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个人资料
山菊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冷香蘅芜----偏看宝钗

(2006-03-06 19:11:59) 下一个
 
冷香蘅芜----偏看宝钗 (作者:离离)  
文章来源: 没有桅杆的船2006-03-06 15:43:59  
冷香蘅芜----偏看宝钗

作者:离离


首先申明一下,本文既不拥钗亦不贬钗。只是一时兴起,也来斗胆评一回宝钗。还望诸钗迷拍砖慢些。随手翻翻关于宝钗的评论,可谓泱泱大观,且毁誉参半。足见 “宝钗”是个不太好写的话题。拥钗的左不过是那些千好万好之言,贬钗的亦不能跳出滴翠亭等事。而且钗黛之争络绎不绝,谁叫曹公将她二人共入同一册中的呢。叫我等普通红迷为之痴瞋牵缠,人间没个安排处。

石头记记录了诸多闺阁女儿的生活事迹,并且一一给她们评定各色评语。所以诸女儿都要由宝玉这位绛洞花王评定,方为正文。一开始的宝钗在宝玉眼中中“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有意思的是,到了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那回,宝玉又见宝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两番均如此言,可知美则美矣,终究缺乏飘逸灵秀之感。不可否认宝钗的丰美在一段时间内对宝玉的吸引力,但宝玉毕竟是那块来自青埂峰的顽石,到底并非府中其他只知皮相淫乐的男子。面对二人精神世界的巨大鸿沟,他曾痛心疾首道: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南辕北辙的人生观世界观注定了他们的金玉之缘的婚事是场悲剧。

同理,群芳的住处代表个人的气质风采神韵,也必需宝玉题跋才行。蘅芜院是异草葱翠之处。“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这里有着除宝玉外诸人都不认识的薜荔藤萝杜若蘅芜茝兰清葛等,乃是集世人罕见的《离骚》中香草之大成处。宝玉所题对联为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匾额题为蘅芷清芬。可见宝玉对宝钗才华的评价之高,并相当地欣赏她的博识气度。细品此联,我不觉对宝钗的清雅端庄却妩媚韵致的风情悠然神往。

屈原所创香草美人的寓意正是怀才不遇,空余芳华之意。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石头记》开头便是关于顽石无材补天的哀伤吟叹。一直以来,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怀才不遇是一个说不尽的主题。高洁如三闾大夫、敏才如子建、雄豪如稼轩等等灿若星辰的才高志广的仁人智者多半是郁郁不得志,英俊沉下僚。“国家不幸诗家幸”一语包含几多无可奈何的沉痛!宝钗是位有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志的女儿。如果不算断章取义的话,直上青云,也得要凭借外力的一阵好风。即欲上青云也必有所依附方可。待选之事除了书中开头提起过,后来一直未见说起。所以窃以为在漫漫长路上下求索的薛家通过选秀进宫这一条“终南捷径”,实为崎岖难行,前景渺茫。加上薛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真正就是因为没有个好哥哥可以做得了杨国忠,所以宝钗也绝做不成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妃了。可见,曹公无才补天的遗恨不独落在石兄身上,也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来。在政治上,四大家族中薛家衰势最早。薛蟠出了人命案,一为薛家进京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同时也为宝钗进宫增添了许多阻力。如进宫无望,薛家也还可以退而求其次。来贾府没多久就出现了金玉之说。有人会说金玉之说只是王夫人与薛姨妈所提,宝钗本人没有此意。那么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的所露之意又是什么?所露的该是薛家欲攀之意。

想远了。还说宝钗的蘅芜院。后贾母带人游玩到这里,“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委实为山中高士居所。就只不是少女闺阁。蘅芜院的奇草仙藤象征宝钗的绝代才华,雪洞居所则象征宝钗像位隐士那样清贫励志。出身于皇商的富贵之家,却有这样一位高洁如仙子般的女儿,确实令人称奇。都说“隐”正是为“显”。天知道卧龙先生躬耕南阳果真是不求闻达于诸候。无怪老到的贾母立刻摇头否定这样的陈设。这是否意味着贾母不太喜欢或者不赞成宝钗的“志向”?

