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战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军火援助

(2024-06-01 01:48:18) 下一个

战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军火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军郁金香支队作为英国援华204使命特遣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缅甸丛林在接受山地丛林战训练后,于1942年初沿滇缅路进入中国,抵达湖南和江西,配合协助培训中国突击营,以便与日军作战。当年10月份,郁金香支队撤出中国,经印度返回澳洲,继续对日作战。当然还有部分人员就留在印度和昆明,协助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及其后续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对日作战。【详见:敌乎?友乎?-镜像中的澳洲大兵与中国:抗战时期——凋零的“郁金香”(之一)系列】

也就在澳军奉命组成郁金香支队准备奔赴中国战场之际,1941年7月15日,中澳双方互派公使。也就是说,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外交机构,也在原有的澳大利亚总领事馆(而原有的中国驻澳总领事馆就改为中国驻雪梨[悉尼]总领事馆)的基础上,升格为中国驻澳公使馆,由外交部次长徐谟担任中国驻澳公使。徐谟获任后,立即动身,几经辗转,于当年9月14日抵达澳洲任所。战时将中澳外交关系升格,并由外交重臣充任公使,其中的一大任务就是加强双边关系,为战时中国争取更多的武器准备等军事援助。

徐谟的工作是极有成效的。他到任后不久,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澳洲和中国成为并肩抗击日本对外侵略的盟国。除了上述郁金香支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便开始从缅甸出发,于1942年初进入中国,协助中国抗战之外,徐谟也加紧了与澳洲战时内阁的联络,争取其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在1942年底郁金香支队撤出中国后,徐谟的的工作也有了眉目,争取到了澳洲对中国的武器装备的援助。

1942年年底到1943年初,澳洲政府允承的对中国军事援助,主要是三千万发三○三步枪子弹,外加三○三穿甲子弹一百万发。1942年2月起,分装八千九百箱,已在澳洲港口由美轮肯特号(Kent)启碇驶往印度卡拉奇港口,交由在印缅战区的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属下的第四根据地代为接收,并由其通过驼峰航线运往中国。此后,此项子弹的援助由三千万发增至五千万发,包括机关枪和装甲运送车七十五辆,计划分五个月运齐。到四月底,这些军火,包括机关枪和装甲运输车一百二十五辆也都陆续运往卡拉奇。事实上,这些军火增加部分也是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一部分,是美国为便利计而取材于澳,而澳洲也感到将此计入美国租借账划算,因而乐于从事。

对于澳大利亚提供军火,援助中国抗战,战时中国最高领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对徐谟的工作极为满意,并通过他向澳洲政府表示谢意。而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给中国,是澳洲在继郁金香支队进入中国协助抗战之后,对与其并肩战斗抗击日军侵略的盟国——中国的又一项有力支持。

1943年3月25日,中国驻澳公使徐谟向中国外交部报告澳洲援助军火事宜。

1943年5月3日,中国驻澳公使徐谟向中国外交部报告澳洲援助军火进展。

1943年5月2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指示徐谟,对澳洲援助军火表示谢意。

主要档案来源:国史馆:《澳大利亞供我軍火》,典藏号:020-011503-000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