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闺蜜” 者,出自闺中密友。闺,是闺女,是闺房,所谓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有深闺,自然有鲁迅调侃的 “浅闺”。新婚燕尔,尚可用 “闺房”,比如汉代张敞从容应对汉宣帝 “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但如果已经生了孩子,升级当了儿子闺女的妈,还硬要以 “闺” 自居,那不是装嫩是什么?!
再说说这个 “蜜”。最先是女秘书,被暧昧成了 “小蜜”,然后婚外恋等,都成了 “蜜”,顺带押韵了 “老猫吃柿子,色迷迷” 的 “迷”。当 “密” 沦落成 “蜜”, “甜蜜” “亲密” 都变了味,只剩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暧昧。相比之下,倒显得英语里的 “honey” 单纯,爱侣或孩子都是蜜糖。
为何 “闺蜜” 大行其道?最简单的解释是从众心理。搬用流行语的心理暗示是掌握了潮流密码,自认没有落伍。殊不知运用不当的陷阱是人云亦云,庸俗化。另外一个是现代社会畸形的 “幼态”审美观,“幼” 就是青春,就是美。代表有香港市井语 “嫩模”,“嫩妻”,和内娱爱用的 “冻龄” 噱头,“中年少女” 之流,徒然贻笑大方。
管窥蠡测,难免片面。但 “闺蜜” 的确是当前现代汉语幼齿化和庸俗化的缩影。难道汉语真是捉襟见肘,不够表情达意了吗?不见得。朋友有新交,有故旧,有知己,有挚友,有诤友,还有密友。按经历分,有发小,有学友,有室友,有战友,还有工友。按兴趣爱好分,有文友,诗友,有画友,也有酒友,博友。。。。(欢迎补充)
再来看看 “闺蜜” 到底有多亲密呢?撇开那些笑逐颜开,其乐融融的图片,真相令人语塞。用四十年代《太太万岁》里的陈思珍做镜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她还得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没有可交谈的人,而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朋友。她的顾忌太多了,对人难得有一句真心话。。。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盖。。。” 张爱玲在《《太太万岁》题记》里接着补刀,“中国女人向来是一结婚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人,跳掉了少妇这一阶段。” 看起来刺眼刺心,其实是因为说到了点上。本来 “她的生活情形有一种不幸的趋势,使人变成狭窄,小气,庸俗。” 如果还拉上 “闺蜜” 助阵,岂不更坐实了以上结论?
朋友来去,如大浪淘沙,留下的自经过了时间和生活的考验。我没有闺蜜,因无需 “闺“ 来自欺欺人,更不用 “蜜” 来混淆视听,但有故旧,有新交,足矣。
憋不住想问,还有新欢吗? :))
弄弄在忙回英国的事吗?祝顺利!
汉代张敞说的 “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我也在文章一开头就提及并作了简析。
同意竹风的留言,并想起杨绛说过的那句话:“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不过我觉着张爱玲在议论中国女性时确实显得特别刻薄:“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盖。。。”我在中国时年轻不懂事,也特别厌烦一些中年女同事夸老公、孩子和家人,嫌她们庸俗,也够刻薄。如今俺年纪大了,看多了人事,便觉得俺的那些曾经的女同事很好,家人在她们眼里都是可爱,都是懂事。这比在外人面前褒贬埋怨丈夫孩子和家人的中国女人强太多了。我喜欢吹嘘家人的人,哈哈。
其实有一个真正的好友,不容易,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轨道上前行,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的走着走着就远了,甚至散了......那又怎样,生活仍然继续,会遇到不同的人,或成为朋友,或只是路人,“朋友来去,大浪淘沙”,无论如何,过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