美女如云。突然辞职要下煤矿,校长急得追来问:“戴老师,这是为哪般?”

星移斗转,半个世纪过去,关心圣时的人还在问,那时为什么一定要下煤矿?这话长了,看官静候,容慢慢道来。

二 牛儿庄
由邯郸往西进入太行山区,车道渐行渐窄,峰回路转,一小时后便听司机说:“牛儿庄到了。”见不到车站,路标,大概到丁字路口了吧。

车门打开,寒意袭来。圣时不由得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那是女学生们送圣时的。天色渐晚,苍茫山地升起一层朦胧的暮霭,远处传来沉重的倒干渣石的轰响。啊,这就是圣时要逃避无聊,不甘平庸的目的地啦。他像《高老头》的结尾,登上蒙马特高地的拉斯蒂涅那样,俯瞰远景,豪情万丈地说:“就让我在这儿拼搏吧。”

豪情满怀,但离开温暖车厢时,心绪万千:车下就是彼岸,下去容易上来难。迟疑之中忽听后面一声怒吼:“看,看你鸡巴看,还不快鸡巴滚蛋!”

三 索舒然的故事
没等圣时双脚落地,长途汽车已绝尘而去。
初来乍到,满肚子心事,这里人张口鸡巴、鸡巴的,这他妈的是啥鸡巴地方?

“是戴老师吗?听招工的周大夫说,魏县的高考解元,东代固中学的戴老师这两天要到。我天天来车站,今天总算等着了。我叫索舒然,前两天才来的新工人。”
“你怎么知道我姓戴?”
他的手背碰了碰圣时的围巾:“跟《早春二月》的箫涧秋一样嘛。”他俩都笑起来。

东西走向的大路两侧有邮局、商店、几个卖小吃的摊位。
来到宿舍,圣时把行李放在门口,跟索舒然去大食堂吃饭。路上他说:“刚才在车站,听到车上人叫骂。你这个文明人可能听不惯。那只是嘴炮,还算客气啦;你要回嘴,哪怕只看他一眼,就能给你一刀子。”
圣时倒抽一口凉气:“真会这样?”
他说:“这地面北望邯郸,南依安阳,东临滏阳,西靠太行,四省交界之地,彪悍霸道蔚然成风。早年西座村土匪绑票,王家人来山谷赎人,交了银子,簇拥着财主往回刚走了几步,身后传来枪响,财主应声倒地。”
大食堂里面总有百张桌,千只凳,桌、凳的面都是工字钢撑着的水泥板。围着桌子吃饭的人们蹲在凳子上,习惯蹲着吃饭,还是怕凳子脏?
圣时跟大家一样,蹲着吃饭,听索舒然接着说:
“那老财主的儿子不敢住在西座村,举家搬到牛儿庄。
鹿师爷说荘北那块洼地不错,王财主有心,去那里看看,都说宣统年间出过煤,可挖巷道碰上泉眼,大水淹矿井,打那儿就没人问津了。煤,肯定有,只要躲开水源就行。
小财主觉得有道理,便在那儿打竖井,修巷道、铺铁轨,正儿八经地干起来。
两年过去,没见到一个煤渣,这天正忙着借钱筹款,矿院读书的闺女放假回来。久别重逢父女团聚该高兴啊,可老爹却愁眉不展。他说工人都说曾见到煤层,可师爷立马派人堵起,另开巷道。闺女说,赶明儿我下去看看。

转天,闺女跟师爷下井转了一圈,先上到地面。等师爷坐的罐笼距井口一丈远的地方,闺女在井口喊停。一手抓着井绳,一手从腰间抽出利刃,厉声道:‘姓鹿的,煤在哪里?’没等回话,先挑断两股麻绳:‘说,在哪儿?’师爷大喊:‘大小姐饶命,我下去给你挖。’‘放你下去,见不到煤,休想活着上来。’”

“这是传说吧?”
“真事儿,这王家的小煤窑就是咱牛儿庄矿的前身。那姑娘叫王雁,就在咱矿洗衣房,见到再告诉你。对了,往后跟大伙儿叫我小索子 ,我也不叫你戴老师,叫戴子吧。咱这儿,能说上话的都在姓后加个‘子’,大杨子、小索子 ,叫起来亲热。”但一律加“子”肯定不行:姓常,肠子;姓杜,肚子;姓孙,孙子?不过下车伊始,还是入乡随俗,只要能被接受,“袋子”就“袋子”吧。

四 梦
小索子 是圣时有生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矿工,黑亮的头发、黑亮的眼睛、硬线条的下巴,阳光朝气热情真诚,高中毕业就来这里上班。下车就遇到这样真诚的伙伴,幸运。
吃过饭回宿舍。那是间大屋,里面摊满了地铺。圣时在空地上打开铺盖卷,小索子 帮圣时抻开褥子,就去他爹那里了。他爹在通风区上白班,宿舍里有空床,他可以住在那里。
{所说的区,是单位或部门的意思,通风区就是掌管井下通风系统的部门}

宿舍中央空地有个半人高的汽油桶,油亮的煤块喷着火焰,把汽油桶烧得通红。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来的新工人坐在自己的褥子上拉家常套近乎。圣时跟他们打招呼,没有回应,好像圣时只是一股不招人待见的冷风。

窗台上有本《煤的形成与开采》。小册子介绍:煤是植物残骸经几百万年的高压高热转化而成的;埋在几百米地下的要打竖井开采;考虑人员设备安全,首先要做好排水通风;煤夹在两层石头之间,采煤要做出一个工作面,也叫掌子面;井下最常见也最危险的事故是冒顶塌方……太多的知识像潮水一般涌来,圣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闭眼就看见掌子面顶板巨石松动,大呼“不好”。可松动的巨石被一只枯瘦嶙峋的大手托住。“虎仔,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定睛一看,是曾祖母。可她老人家年已近百岁,怎么会来这儿?一下子醒来,周身大汗。
后来说起这个怪梦,母亲说是几代人给你托梦,叫你小心。你太叫人牵肠挂肚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