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烟斗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烟记事(433) 李大娘(内有照片)

(2024-06-12 16:04:55) 下一个

〖1968.9.18(三)

晨课,班内讨论学习《纪念白求恩》。上午宣传队准备道具。中午洗衣服后,全队开会,批判林继常。下午继续准备道具,晚饭前又练习了一次。

晚上在全队首次预演,演得比以往都好,成绩很大。后来征求意见,搜集了30条之多,对今后修改剧本有很大意义,的的确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主要意见如下:

1、李树先反抗刘文彩,有点拉架子,不真。

2、树立农民形象,不要扎红头绳。

3、乐器配音和朗诵有些脱节,要有节奏。提到共产党、毛主席、游击队时,音乐要体现出来,不该仍低沉。

4、乐器不该放在左边(左边是刘文彩家),应在右边。

5、朗诵和动作要协调。党的领导要突出,李祥辉在第二场象劝架的一样。

6、李祥辉提到“毛泽东”时,李大娘表情真,其他人还是低沉,在哭。应高兴,心中升起红太阳。

7、老太婆化的太年轻,衣服也太整齐。解放军服装不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应为“八一”帽徽和胸章。老大爷的胡子和头发颜色不配。监狱外应有狗腿子看门。

8、喊“打倒刘文彩”时不应举红绸子,应举刀。

9、朗诵需注意区别地主和贫下中农,不该一个调子,要注意口气。

10、补丁不应一律为白色,另外哪儿破哪儿补,不要不适当地补。

11、倒谷子的农民在老大爷挨打时应有动作,不应无动于衷。

12、朗诵当中(每场)都要加毛主席语录。

13、塑型(小孩)不要动。

1968.9.23(一)

今天分场各队派代表来我队开大批判现场会,共180多人。我们宣传队上午演了《收租院》。

刘春香来开会了。晚上住下,明天会后再走。

1968.9.24(二)

今天宣传队排演了一天的国庆节目。晚饭前,各队开会的人结束学习回去了。

晚上宣传队开会,谈了谈纪律问题,我做了检讨。

1968.9.30(一)

全队下地选苞米种子。

今天因为挨批评受不住,对小高和老李同志发了脾气。事后老李、小叶来宿舍找我谈,我总觉得有些委屈。上周那事和今天的劳动有什么关系,小高为什么要当众扯出来,让我难堪?再说我已经做过检讨,为什么还揪住不放?不过仔细想想,我对待同志的态度是不好的,尤其对老李同志,更应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大吵大闹是很错误的。

现在头脑冷静下来,才觉得应该好好挖挖思想根子,想通后主动向老李同志承认错误。我不是小孩子了,还犯孩子脾气是不行的。话又说回来,这个事不能按孩子脾气看待,必须深挖自己的思想,小资产阶级的一套是要不得的!

明天国庆节,是十九年庆祝,我们宣传队要去二分场参加他们的“兵团筹建小组”成立会。要特别注意遵守纪律,一切服从领导,不乱跑,用实际行动接受老李同志今天提的意见。

1968.10.3(四)

昨晚去五分场演出,回队时已经十一点多了。今早起的稍迟,头痛,肚子不好受,吃过药后较好。上午帮老何钉了钉棚架子,从早十点睡到下午一点多,没吃午饭。睡醒后和席国明一起完成土坯任务。晚饭后坐尤特去二队演出小节目和《收租院》。二队宣传队则来我队演。回队九点多。一天又过去了。国庆节放假至此结束。感到疲乏。

1968.10.4(五)

今天全队继续割大豆,宣传队留下来排演节目。上午在老何家开会,下午一场一场地排,又改了一些。时间抓得仍不紧。老李病了,是重感冒,起不来炕。给他沏了一杯姜糖水,盼望他早点儿好。

1968.10.5(六)

