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对人类的学习下了这样的定义: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这个定义说明,人类的学习需要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主动获取;吸收的内容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智慧;学习的范围既可以是整个社会,也可以是某个个体。你如果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你就不会产生学习的行为。
在中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动物和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动物和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动物要在后天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种群延续,首先要依靠先天遗传的种群本能行为,但这种先天本能只能适应相对固定或变化较小而缓慢的外界环境。动物和人为了生存下去,还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个体经验。这种后天习得行为经验可适应相对迅速的变化,与先天本能相比,其意义显然要重要得多。
然而,学习对个体生活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程度,在各种动物之间的差异很大。越高等的动物,生活的方式越复杂,本能行为的作用也越小,学习的重要性就越大。在低等动物中,习得的行为很少,获得的速度也很慢,学习对其生活可以说不起什么作用。例如原生动物刚出生不久,其一生中的大部分动作就已出现了,后天所需要的反应也已大都具备。它们学习的能力很低,保持经验的时间也很短,因而学习的结果对它们生活的作用是很小的。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生活方式极为复杂,固定不变的本能行为最少。人类行为的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作用也就必然是最大的。人类婴儿与初生的动物相比,相对来说,独立能力低,天生的适应能力也低。可以说,离开父母的养育,婴儿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可以迅速而广泛地通过学习适应环境。如,种植谷物,获取粮食,靠的是学习;战胜毒蛇猛兽等天敌,对付可怕的瘟疫,以免于被消灭,靠的也是学习。总起来看,人和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如狮子、老虎甚至麻雀相比,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是学习。国外有句名言,叫做“不学习就灭亡”。
孔子在总结学习的目的时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当时的社会已经充斥功利主义思想,以“为人”作为学习的目的。“为己”则是孔子倡导的学习目标。这里“为己”的“己”是指“自我”,“为己”解释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孔子对“为人”的学习目的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人”就是“迎合他人的需要”或“按照他人的需要”。孔子的话,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今天面对的教育问题。许多人把“学习”定位在“掌握谋生的工具”,所以当哪种人才紧缺的时候,家长就为孩子决定学习的方向,结果,学生的学习范围越来越窄,专业能力是取得了,但品德差、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也不善于人际沟通,结果难免于失败的下场。
荀子进一步发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禽犊”指的是“礼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敲门砖”。把“学习”定位在掌握一块敲门砖,而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根本——学做人,这无异于埋葬自身的前途。老子在他的《道德经》的八十一章中,谈到“为学”的只有一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四十八章)“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应试教育”是个人自我发展的一道“紧箍咒”,也是迫使人们舍弃“为己”,坚决走“为人”的学习之路,明知这样的学习是违反了“扩展未来的创造能量”,但也只能无奈地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其实是可以扭转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阶段,教师能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下更大的功夫,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即使偏向了“为人之学”,将来也有回头的一天。
世上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阻止一个人学习。学习是生存的基础,也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