自宝钗到了贾府之后,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就赢得了上下各色人等的夸赞。言行表现可以称得上完美。她不但是严格要求自己,也以身做则,常常规训别人。香菱,湘云,黛玉,宝玉都受过宝钗的教育。香菱学诗时,宝玉正赞叹不已,宝钗就算是被宝玉说成禄蠹仍然不灰心地婉言相谏:你能像她一样,学个什么不成的?说得宝玉立刻不做声了。当黛玉说出《西厢记》中词句时,宝钗巧借时机地教育黛玉要总以贞静为本,多做针织女红为要,不应再看闲杂书。其实并不是宝钗就爱诲人不倦。为什么香菱学诗不找她?宝钗愿意敦敦所诲之言皆是封建仕女的标准守则。而不是诗词杂书。

当然,宝钗的热毒与海上仙方冷香丸亦是不得不说的题目。
宝钗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威力很是了得。关于这热毒的意象,或称孽火或谓情欲。和尚给的海上仙方名叫冷香丸。冷为质,香为气。白色花蕊。雨露霜雪。须用黄柏煎汤。埋在梨花树底下。这些药材性质至阴至寒至奇至妙。甲戌双行夹批: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冷香丸当然不含丝毫人间烟火之味,所治之病却饱含人间欲望。毕竟石头记一书,所记女子都是活生生的血肉灵魂,不是《女仙外史》,当然也不是《金瓶梅》。

在大多时间,冷香丸的药力都很强,可终究也有药力不济之时。特别是天热之时,总有丝丝缕缕的热毒溢出。每每午睡时分,园子里某处总能见到那边“宝钗走来”。最怕热的宝钗这样的时候出来,且多是往怡红院去的,不让人想起热毒也难。不信且看晴雯的抱怨:有事没事跑来,害得我们白天黑夜睡不好觉。——结果牵衍出了黛玉葬花一出至凄至美的画面。在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回,宝黛正小儿女情怀悄悄长,宝钗进来;——就像是电影看到扣人心弦处时,宣布THE END。湘云来到怡红院,袭人因送扇子听到了宝玉对黛玉的真心话。又见宝钗走来,请注意这是将要去怡红院。宝钗说“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这句话也可说她自己了。紧接着她问袭人“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可知宝钗此来也和黛玉一样,因为湘云的金麒麟而不放心。当听到金钏跳井一事后,转而来到王夫人处安慰姨妈;——一番话劝得果然使王夫人减轻负罪内疚之感;还有在连仙鹤都睡了的永昼时分,来到怡红院,想找宝玉说话。宝玉在午睡。结果却是床边的宝钗在绣鸳鸯的暧昧妙景。——听到了宝玉的梦呓,不觉怔了。为什么发怔呢?显然是受到了打击。

紧接着宝玉挨打宝钗送药,并差点说出了使她看着心里也疼这样的真情告白。莺儿为宝玉打络子,灵巧地一如初出场时的巧笑倩兮地称扬宝钗几种不为人知的好处,吊足了宝玉胃口后宝钗走来制止。可像极了识金锁那回莺儿正要说到金玉一事却被宝钗适时喝住。王夫人指派宝钗协助探春管家。宝钗不负王夫人重托,再不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藏愚守拙了。她做得尽心尽责又能够“小惠全大体”,赢得一片赞誉之声。不止曹公赞叹,小小读者如我也赞叹。她考虑问题非常周到,在物质上很大方。物品虽轻,得了礼物的人感念的是她的心意。在贾府那个上下都长着一双富贵眼的地方,能得个个称好,确实很不容易。也只有宝钗有这个本领与实力能做得到。最难得的是,宝钗也很识时务,抄检大观园后,气氛很是紧张,宝钗当机立断即刻搬出园子去,一来可躲避口舌是非,二来也可使王夫人省些心,清查工作顺利开展。王夫人想释她的疑,叫她还搬回来,宝钗一番话说的有理有节,让凤姐和王夫人都没了话。

历来钗黛并提。说了半天宝钗,想不提黛玉也不行。终究绕不过这道困扰了百代千万红迷的课题。几首海棠诗宝钗以身份见长,黛玉则风流别致。虽是李纨评宝钗为首,但是宝玉却认为黛玉胜出。相当于一个平手。黛玉菊花诗第一,紧接着宝钗又咏出食蟹绝唱。宝钗为牡丹则黛玉为芙蓉。一直让人难分仲伯,被说成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曹公心目中果真钗黛不分高下?还是暗藏了些区别让读者自己去发现?“滴翠亭杨妃扑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仅从回目看,前者美丽地勃勃有生气,努力追寻美好的梦幻;后者美丽却哀愁,悲泣美好的一切都将随风而逝。埋葬的是幻灭的青春与梦想。大观园是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亭园;是宝玉的理想家园;是众女儿的自由天地;当然亦是一座偌大的葬花冢。因花喻人,所以窃以为这回群芳的代表正是黛玉而非宝钗。还是咏白海棠那回,众人都在思索,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前人评论“可知黛玉国女,宝钗众人。”还有若说起书中的几位凤凰来,宝玉题为有凤来仪,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主人,才是真正的凤凰。