今天宣传队下地割大豆,各回各班。指导员孙德义宣布:今后宣传队不占生产时间排节目,出去演也是晚上去、晚上归,不能影响秋收。

上午刚工作到九点半就下雨了,收工回来。午饭后十二点上工,才到地里又下雨,干了不足半小时又回来了。今天不但下小雨,且下了小冰雹,据说不久要下雪了。我们的棉衣已到分场,即将下发。昨天又领了4尺半布票,添着做一套衣服正好。

1968.10.6(日)

今天割了一天大豆,可能是由于受凉和过度紧张,头痛得要命,吃了一片药,早早躺下了,晚上的大批判向孙德义请了假。今晚发了棉衣、棉裤。自己买了一双棉胶鞋。

1968.10.8(二)

才要磨镰刀下地,总场又来汽车接宣传队,上车后方知是去总场中学演出。在总场中学,先教唱主题歌《不能忘》,接着忆苦,再演忆苦剧《收租院》。演出后返回三队,已是下午两点多了。晚上布置会场,准备明天的现场会。

《不能忘》

不能忘,不能忘,不能忘记那皮鞭和牢房;

不能忘,不能忘,不能忘记那杀死我们父兄的枪。

我们都是苦里生,啃过树皮咽过糠;

头上有地主砍的疤,脚上有地主的狗咬的伤。

不能忘,不能忘,不能忘记那苦难的爹和娘;

不能忘,不能忘,不能忘记那地主逼得我家破人亡。

阶级仇恨刻骨深,地主是条恶豺狼。

生在福中不忘苦,擦亮了眼睛紧握住手中枪。

擦亮了眼睛紧紧握住手中枪。

1968.10.9(三)

今天我队开“革命大批判现场会”,在总场参加学习班的各位头头,以及总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同志都来了,共计外宾270多人。会议由田队长主持,以忆苦带动大批判,并贯穿忆苦剧的演出。会议开得很成功,总场革筹组向三队贫下中农赠送了最最珍贵的礼物——几套毛选和毛主席像框。下午分组搞大批判,我们男工批判了冯立发等牛鬼蛇神。

三点左右分班劳动,女工垫房基,男工去捞麻。起初我觉得又脏又臭,不想下水。后看大家都干,老贫农、班长全不怕脏,我也就卷起袖子干了起来,慢慢地也就不怕脏和臭了,一直坚持干到完。一同干的有老李和小叶等。

1968.10.10(四)

上午去给分场小学校演出忆苦剧《收租院》,大食堂演的。演出后在场部吃过饭,回到队马上参加了砍高粱工作。

今天天气较冷,又有风,穿单裤显然不行了,已有不少人穿棉裤。我虽然比较能扛,也得穿上绒裤。

晚上在宿舍分班讨论如何进一步搞好大批判问题。

1968.10.18(五)

宣传队要去总场学习班演出忆苦剧,下午三点多钟提前下班了。结果也没等上总场来车接我们,是坐我队运输汽车去的。演得非常差的一次,因为李柱国不知为什么没来,由小叶和我代替他朗诵,效果很不好,直接影响了大家的情绪。吃过夜班招待饭后返回三队,已是晚上十点多了。

在总场演出后,革筹组送我们宣传队每人一枚毛主席像章,特别好,表扬我们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明后天还有宣传演出任务,仍是劳动一天后晚上去晚上归,真够累的,但必须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完成任务。

1968.10.19(六)

上午穿好衣服戴好手套才要下地,小高通知四队尤特来接我们去演出,于是马上准备道具出发。

在四队演出效果比较好,虽然地方小,演出有一定不便,但同志们演得很认真,感情基本上也拿出来了。演出后,刚来不久的天津支边青年讲了话,并赠送给我们四套毛选。他们非常热情,我们也喊了“向天津支边青年学习”的口号。

中午12点半回到三队等候吃饭。

午饭后宣传队回到四班劳动,我和老何整理道具,重新写了标语横幅。关于我队的阶级斗争新动向,她和我交谈了一个来小时。

晚上班里开斗私批修会。

1968.10.20(日)

又在地里干了一天,累极了。来这儿以后,第一次觉得累,也是第一次盼望下班。手套一个上午就磨出四个洞,手指很疼。小叶帮我干了好多,还不断鼓劲儿。

今天大字报贴了李明扬他父母的一些问题。没想到李明扬他妈还有如此肮脏之事,并且立场上有严重问题。复杂啊!确实复杂!!

