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8)
深远布局,扭转了家族的命运
上篇写了乌菲兹美术馆,这篇自然要写与它隔河相望的碧提宫(Palazzo Pitti)。我们在到达佛罗伦萨的当天就在网上购买了“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花园”的5日通票,由于是淡季,票价18欧/人,便宜得惊人,因为平时只购买乌菲兹美术馆单票就要25欧,淡季去欧洲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人少且花费也少。
碧提宫,也有翻译成皮蒂宫,是美第奇家族的冤家对头之一、银行家卢卡·皮蒂(Luca Pitti)于1458年开始建造,作为其私人宅邸,当初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比美第奇家族拥有更强大的财富和权势,连窗户都要修建得比美第奇家族当时住的宫殿 -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要大。可惜工程未完他便撒手人寰,由于资金短缺,他的家族后续无力完成宫殿的建设,最终在1549年被迫出售给了科西莫一世,后来这所宫殿被扩建并改造成美第奇家族的主要宫殿。到18世纪晚期,成为拿破仑一世的权力中心,19世纪意大利统一后,新皇室也曾在这里短暂居住。
相传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设计者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参与了这座巨型宫殿的设计。粗犷石砌立面朴实沉稳,看似低调,却透着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气。这座原本是银行家皮蒂的野心之作,最终变成了美第奇家族权力的象征,现作为佛罗伦萨最大的美术馆对公众开放。
宫殿里的主要参观区是帕拉蒂娜美术馆(Galleria Palatina) 、现代艺术馆(Galleria d’Arte Moderna) 、银器博物馆(Museo degli Argenti)和服装与时装博物馆(Museo della Moda e del Costume) 等,还有封闭了五年的皇室公寓(Appartamenti Reali),我们去的时候还在修复,据说今年1月21日已经再次对外开放了。
踏入帕拉蒂那美术馆,如果用成语来形容这里,就是“目眩神迷”加“叹为观止”。这里曾是美第奇家族的私人画廊,现在共有28个展厅,一些重要的展厅的名称都是用罗马的诸神或天体行星的名字。墙上挂满了拉斐尔、提香、鲁本斯、卡拉瓦乔等艺术大师们的杰作,地上摆满了雕塑,甚至有的房间天花板上也是华丽丽的壁画和镀金装饰,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豪”,当然不是“土豪”的“豪”,是“豪门”的“豪”。
与大多数博物馆不同,感觉这里的作品陈列毫无规律,既不按照作者分类,也不按照年代排序,似乎是哪里有空位就放哪里。刻意寻找的画作未必找得到,不经意间却又在转角处邂逅惊喜。也许这就是馆方的布置意图:作者们都是大师,作品皆为名作,皆应占据C位,而C位有限,不如随性摆放,甚至有些作品连说明都不放。但对于俺这种艺术小白来说,站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假装文艺都装不了,不仅蒙圈,而且产生了密集恐惧症,被铺天盖地的艺术作品冲击得头昏眼花。旅游归来后学渣也不知如何补功课,就直接上些图吧。
《披纱巾的少女》、《椅子上的圣母》by 拉斐尔 (Raphael)
《忏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拉贝拉》by 提香(Tiziano Vecelli)
《圣母与圣子》 by 菲利普·利皮(Filippo Lippi O.Carm)
《四位哲学家》by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其他一些我喜欢的收藏在现代艺术馆的作品 。
金星维纳斯厅(Sala di Venere),这是美第奇时代,公众等候接待的前厅。天花板上有美第奇家族各成员的肖像以及为美第奇家族歌功颂德的壁画, “伟大的洛伦佐”也在各处的天顶壁画中反复出现。
电视剧《美第奇家族》演到伟大的洛伦佐43岁因病离世就嘎然而止了,留下了佛罗伦萨未来的不确定性。最后一集很让人落泪,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感。相信当时的他一定死不瞑目,因为彼时,多明我会修士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已经开始成为美第奇家族的死对头。伟大的洛伦佐一度视他为盟友,特意把他召回佛罗伦萨,而且全力支持他担任当地的圣马可修道院院长,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萨沃纳罗拉逐渐显露激进本色,他以反腐败、宣扬平等共和为旗号,实则企图建立神权至上的禁欲社会。
1492年4月伟大的洛伦佐英年早逝后,佛罗伦萨的政治和文化格局急剧变化。他的长子皮耶罗二世(Piero di Lorenzo de' Medici)继任,但他软弱无能,缺乏父亲的政治才干,先是贸然与法王查理八世开战,战败后又签订城下之盟,导致美第奇家族在1494年被驱逐出佛罗伦萨。萨沃纳罗拉趁势崛起,以“上帝的怒火”威慑人心,鼓吹建立符合上帝意愿的共和政体,获得民众们的狂热支持,成为佛罗伦萨的精神领袖。
在做功课的过程中,我读到这么一段话:“萨沃纳罗拉拥有惊人的演说天赋。他不断放大人们心中的焦虑感,宣扬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强调回归传统生活、净化道德的紧迫性,精准地俘获了那些在时代变迁中感到迷茫的民众。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历史上首位借助印刷机作为大众宣传工具的政客 -- 通过广泛传播宣传册和公开信,萨沃纳罗拉占尽了新技术带来的优势。”
艾玛,这戏码,一种诡异的熟悉感,为什么感觉后背发凉呢?
