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橄榄山之三:王室殉道者 Isr-9

(2025-08-04 16:38:21) 下一个

教堂里安息着一位高贵而勇敢的女性,她与其他九位20世纪的殉道者的雕像,屹立在英国威斯敏特大教堂的高墙之上……。

在希伯来文中,耶路撒冷(Yerushalayim)是阴性名词,在圣经中被比喻为母亲、新娘和哀哭的女子。耶路撒冷历尽苦难数千年,始终美丽迷人。上次说了两座天主教堂。今天要说一座东正教堂和长眠在此的一位俄罗斯贵族女子。

俄国东正教堂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

橄榄山上有座东正教堂,名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教堂Russian Orthodox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位置在橄榄山的主泣教堂和客西马尼园之间。

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圣经中一位耶稣的门徒。圣经中叫马利亚的有六位之多,抹大拉是地名,为的是把她与其他几位马利亚区别开。抹大拉的马利亚曾被七个鬼附身,耶稣救赎和医治了她,她从此就成了耶稣的忠心门徒。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之后,很多门徒四散逃走,她却在第三天去墓地纪念耶稣。于是她最先看见复活的耶稣,然后她告诉了其他门徒(可16:9),这也是复活节的由来。

抹大拉的马利亚教堂,是一座非常美丽的俄罗斯东正教堂,隔着汲沦谷与对面的圣殿山相望。教堂有着引人注目的七个金色洋葱型圆顶,外墙洁白发亮,其造型、色彩与装饰都非常高贵典雅。

当年,我是在橄榄山的观景台上眺望耶路撒冷老城时,发现了在绿树丛中露出的金色洋葱屋顶。导游始终对此教堂只字不提(后面会揭开导游避提的原因)。最近我才知道,在188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他的母亲马利亚.亚历山大罗夫娜(Empress Maria Alexandrovna),在橄榄山修建了这所教堂。目前教堂里面有一所修道院,一周只对外开放两个半天。

在修道院内,还安息着一位高贵而勇敢的俄罗斯修女,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大公爵夫人(Grand Duchess Elizabeth Feodorovna of Russia)。在英国威斯敏特大教堂大门的高墙上,矗立着她与其他九位20世纪的殉道者的雕像。

显赫的家世

 

伊丽莎白大公爵夫人,生于1864年11月1日,兼有德意志和英格兰的贵族血统,父亲是德意志黑森大公路德维希四世,母亲爱丽丝是英国公主--女王维多利亚的女儿。当年,欧洲各国的贵族常常通婚,这位黑森公主伊丽莎白,在20岁时,嫁给了俄罗斯皇室贵族谢尔盖大公爵。

谢尔盖大公爵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也是亚历山大三世的亲弟弟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三世之子)的亲叔叔。伊丽莎白嫁给了谢尔盖大公爵,而她的亲妹妹,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原名Viktoria Alix Helene Luise Beatrice Prinzessin von Hessen und bei Rhein),后来嫁给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成为俄罗斯的末代皇后。

说回橄榄山的教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皇后马利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谢尔盖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母亲。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母亲马利亚,在橄榄山建了一座东正教堂——抹大拉马利亚教堂。

1888年这座教堂在橄榄山上落成时,谢尔盖大公爵和夫人伊丽莎白专程来橄榄山主持了教堂的落成典礼。伊丽莎白非常喜爱这座教堂,留下遗嘱说将来要葬在此处。

美丽与圣洁

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大公爵夫人,是一位充满信心和牺牲精神的殉道者。

据她的同代的人说,欧洲皇室中最美丽的女子有两位,一位是声名远扬的奥匈帝国末代皇后茜茜公主(参考多瑙河系列),另外一位就是黑森公主伊丽莎白。除了美貌之外,伊丽莎白还具备善良、温和、宽容、虔诚等诸多美德,在欧洲宫廷中名声甚好、追求者众多。

1884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第五子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爵(Grand Duke Sergei Alexandrovich,5/11/1857—2/17/1905)向她求婚,于是伊丽莎白嫁入了俄国皇室。她和谢尔盖大公爵的婚礼,在彼得堡的冬宫举行,她的美貌震动了俄罗斯上层社会,有人称她是冬宫历届皇室婚礼中的最美新娘。

伊丽莎白出嫁前,和大多数德国人一样,信仰基督教新教信义宗/Lutheran;不过她嫁入俄罗斯皇室之后,就改信了俄罗斯人信仰的东正教。

伊丽莎白的同父同母妹妹,是俄国的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Alexandra Feodorovna,原名 Princess Alix of Hesse and by Rhine 1872--1918)。在伊丽莎白结婚十年之后的1894年,她的妹妹也嫁到了俄罗斯,成为俄罗斯末代皇帝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

伊丽莎白的丈夫谢尔盖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子,亚历山大三世之弟,也是尼古拉二世的叔叔。1881年3月18日,谢尔盖的父亲亚历山大二世在彼得堡遇刺身亡(此地后来建了一座滴血教堂)。

谢尔盖因此十分仇恨革命党,在1891年到1905年担任莫斯科总督期间,他无情地镇压反沙皇的革命党人和学生运动。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的当天,莫斯科发生了严重的踩踏惨案,造成2000多人死亡。谢尔盖身为莫斯科总督,对此十分冷漠;他还下令驱逐住在莫斯科的两万名犹太人。

这大概就是犹太导游不愿提起橄榄山这座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原因,或许他的前辈中就有受沙皇逼迫的莫斯科犹太人。

