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九九):香山黄新作

(2025-10-23 06:10:06) 下一个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九九):香山黄新作

香山青羌村

香山县青羌村的黄新作(Wong Sun Jock)出生于一九一一年三月三日,其伯父黄好(Wong Howe,或者Willie Wong Howe),于一八九七年从家乡去到澳大利亚发展。他先是在昆士兰省(Queensland)首府庇厘士彬(Brisbane)登陆入境,随后逐步移往鸟修威省(New South Wales),最后定居于雪梨(Sydney)[1]。随后,他加股进入增城人黄汝钦(Wong Home,也叫“黄钦”)[2]等人在华埠矜布炉街(Campbell Street)十六号合开的“新万利号”(Sun Wan Lee & Co.),参与经营,日子顺畅。

当澳大利亚政府在一九二一年实施《中国留学生章程》,开放中国学生到澳大利亚留学时,黄新作在这一年正好十岁。他的父亲跟兄长黄好商量,认为上述政策原则上规定十岁以上的中国孩童可以来澳留学,其子完全符合这项规定,希望由兄长负责代为申请。于是,黄好备齐材料并填表,以监护人和财政担保人的名义,于当年下半年递交到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侄儿黄新作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想让他入读雪梨的企廉伦街学校(High School, Cleveland Street)。为此,他以自己参与经营的新万利号商行作保,承诺每年供给侄儿膏火足用镑,亦即足镑,也就是说需要多少便供给多少,不封顶。为了更精确地说明足用镑的数额,他在英文栏目里特别说明,每年提供一百二十镑。这个数字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大钱,足见黄好之豪气。经一段时间审理通过后,当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总领事魏子京给黄新作签发了号码为126/S/21的中国学生护照;十二月三日,澳洲内务部也在护照上钤盖了签证印章。随后,再由中国总领事馆按照黄好的指引,将护照寄往香港的金山庄代收,以便后者负责安排黄新作之赴澳行程。

经大半年的联络安排,确定了行期后,黄新作由家人送往香港,在一位赴澳经商的粤商监护下,搭乘中澳船行经营运行的“获多利”(Victoria)号轮船,于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雪梨口岸,顺利入境。黄好去到海关将侄儿接出来,将其安顿在自己的家里住下。

在其入境一个多月后,内务部想了解黄新作是否已经注册上学以及在校表现的情况,便致函企廉伦街学校。十月九日,该校校长发来一份报告,显示该名中国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业皆相当优秀,但却标明其名字为Kin Guy Yee Quay(余键解),这是一位早在一年多前就来此留学的开平县籍的学生[3]。由是,内务部意识到上述学校把余键解当成黄新作了,而且也表明他并不在这间学校念书,连忙通过海关寻找;同时也与中国总领事馆联络。一番忙活下来,方才得知这位新到的中国学生并没有按照父亲原来的安排入读企廉伦街学校,而是就近入读库郎街公学(Crown Street Public School)。根据学校报告,黄新作于八月二十八日注册入学,无论是在校表现还是各科学业都非常出众,成绩优异,被认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一九二四年开始,他进入该校高小部读书,各方面都仍然一如既往地令人满意。由是,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一九二九年八月。此时,他已经开始读中学了。

从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始,黄新作获得校长的同意,请假离开学校周游全国,但直到两个月后,校长在提交例行报告中才对内务部提到此事。内务部秘书得知此事,感到很奇怪,因为学生离开学校如此长的时间,事先务必要先征得内务部的同意,方才可以行动。但此事是由学校校长负责,内务部秘书不好直接批评,遂转而责怪中国总领事馆。十一月十四日,他致函中国总领事馆,要其警告这位中国学生的监护人黄好,务必立即将儿子召回,重新回到学校正常上课,不然就会取消其签证,将其遣返回中国。中国总领事馆得知真相后,觉得这事儿确实做得有些过份,急忙与黄好联络。后者明白,如果此事不改正过来,后果会很严重。遂一边向内务部道歉,表示是对中国留学生相关规定理解有误,一边急忙安排侄儿火速返回雪梨,于十一月二十五日重返学校上课,从而化解了这场危机。

一九三○年新学年刚刚开始了两个月,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宋发祥便在三月二十九日致函内务部秘书,为黄新作申请停学一年,进入雪梨的茂生果栏(Mow Sang & Co.)工作[4]。当时该果栏的两位股东回国探亲去了,人手短缺,尤其是他们留下的与记账相关的工作一时间在雪梨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影响生意的运营,故希望年轻有文化知识的黄新作能中断学业一年,进入该果栏作为替工,协助经营好相关的生意;待其股东结束探亲返回雪梨后,黄新作可再行重返学校念书。