人类历史的经验多次证明了这一点:评判一个人,重要的从来不是聚光灯下慷慨激昂的宣言,而是阴影处脚踏实地的作为。
掌控大权后,萨沃纳罗拉开始招募童子军,挨家挨户没收所谓“虚荣之物”,大肆毁坏文艺复兴成果,反对人文主义,操控民众思想,以实现他回到中世纪的愿景。
1497年2月7日,他与其狂热的追随者们在领主广场中心点燃了著名的“焚毁虚荣之火”(Bonfire of the Vanities),焚烧了大量被视为诱导罪恶的物品,包括奢侈品、书籍、手稿、绘画和雕塑等。像不像当年文革的“破四旧”?甚至连画家波提切利也被洗脑,为了表明立场,和曾经的自己划清界限,波提切利亲手将自己的部分作品投入熊熊烈火中,据说其中包括他的《维纳斯的诞生》初稿,这一行为导致他声名下滑,对他的后半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510年,波提切利在贫困和寂寞中去世,值得安慰的是,如他生前所愿,他被葬在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西蒙内塔的身边。
(网图,左图是西蒙内塔的墓地,右图是波提切利的墓地)
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萨沃纳罗拉曾经以上帝之名宣讲了很多预言,被信众们奉为“先知”。讽刺的是,他一定没有预测到自己的结局。在这把“焚毁虚荣品大火“被点燃的十五个月之后的1498年5月23日,在同一广场,他被处以火刑。
(网图)
极端分子往往能在动荡时期赢得民众支持,以破坏现有体系的方式推动历史进程,但随着统治愈发专制,他们逐渐会失去民众的信任,最终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毋庸置疑,萨沃纳罗拉是一个极端的宗教狂热分子,破坏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成果。但从历史辩证来看,他反对教廷腐败,挑战教皇权威,客观上为二十年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
直到1512年,伟大的洛伦佐去世18年后,美第奇家族才重返佛罗伦萨。这还得归功于洛伦佐生前的深远布局,他或许早就察觉到大儿子皮耶罗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站不稳脚跟,便安排了二儿子乔凡尼和侄子朱利奥进入教会。正是这两位堂兄弟,在当时的教皇儒略二世的支持下率军夺回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终于复辟,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发展为托斯卡纳大公国的统治家族。他们后来分别成为教皇利奥十世(Leo X)与克莱门特七世(Clement VII)。
又扯远了,宫殿里还有特别值得一看的是服装与时装博物馆(Museo della Moda e del Costume), 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时装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从16世纪至今的欧洲贵族服饰和时装设计作品。
欣赏完宫殿内部的艺术瑰宝后,其实就是各处匆匆走了一遍,幸亏没有流连忘返,否则就与波波里花园(Giardino di Boboli)无缘相见了。进入花园是要另外检票的,事先不知道这座御花园冬季4点就不让进入了。我们刚从碧提宫后门出来,就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关门,立刻冲过去,成为当天进入花园的最后一拨游客。
进门就看到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坡道,顺坡前行,两侧是修剪得一丝不苟的绿篱,错落有致的古典雕塑静静伫立。坡道尽头,海神喷泉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泛起粼粼水光,水雾轻拂间,仿佛仍回荡着当年宫廷盛宴的欢声笑语。作为美第奇家族的私家花园,据说当年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音乐爬梯。
