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的中国人与“留些遗憾”的日本人在日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适可而止”,“急流勇退”例子。
当年的山口百惠在红得发紫,正处在人生事业最得意的顶峰,宣布引退,结婚生子,
让自己辉煌的艺术生命嘎然而止,社会活动也划上句号。
这样的艺术家,企业家在日本有很多人。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是,许多政治家
正在台上,或刚上台不久,一般人都要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且只要干下去谁也没有
办法挤兑你,然而许多日本政治家却采取“隐退”的方式“引退”。当年的安倍晋
太郎如此,后来的福田光夫首相也是这样。
当然“恋栈”的人也不少,如前不久的麻生太郎在人首相时说好是自民党为众议院选
举的过渡首相,然而一旦坐上首相的位子后就开始“恋栈”直到期限没有余地才解散
内阁参加选举。结果是一败涂地。
日本最近几年首相换得太快,走马灯似的,这也许和日本人崇尚“激流用退”的
民众心理有关。
与此相反,在中国那种“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一路迈进”却被视为美德。
当年同样风靡华人世界的世界知名歌星邓丽君,一直从事她的艺术生涯最后走
到死因不明的结局。
山口百惠与邓丽君同样是家喻户晓的美女歌星,她们的命运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流淌在两国人种的血液所孕育出的不同的结果。
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喜欢尽善尽美的东西,希望“十全十美”,在习惯上总要联
系到和自己的手指或脚趾的数字一样才肯罢休。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讲究“中庸”的国度,对万物都有一个平稳居中才能
心安理得。有了一个“十”字似乎不完全的东西也有了一个完整的结局似的。
中国自古至今许多和“十”字相联系的事件深入人们灵魂,渗入人们血液中,
潜藏在中国人的DNA后面。
“十年寒窗”,“十年动乱”,
“十年浩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分严实”
“十足”等等。
当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至今还有人疑问为什么不是“九大”,不是
“十一大”?数字的“十”和“非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大的区别。
日本人的心理就不一样,他们喜欢与周围的事物比较,更习惯于与时间,空间的
认同。如果与周围事物过于突兀,贸然冲突,太多太杂反而使日本人不放心。
也许是国家人口少国土狭窄的缘故,日本人用来座位比较的基准较少。
比如日本特有而中国没有的表现:
“
三人寄,文殊之智慧”:(就相当于汉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有三人行必有师焉)
“
三猿”:双手捂着口,捂着眼,捂着耳三中姿态形象的猴子
(象征着不乱说,不乱看,不乱听的意思)中国没有
“
三行半”:三句半在日本是表示离婚协议书的意思
(和中国三句半的意思完全不同)
“
早起三分利(早起三文之德)”(=中国人说“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
在日本国家古往今来的地名上可以看出日本作为对比的东西简单直接。
日本有个“中国”地方,这和中国的概念完全没有关连。
那是因为在平安律令中,本州大岛上有大和国家京城与之毗邻的
诸侯国大阪等地区被称为“近国”(Kingoku),也有离开京城较远的九州地区被称为
“远国”(Ongoku)。在这些地区之间的鳥取、島根、岡山、広島、山口等5県被称为
“中国”(Chuugoku)。
日本东京有“上野”,(“上野公园”),有“中野”(中野区),也有一个“下野”(Shimotsuke)
在栃木县内。
日本过去有“越前”,“越后”,“越中”,“备前”,“备后”(幸好没有“备中”)
“山阴”,“山阳”,“池上”,“池下”,“池中”,“池尻”……。
中国则是动辄“九州”,“五湖四海”,“十大名山”,“十大名人”。
“诛连九族”……。
在明朝时期一位皇帝问当时相当于首相的李东阳,据说“龙生九子”,究竟是
什么样的东西?于是屁颠屁颠的李东阳查经阅典搞出了个《怀麓堂集》,将龙
的九个儿子分别归纳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ī) ,老三嘲风(cháofēng) ,
老四蒲牢(pǔ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ī), 老九螭吻/鸱尾(chǐwěn/chǐweǐ)
这种杜撰勉强凑数的方法在日本很少看到。
再如:表示同样的一种隐忍或专心致志的境地时,中国人说:“十年磨一剑”,
而日本人的谚语成语里只有:“石头上坐三年”。
而日本人较少使用这种“满”,“全”,“多”概念的“十”字来做比较。
日本人的“祥梦之最”家喻户晓的就是三样(当然有的地方有五、六种的说法):
第一是梦见富士山,第二是梦见老鹰,第三是梦见茄子
如果换了中国人来起码有是种类以上。中国人喜欢拿“十”来做对应事物
的比较基准(Benchmark)。
“十中八九”,“十媒九谎”,“十个胖子九个富”,“十拿九稳”
“十秃九诈”......。
日本则喜欢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一些事例:相扑是日本大力士的竞技运动,有
48手制胜手段,江户时期的风俗文化中房事技巧也有48手。
对付他人的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日本人认为谣言经过57天就自行消失。
其根据谁也说不清楚。
最近在中国最发生的一种现象很少在日本发现。
如果有兴趣者打开任何网页,翻开任何一本文摘杂志你会不用惊奇地发现许多和
“十字”相联的比较案例,让你“过目不(速)忘”。
如:什么“男人十大……”,“女人十大……”,“男女十大……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古怪问题”,“历史上十大……悬案”,
“男人攻克女人的十大手段”,
“十大热门减肥方法:运动,西药,量身,营养,针灸,中药,喝茶,外用,束身,节食”,
“中国十大元帅……”,“中国十大新富豪……”,
“电脑恶意软件十大特征”,
“城市对农民工的10大误读”,
“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城市”
就像网友评选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十”大小动物等一样,
前两天又由网友抛出了“十大最具愤怒感城市”依次为昆明、南京、
杭州、成都、上海、重庆、石家庄、深圳、广州及郑州等等。
中国人最近正沉浸在“十大~”的热浪中,什么东西都要来个“十种”
评比,否则就会觉得不够热闹。没有“十大”~是不会罢休的。
“十大新闻”,“十大新事”,“十大案件”,“十大特点”……。
在日本则很少这种“十大”比较方法,最多的就是算“五本指”内(前五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中国人喜欢排比对偶,罗列事项,拼凑数目
的能力。到了今天什么东西都要来一个“十”项,否则不会觉得畅酣淋漓。
日本人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当做糟粕来摈弃,所以日本人会些一些
“汉诗”,在中国的骚人墨客看来就像让大学士听到别人给他念“子曰~”,
或“天地玄黄~”一类的东西一样。
日本人于写作也没有严格的“八股”形式,然而追求文学美、真、德的艺术
却并不因为形式不要就被埋没。否则不会连续出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日本人更注重“三原则”。如关于核武器的三原则:“不造核武器,不拥有
核武器,不让他人带入核武器。”
山口百惠早早离开大家,是一种损失,对她个人,对喜爱她的观众都是。如果不被发现她的恋爱,她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的。
邓丽君是没找到合适的,找到了,也许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