谢尔盖被社会革命党人列入了其暗杀名单中的前几名,遭到和父亲亚历山大二世同样的命运。1905年2月18日,伊丽莎白在家中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她赶到爆炸现场时,看见了丈夫谢尔盖大公的残肢和雪地上鲜红的血迹。她虽然悲痛欲绝,却依然持守着基督徒的怜悯心,不但去狱中探望凶手,还呼吁免去凶手的死刑。在丈夫的墓碑上,她特意刻下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丈夫过世之后,伊丽莎白放弃了宫廷生活,于1909年创立了莫斯科玛尔塔-玛利亚修道院(Convent of Saints Martha and Mary),并捐出了她所有的珠宝与贵重物品,包括她的结婚戒指。这所修道院中还附有医院和孤儿院,专门服侍贫苦的底层百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丽莎白放下贵族身段,在医院当护士,救护在战争中负伤的俄罗斯士兵。

当时英国驻俄国的外交官George Buchanan 盛赞伊丽莎白是“贵族中少有的真圣徒”,称她的修道院是“帝国中最纯净之地”。

殉道者伊丽莎白

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沙皇被迫退位。伊丽莎白却依然坚持在修道院静修。同年晚些时候,十月革命爆发,沙皇家族受到布尔什维克的严酷迫害。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专门派遣特使到莫斯科,要接伊丽莎白回德国避难,却遭到她的拒绝。伊丽莎白下定必死的决心,要和俄国的亲人共赴苦难。

1918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派遣秘密警察契卡,逮捕了沙皇全家和皇室成员,沙皇全家后来被关押在叶卡捷琳堡;伊丽莎白和另外七位皇室成员被押解到西伯利亚的阿拉帕耶夫斯克(Alapaevsk)。 1918年7月17日,在叶卡捷琳堡的一间地下室里,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包括皇后和五名子女)及他们的御医、厨子和随从,共十一人都遭杀害。他们的尸体被浇上汽油和硫酸烧毁,埋在附近的一个山洞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家人的遗骸,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被重新挖出来,做了DNA的鉴定。最终在1998年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与历代沙皇一起葬在了圣彼得堡大教堂。 

沙皇全家被灭门的第二天(1918/7/18),在叶卡捷琳堡以北一百五十公里的阿拉帕耶夫斯克,伊丽莎白和七位皇室成员也遭杀害。红军士兵先用枪托痛击他们,然后将受重伤的他们扔进废弃的铁矿井中。伊莉萨白是第一个被投入矿井的,她大声祈祷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红军士兵又向矿井内投掷手榴弹,然而从幽深的矿井下,在手榴弹的爆炸浓烟中,飘上唱圣诗的歌声;红军士兵又将点燃的柴火塞进矿井,可是颂赞的歌声一直在矿坑中回荡。一位在现场亲历此事、后来投奔白军的士兵回忆说:“我们听到颂赞的歌声,吓得四散奔逃,其中两人后来精神失常。”

一个月后的1918年8月,白军夺回了阿拉帕耶夫斯克,从矿坑中找到了伊丽莎白大公爵夫人等八位皇室成员的遗体。在圣三一大教堂,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安魂葬礼。但次年红军卷土重来,这些皇室的遗骨只得再次被转移。

在东正教教士和白俄军人的秘密护送下,历经半年的长途颠簸,皇室成员的遗骨被送到了中国的海拉尔,然后在北洋政府军队的护送下,用火车经奉天(沈阳)送到了北京,安葬在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团谢拉菲.萨洛夫斯基教堂的地下墓室。安葬那天是1920年4月16日,正是耶稣受难日。

归葬圣地,荣登烈士榜

当伊丽莎白和她妹妹/俄罗斯末代皇后遇难时,她们的姐姐维多利亚在英国。维多利亚的丈夫是英国海军元帅蒙巴顿。那时的耶路撒冷正由英国托管,而中国正战乱不断,不是一个安息的好地点。维多利亚决心要帮助妹妹伊丽莎白完成生前的愿望:安葬在耶路撒冷,就再次将这些遗骨长途转运。伊莉萨白等人的灵柩从北京再次起程,先运到上海,再乘搭海轮前往中东。终于在1920年12月15日,运抵了耶路撒冷。

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大公爵夫人,从此在橄榄山上,在这座美丽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教堂中得享安息。教堂中专门为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大公爵夫人设立了祭坛,纪念这位高贵、虔诚和勇敢的女子。

墓地中也安葬了与她一同遇害的人,还有维多利亚和蒙巴顿将军的女儿爱丽丝(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婆婆)等人。

八十年后的1998年7月9日,在英国圣公会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持了一个重要的典礼,是为教堂大门上一组二十世纪殉道者的雕像,所举行的揭幕仪式。这十位殉道者中,有在文革中被杀害的中国云南传道人王志明,被暗杀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也有被俄罗斯红色风暴杀害的伊丽莎白·费奥多罗芙娜大公爵夫人(左4)。她与其他九位20世纪的殉道者,屹立在大教堂的高墙之上……。

 

附录:

伊丽莎白的姐姐维多利亚,是英国海军的蒙巴顿(Louis of Battenberg/ Mountbatten)将军的夫人,他们育有一子,即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为中国人熟悉的路易.蒙巴顿伯爵。他与父亲一样后来也做了英国皇家海军元帅。

蒙巴顿伯爵的妹妹爱丽丝公主,嫁给安德鲁王子(希腊和丹麦王子),生下的儿子(蒙巴顿伯爵的外孙)是爱丁堡公爵,他正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所以伊丽莎白的姐姐维多利亚,不但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外孙女,也是菲利普亲王的外祖母,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欧洲王室有数代姻亲关系。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