站在花园的高处俯瞰佛罗伦萨全景,红瓦屋顶在夕阳的金辉中熠熠生辉,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清晰可见,远处的阿尔诺河静静流淌。
美第奇家族不仅塑造了佛罗伦萨的历史,更奠定了整个文艺复兴的辉煌。他们家族的血脉或许早已不存,但他们对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却超越了时间,成为永恒的瑰宝。
电视剧《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伟大的洛伦佐在弥留之际与文艺的破坏者萨沃纳罗拉进行了意味深长的一番对话:
洛伦佐:“我有很多悔恨,但更多的我不抱憾意,这里绽放的美……不要破坏它,神父,不要。”
萨沃纳罗拉:“上帝已嘱咐我毁灭那一切,没人会记得你的花园,和列奥纳多·达·芬奇、波提切利这些名字,还有他们所有的作品都会归于尘土,随风消逝。“
洛伦佐:“我不这么认为。艺术与上帝切割是个谎言,因为人们内心对美的渴慕与对上帝渴慕相同。佛罗伦萨所发生的一切,我不认为能被抹杀。”
历史最终印证了洛伦佐的远见。倘若他的灵魂仍注视着佛罗伦萨,俯瞰这座他曾倾尽心血塑造的城市,看到圣母百花大教堂前熙攘不息的朝圣者,波波里花园中沉默伫立的古典雕塑,乌菲兹美术馆里永远被仰望的《维纳斯的诞生》,以及碧提宫辉煌殿堂中依旧闪耀着美第奇家族荣光的珍宝与壁画,他或许会露出那抹标志性的智者微笑。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势财富如浮光掠影,唯有艺术与智慧,如宫殿般巍然不动,成为跨越时空的丰碑。
从波波里花园出来就饿了。到了意大利不能不吃披萨,也不能不吃意面,队友是披萨爱好者,所以之前吃了好几顿披萨,这次决定改换口味,要品尝地道的意面。龙儿用谷歌地图搜到乌菲兹美术馆附近一家评分4.7的当地餐厅 -- Trattoria Roberto。
推门而入,暖意扑面而来,餐厅虽不大,却洋溢着家的温馨。橘色的桌布与暖黄色的墙面相得益彰,墙上悬挂的风景照仿佛诉说着托斯卡纳的故事。我们点了不同风味的意面,每一款都令人惊艳——浓郁的肉酱/海鲜酱裹挟着弹牙的面条,麦香在唇齿间流连,搭配新鲜爽口的蔬菜沙拉,连我们挑剔的中国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结账时,尽管知道店内的服务员可以说英语,龙儿还是大胆地用蹩脚的意大利语(高中毕业之后就还给老师了)和前台人员攀谈起来,后来获知前台人员就是餐厅经理。经理得知这位会说一些意大利语的小伙竟然从澳洲远道而来,立刻热情地送了三张乌菲兹美术馆的精美书签给他。旅途中的小惊喜,令龙儿开心,也让我们感到温暖。
才是11月下旬,但托斯卡纳已经弥漫着浓郁的圣诞氛围。佛罗伦萨圣十字广场的圣诞集市灯火璀璨,人群熙攘,空气中飘散着热红酒的醇香与烤栗子的甜腻,让冬日的傍晚充满温馨与期待。
-------------
《遇见欧洲 (3)- 罗马 (2)不会又要迎来新的权力更替吧?》
《遇见欧洲 (4) - 佛罗伦萨(1)令人意外的那个天选之人》
《遇见欧洲 (5)- 佛罗伦萨 (2)二次受害,从被侵犯者变为邪恶怪物》
龙儿喜欢意面,来子喜欢披萨,俺喜欢馅饼。:)一圈走下来,意大利的食物最便宜还好吃。
小八和龟女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娘家,师傅的后背终于不用发凉了,好好享受团聚的快乐!
人类历史的经验多次证明了这一点:评判一个人,重要的从来不是聚光灯下慷慨激昂的宣言,而是阴影处脚踏实地的作为。
龙儿找的饭店不错,正宗意面!来家人基因强大,学霸世袭。
非常喜欢麦亲的佛罗伦萨系列,篇篇震撼人心,全部收藏起来。赞麦亲!
“艾玛,这戏码,一种诡异的熟悉感,为什么感觉后背发凉呢?
极端分子往往能在动荡时期赢得民众支持,以破坏现有体系的方式推动历史进程,但随着统治愈发专制,他们逐渐会失去民众的信任,最终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不愧为麦记者,麦芒犀利无比!
说的太好了。美第奇家族收藏了这么多精美的艺术精品,真是对人类的贡献。谢谢麦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