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个人资料
山菊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沟通中除了真诚还需要什么?

(2006-07-03 06:54:01) 下一个
 
ZT 沟通中除了真诚还需要什么?-- 解读《天上地上》小说人物文文
文章来源: rayray2006-01-11 16:10:29  
·一 真·

注意到有读者就理解小说《天上地上》主题感到的困惑,虽然作者土干对每一集中的“天上”和“地上”都作了导读,我还是想从对小说人物文文的解读中,说说我所理解的“天上”和“地上”。通篇读来,小说中的“天上”“地上”,也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异性之间心灵沟通中的差异,或者更广义地说,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上的误区。

有读者评,《天上地上》中的故事“平平淡淡”。但我认为,小说中对文文这个人物的刻划,是很“生活”的,在她的那些“失败”的情感经历故事中其实并不缺乏 “人物冲突”。正是通过这种“人物冲突”,读者才能从“平平淡淡”的小说故事中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本文所说的,只是这篇小说给予我的一点启示:沟通中,除了“真诚”,还需要“悟性”。

具体地说,作者在小说中,通过三个“失败”的情感经历小故事,叙述了文文与三位不同类型的异性(讲师,律师,歌唱家)的情感冲突。就情感来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当然都是追求爱情的那份“真诚”,不同之处则在于他们的具体“情感需求”上,而引起“人物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文缺乏对他们的“情感需求”的所谓 “悟性”。

(1)讲师,消沉懦弱型的:他的工作压力很大,十分厌倦所做的工作,甚至幻想“天上掉馅饼”。文文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是多么需要某种心理支持。读者遗憾地看到,当他发出那些内心深处的、其实是将她作为知己的真诚倾诉时,她的反应只在“我”(“我”没有工作压力,“我”多么幸运),却没能想一想怎样能够给予 “他”一些精神情感上的支持,他随后的“冷淡”是再自然不过了。而当他说“累”了的时候,她的反应还是“我”(你累“我”也累),这时候,他来自工作压力的“累”不又平添了几分心灵“压力”吗?分手不也是必然的吗?

(2)律师,热情敏感型的:他率直坦诚,对文文毫无保留地热诚相待,同时希望得到同样热度的反馈,既容易兴奋也容易敏感。也是非常地遗憾,当他向她发出示爱的信号时,她没能破译信号的真正含义,习惯性地想到了“我”(在心里作起“我”和律师的存款算术题来),她对他的信号经过数字过滤后的反馈是衰减变形了的,一句漫不经心的“你真信任我”能引出的二次反馈,除了“我该信任你吗?”又会出什么“奇迹”呢?

(3)歌唱家,骄逸张扬型的:他具有进取精神,向往成就一番明星事业,非常在乎得到众人特别是所爱的人的崇拜。很可惜,文文似乎只知道沉浸于“我”从他那儿得到的关怀和温情、品味“我”的幸福和快乐,当他表示愿意将她的笑容融入他的事业的时候,她“忘情地”根本就没想到他的“情感需要”,恐怕连最起码的赞美激励的表示都从未付出过。读者再次读到了这个“我”字:“我”的相片怎么不见了?是啊,为什么呢?歌唱家钢琴上取代“我”的相片的“他”的塑像,原本不也可以是出自这个“我”的“爱心”作品吗?

从这些“失败”的情感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文缺乏对“他”的“情感需求”的“悟性”,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或者更确切地说,文文心中写满了太多的“我”字。

小说中最后的情感故事是“成功”的。故事中的画师,是执着自信型的: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踏实勤奋地工作着,这份“工作着的美丽”映衬出他为人处事的光辉,这种光辉又投射到文文身上,使得文文潜在的“悟性”的觉醒使她自己都感到惊异。虽然与讲师、律师、歌唱家的故事中一样,文文还是文文,她也还是给出一些模糊的反馈信号,甚至对画师的真诚,报以若即若离地保持着普通朋友的距离……然而,幸运的是,画师没有讲师、律师、歌唱家的特别“情感需求”,文文和画师之间,没有了“失败”情感故事中的“冲突”,在这样的氛围下,文文最初的淡然“奇迹”般地浓郁了起来,反倒开始会关注对方的细微,而不再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了,终于,她“藏”起了心中写得满满的一些“我”字,如小说中文文自己说的那样:

“……藏起你的高贵,藏起你的自负,藏起你的偏见,藏起你的成绩…… ”

一句话,藏起你太多的“我”字。作者在这用了个意味深长的“藏”字。对心中的“我”字,完全地“抹去”或彻底地“丢弃”,是不可能的。想起读过的一个心理实验结果:当人们看一张有“我”的照片时,几乎所有人首先注视的都是“我”。对“我” 的自爱主导着人的本性,当人们有意识地“藏起”它时,人的本性潜在的一面,关爱他人的“悟性”就得以“扬起”。

人类心灵的“沟通”,确实是很值得探讨又很难诠释的文学主题。很欣赏小说作者所作的细微观察和叙述。“沟通”,在需要双方的“真诚”的同时,还需要有了解对方的“悟性”。首先,如果没有真诚为基础,就等于没有“沟”的蓝图,自然“通”就无从谈起;而有了“沟”的蓝图,但如果缺了任何一方的“悟性”,就是说,不知道这“沟”该从何“通”起,或是自以为是却“通”偏了方向,最终还是无法“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心灵的“沟通”,又是个很微妙的心理难题,难得就象打通“天上”和“地上”的通途。尽管通信技术的发展,早已使天地通话成为现实,而人类心灵的“天地通话”,却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文文和画师“成功”的个例,其实也只是他们之间的“天地通话”记时的开始,他们今后的通话纪录本上,肯定还会发生空白,无疑还会出现缺损,所纪录的信息也会因各种干扰因素而模糊甚至无法解读。遇到画师,是文文的幸运,某种“偶然”而已。如果说,文文“悟性”的“奇迹”般觉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画师“魔术” 般营造的氛围,在茫茫人海中,文文们相遇画师们的机率却是小而又小的,那么,说到底,打通心灵“天地通话”的捷径,只能存在于你我自己的心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