内务部接到上述申请后,自然予以认真对待。通过海关,内务部了解到茂生果栏现在列名股东确有其人,其中之一早在六年前便回国探亲,至今未回,去年底有两位股东离境回国探亲,剩下四名股东仍在坚持,但其中有一人平时就不参与经营,实际上商行中只有三名股东在管事。此外,商行还有四名雇员,其中一人是华人,其余则为西裔。茂生果栏规模较大,生意繁忙,去年的年营业额为三万一千镑,进口货品价值为一千一百五十七镑。这样的一间商行,一个萝卜一个坑,自然需要补充人手。虽然黄新作可以说中英文俱佳,但因其来澳留学时也不过十一岁,其中文再好也会很有限。只是因为商行确实需要人手,而无论如何黄新作都算得上是合适人选,是可以胜任工作的。因此,内务部长于五月十六日批准了黄新作进入茂生果栏工作,但只给予六个月的替工签证。而事实上,从四月二十七日开始,黄新作便已加入茂生果栏,成为其负责簿记等事宜的文员。到八月底,宋发祥总领事再为他申请展签六个月,也很快获得批准。

到一九三一年三月十日,黄新作结束了在茂生果栏的工作,又重新返回库郎街公学继续读书。可是刚刚重新拿起课本一个多月,中国总领事馆在四月三十日再次致函内务部秘书,表示茂生果栏的另一个股东刚刚离境回国探亲,商行再次人手短缺,急需将刚刚结束在此间工作的黄新作召回帮手,预期一年,申请批准。但雪梨海关经多方了解,茂生果栏计划在今后一年内结束营业,因而不再需要增添人手,内务部秘书便于五月二十三日以上述理由拒绝了此次申请。

虽然黄新作仍然还去上学,但从八月份之后,他对上学厌烦了,也可能是做工的这一年的经历使他有了新的想法,便开始找机会逃学,而谎称生病是其中一招。到十二月初,海关稽查人员发现他在中国城的一间水果店里打工;而他的伯母是欧裔人士,也在年底找到海关,表示侄儿已经搬出她家里到别人家借助,她觉得此时的侄儿已经不适合在澳读书,应该尽快让他回国方为正途。于是,十二月二十四日,内务部长下令将黄新作遣送回国。

既然如此,二十一岁的黄新作只好认命。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七日,他在雪梨登上驶往香港的”太平“(Taiping)号轮船,离开了留学近十年的澳大利亚,返回中国。他在这十年中,曾经有一年是进入茂生果栏做工。这就给了他很好的经历,回到中国后,可以开始更好的人生。

一九二一年下半年,黄好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领侄儿黄新作赴澳留学护照。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魏子京给黄新作签发的护照。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Wong Sun Jock - Student passport [2cms], NAA: A433, 1949/2/4601


[1] Howe Wong [Chinese - arrived Brisbane per SS EASTERN, 1897. Box 44], NAA: SP11/2, CHINESE/WONG HOWE。

[2] 黄汝钦也是雪梨城里著名的“芳利栈”号(Fong Lee Jang & Company)的股东,该商行在工商局正式注册是在一九○三年。见鸟修威省档案馆(NSW State Archives & Records)收藏之二十世纪初该省工商企业注册记录:https://search.records.nsw.gov.au/permalink/f/1ebnd1l/INDEX1797084。但雪梨华埠之中文报纸上,芳利栈号早在一八九九年就在做广告了。见:“芳利栈”,《东华报》(The Tung Wah News),一八九九年八月十二日,页四。由此可见,黄汝钦至少是在一八九九年之前便已来到澳大利亚发展。

[3] 详见:Kin Giy [Guy] - Student on Passport - 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Exemption from Dictation Test [1.5cms], NAA: A1, 1928/4153。

[4] 根据鸟修威省档案馆保存的工商局二十世纪初该省工商企业注册记录,茂生果栏正式登记注册的日期是在一九○四年七月十三日,股东除了来自香山县青岗村的黄舜(Thomas Wong)和黄蝉(Arthur Wong或者Arthur Wong Sim)兄弟,还有另外两位他姓华人。详见:https://records-primo.hosted.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f/1ebnd1l/INDEX1835024。通常来说,除了正式注册时列名的股东,通常还会有其他人随时加股进入商行,因此,其实际的股东就会与注册时不同。从其籍贯来看,很显然,黄舜和黄蝉是黄新作的同族长辈,但黄舜在一九二九年便已退出董事会,回到国内探亲。有关黄舜的档案,见:Wong, Thomas [Chinese - arrived Melbourne or Sydney in 1899] [Box 1], NAA: SP605/10, 79;而黄蝉的档案,可见:Arthur Wong Sim [Chinese - arrived Sydney? 1898. Box 39], NAA: SP11/2, CHINESE/SIM ARTHUR WONG。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