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2025 (1)
《武陵春》
——黄叶恋,为腊梅图而作
文:紫云
红尽绿消风正紧,何处暗香流。
遍访丛林不肯休,黄叶掩花羞。
人道我生君未及,君却守枝头。
莫是春秋着意留,退青涩,换轻柔。
蜡梅是在隆冬绽蕾,其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那日突见一照片,於老枝新条之上腊梅朵朵、黄叶飘飘,黄花黄叶拥在灰褐色的枝条上,相望、相拥、相守。一首诗歌突然从我的脑海涌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是相恋不能相守的一曲悲歌。而腊梅的花和叶,是终生难得相见的无奈!眼前的图片,颠覆了过往的理念。非但如此,腊梅的叶子不是绿色的而是与梅花一样的黄色,这让我更加感动。这娇黄的小叶子,你一定是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熬过了秋冬之寒酷,痴痴地等到了枝头上梅花的绽放。何等感人!是的,此时那些盛开的梅花,该是何等的欢腾雀跃!我以为奇,以为喜,而作。
在选择词牌和造句时,那一句“君生我未生”的感叹是一定要用上的,而且一定要用在词的转折处,不这样,不足以突出一生一世的等待,更不能够引出黄叶枝头相守的感动,这就需要在词牌里寻找平仄适合的句子。词牌《武陵春》出自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美好的神话故事,是个好的选择。
《武陵春》为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起句“红尽绿消风正紧,何处暗香流。”是一疑问句。早春乍暖还寒,既无红也无绿的季节,何故有幽幽的清香丝丝缕缕从风中飘来呢。
接句:“遍访丛林不肯休,黄叶掩花羞。”既然在这严酷的时节有了这样特殊的际遇,一定要苦苦寻觅、探究这暗香的秘密。蓦然回首,几片黄叶下掩藏了几朵腊梅花,这便是秘密所在。只在此用了一个“羞”字,便道尽了花朵此时的娇媚和喜悦的状态。这个“羞”也是全词的“词眼”。
上片是寻觅,下片是由一个“羞”字带出了作者赋予黄花的感慨抒情。转折句,“人道我生君未及,君却守枝头”,这等候多时的一句终于嘎然而出!“人道”,这是说一般情况,或者绝大多数情况,更突出了“你却守枝头”的执着,和由此带来的感动!“君未及”,我来了,你却不在!如果我能够等得到你,更或者我来时你已经早早地在等着我了,那就不存在“君未及”。而今天,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你已经在枝头等候我了,而且一定是等候多时了!你一定是痴痴地从秋等到冬,又从冬等到春!因为那一缕缕黄,是你去年晚秋的颜色了。
结句:“莫是春秋着意留,退青涩,换轻柔。”这应该是发自心底的一声呼唤:我懂得!一定是你一心一意的在此等候了漫长的两个季节,你的青涩和茂盛早已褪去,留下来的却是无比的温柔和坚定、执着。这一声“换轻柔”,有着多么的疼惜和怜悯,还有心满意足。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心思!
小结:
1,词眼,一个“羞”字承上启下,人物化了诗意。
2,用典,即是用典故。也就是诗文中所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诗歌中用典,讲究“言必有据”,必须有出处与由来。综观中国古典诗歌的典故,大多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典故来自先秦诸子著作,典故来自历史典籍,典故来自文学作品,典故来自神话寓言、民间传说,逸闻故事、民谣歌谣等。
本词第二句点出梅花,“何处暗香流”之“暗香”来自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以暗香指梅花,也算是来自文学作品”。
“人道我生君未及”衍生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此名句摘自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
(画作者:张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