晚饭后开会,田队长讲了讲“揭阶级斗争盖子”当中应注意的政策问题,然后分排讨论。宣传队到办公室开会,研究精简人员的问题。的确队伍太庞大了,需要裁下一些。大家普遍表示了态度。我思想上没什么顾虑,怎么都行。从政治标准上讲,我需要工农兵更多的教育,以培养成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从文艺标准上讲,我是不行的,但我也反对不问政治,单纯要求能唱能跳、所谓“吹拉弹唱都行”的观点。应有更多的贫下中农(及子弟)参加,并保证贫下中农的绝对领导。具体怎么裁减,听筹建小组的意见和广大贫下中农的反映。

1968.10.21(一)

宣传队上午就出去演了。精简下了徐艳梅、小段(惠贞)、李明扬的母亲和老何的两个男孩。

首先去的是三分场二队,露天演出,并在那儿参加了一个阶级斗争现场会。下午三点半,又去三分场场部。晚上的演出比白天要强得多,场部的设备比总场都好。在二队,人家送了主席像框、石膏像,两套毛选和一些毛主席像章;在分场又送给我们一套毛选。

回到队里已是10点多,吃了夜班饭(在三分场晚饭只吃一碗粥,没吃好)。明天要去二分场演,后天也还有演出任务。目前在本队演了三场,而在外面已经演过十八场。看来不等秋收结束,宣传工作又要忙起来了。〗

2021-10-29

这本知青日记我小时见过,放在顶篷架上,与一堆杂物混在一起。我对里面的文字不感兴趣,但对插页中毛主席身边的林彪有兴趣,因为他的脸被圆珠笔涂成一团,让我很好奇这个“大坏蛋”到底长的什么样。

如今老烟既然提到这本日记,我就把它从他的遗物当中找出来,从头到尾读了几遍。我现在的兴趣,在于它记录的时间恰逢我出生前后,并且三队就在一队东北边,离着还不到三里地。因此,它对于我还原自己当初进入的那个时空有着重要意义。我关注其中每个细节,无论多么琐碎,并努力在脑中形成影像——《老烟记事》写到今天,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极大拓展,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久远的人和物,但我仍然需要背景和素材,尤其是当年的实时记录。

读到第二遍的时候,我已经能够知道这本日记的作者了,于是试着在网上查找。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查找难度很大。并且最近几年,大量中文数据莫名其妙地消失,我在写作之初收集到的不少资料已成绝版,所以对于查出他的下落并未抱有多大信心。没想到查了三天,居然从2015年的一篇博文中找着了他。博主是867农场的一名昔日女知青,她记录了36年后的一次知青聚会,里面不光提到他的名字,还贴心地附上了吃饭的相片。这使我得以把他的一头漂亮银发变黑,从而见到了当年的张铁匠。

本章写完后,过了一年半再阅。我想起那篇博文,于是点开收藏夹里的链接,却只见到一行提示:“系统维护中,博文仅作者可见。”不禁大呼“万幸!”这本日记到了我手,终于和它的旧主人照了面。若非我有先见之明,当时就把相片保存,现在岂不又是天各一方?

有感于此,补写以上几段,为了忘却的记念。

2023-4-1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烟斗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中美' 的评论 : 哈哈,这难度有点大。再说我也不想让人知道867到底是哪个农场。
新中美 回复 悄悄话 可不可以用AI把867农场的全貌画出来?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good to read
烟斗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傻猫儿' 的评论 : 感觉那时的毛选、像章,就像过中秋时的月饼,互相送来送去。
烟斗狼 回复 悄悄话 有时运气会好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让我觉得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
傻猫儿 回复 悄悄话 难得还保存着原来的日记,还被你搜出了张铁匠!
那时候总给送毛选、像章呀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