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开平卷》(9)——冯权
开平天湖村
冯权(Fong Kin)是开平县天湖村人,生于一九○六年正月十五日。他的父亲名叫冯茂璋(Jim Mow Chong),与前面所提到的冯炎的父亲冯京璋应该是同宗同辈,也许就是嫡亲兄弟或堂兄弟。冯茂璋出生于一八六五年七月一日,十九世纪末年时奔赴澳大利亚寻找机会,于美利畔(Melbourne)登陆之后,进入当时的殖民地域多利(Victoria)东部一个滨海小镇吔林(Yarram)埠,在此落脚,开设一果子铺,兼售土产杂货,就以自己的名字做店名,叫“茂璋”号,也可能租赁一块土地,自己种植蔬果。[1]
在获知冯京璋决定将儿子冯炎办来澳洲留学并已采取行动之后,冯茂璋也萧规曹随,立即着手办理年满十五岁之儿子冯权的来澳留学事宜。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一日,他填妥申请表,附上相关的申请材料,递交给位于美利畔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儿子的留学护照和签证。他以自己所经营的“茂璋”号商铺做保,允诺每年供给完全担任镑(即足镑)膏火给儿子作为留学之费用,要将他办来自己所在小镇的吔林公学(Yarram State School)读书。
接到上述申请后,中国总领事馆很快就审理完毕。就在冯炎于广州获得入澳签证的当天即二月二十八日,中国总领事魏子京也给冯权签发了一份中国学生护照,号码20/S/21;并在八天之后也为他从澳洲内务部那里拿到了签证,钤盖签证章于上述护照上。拿到签证后,中国总领事馆便按照冯茂璋的指引,将其寄往香港永祥益洋行,由该洋行为冯权以及冯炎安排赴澳船票,并待他们从家乡前来香港搭船时,再将此护照交予冯权。
于是,在等到同宗堂兄冯炎于广州完成了这一年上半学期的课程之后,冯权便与冯炎结伴而行,一起从广州搭乘广九路火车去到香港,在此搭乘前往澳洲的“坚郎那”(Kanowna)号轮船,于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抵达美利畔,入境澳洲。冯茂璋提前从吔林埠赶到美利畔,在海关将儿子从海关接出后,与同样是来接儿子的兄弟冯京璋道别,再转乘其它交通工具东行,返回二百二十多公里之外的吔林埠,住进了他的“茂璋”号店铺里。
回到吔林埠安顿好之后,冯茂璋立即带着儿子冯权去吔林公学,要为他办理注册入学。但校长在与这父子俩交谈之后,得知冯权根本就不懂英语,遂拒绝他入学,要求他先回到家里想办法尽快恶补一下,待可以稍微明白一点英语之后再来上学。于是,冯茂璋便在家中延请家教,让儿子尽快适应这里的语言环境。好在冯权能认真对待补习,刻苦学习,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小有所成。到九月底,校长再次与冯权面谈,觉得他开始对英语有了一些理解能力了,才正式接受他入读这间学校。
自此之后,冯权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的英语学习之中。从校长提供的例行报告来看,并没有说明他的在校具体表现,每次的描述都是非常简单,只是报告该中国学生各项学业令人满意,最多加上一句衣冠整洁,遵守校规。就这样,他于波澜不惊中在这里读了二年多的书,直到一九二三年底学期结束。
一九二四年新学年开学后,此时应该升读到高小课程的冯权再也不去上学了,因为此时他已年满十八岁,决定返回中国。当吔林公学校长于开学后发现冯权不再来学校上学而是准备回国之后,便将此信息报告给了内务部。内务部了解到他近期要回国,便下文到海关,希望密切关注该生的出境情况,因为内务部最担心的是中国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不去上学,而去打工挣钱。还好,冯权并没有在澳洲停留多久,三月一日,他从吔林赶往美利畔,在此搭船驶往香港的“山亚班士”(St Albans)号轮船,挥别澳洲,返回中国。
冯权总计在澳留学二年半的时间。在那个华人极少的小镇上,这段时间的潜心学习,应该让他基本上具备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回国后无论升学还是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一日,冯茂璋填妥申请表,递交给位于美利畔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儿子冯权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
一九二一年二月十一日,冯茂璋填妥申请表,递交给位于美利畔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儿子冯权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

 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魏子京给冯权签发的中国学生护照。
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魏子京给冯权签发的中国学生护照。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Fong Kin - Student on passport, NAA: A1, 1924/6137
[1] CHONG Mow: Nationality - Chinese: Date of Birth - 1 July 1865: First registered at Little Bourke Street, NAA: MT269/1, VIC/CHINA/CHONG M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