宝玉宝钗黛玉三人是蝴蝶与花的关系。互相映衬尽得其神。黛玉曾问宝玉:至贵者宝,至金都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说明欲看宝玉,就不能与宝钗黛玉之间的关系分割来看。同样,欲看宝钗,也不能与宝玉黛玉之间的关系分割开来,他们披此互有关联互有牵绊互有区别,非常微妙。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也许我是太多心多虑了吧。我曾仔细玩味这句似乎平常的语句。“插天的大玲珑山石”一句,“插天”颇有主观积极向上的势态;再者,山石本是世间最质朴真实之物,这里却是“大玲珑”,从根本上违背了石头的本质。而书中开头被弃在青埂峰的“补天石”一词,则是有才补天,却不堪入选。是有命无运的典型代表。通过石头,将宝钗与宝玉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关系挽起,尽管这两块大石对于人生观宇宙观的态度差异很大。然此石非彼石,徒之奈何?
如果要说自然界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十有八九都会说是“草”。所以,我绝不相信黛玉轻易就泪尽而死的神话,也更不相信什么“宝钗难产而死”的鬼话。众所周知,黛玉的前生是绛珠仙草。色泽朱红,并且娇弱不胜。而蘅芜院的异草仙藤却是愈冷愈苍翠,生机勃勃。像极了她二人的风流袅娜与妩媚丰润。生命力强是她们共有的特点。就从这一点上来说,宝钗与黛玉绝不是单纯对立对比的关系。可以说,在各方面都可以并架齐驱的情况下,在大观园诸芳中最了解黛玉的人莫过于知己知彼的宝钗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是同类啊。

相传牡丹是唯一敢抗拒武则天命令的花神。铮铮傲骨令人敬佩。宝钗是群芳之冠,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她也有许多善良和值得称道的地方。她对人事观察细致入微,是生活的有心人。她看出湘云的难以言述的苦楚并给予姐姐般的亲切友爱;自幼失怙的湘云每每说起宝钗来都是眼圈泛红。体恤岫烟的贫寒单薄也是像位可亲的姐姐一样温暖关怀。以至于岫烟在婚事上都是先取中宝钗再取中薛蝌。起先,她的大气沉稳与非同寻常的亲和力令园子里的姑娘们丫鬟们都喜欢和她玩。后来倔强孤苦的黛玉终也在宝钗长娣般的关爱与谆谆教诲中折服不已。

当然在这本奇书中每个人物都是复杂多面的。宝钗所掣花签却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足足惹得宝玉翻来覆去地发了回愣。为什么会是“无情”的评语呢?金钏之死后,宝钗在接连两次说“这也奇了”,口气相当淡然,足见她处变不惊应对局面的能力与风度。宝钗对柳二尤三更是只听说过名字的外人,所以并不在意。宝钗对他人兴衰际遇的不在意,亦可以说是无可厚非,亦可以说是——“无情”。窃以为,这里的无情并不是指她没有感情,而是指没有普通人最基本的同情心吧。此处还须多多探讨。余每多读一遍红楼,都会深深感觉到,下笔神鬼莫测的曹公惯会在行文的有意无意间露出一些眉脚高低来。忘了是哪一回,有这样一句话,黛玉为尤氏姐妹的不幸遭遇而伤心,又不免多哭几场,眼泪渐少。

湘云对宝钗一直以来对宝钗带有崇拜之情。她英豪阔大又天真热情,一来总和黛玉斗嘴,真心认为宝钗完美无缺,并在许多人面前真诚夸赞宝JJ好。所以她后来有机会在大观园长住时,一定要和宝钗一起住。人也许就是这样吧,只有在一起相处才能发现对方的许多细微之处。不难想像,湘云宝钗的性格差异完全呈现在对方面前后,湘云必定感受到雪洞的寒气了吧。宝钗以母亲生病需要照顾为由提出要搬出园子,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可见她们对宝钗搬家的真正意思心知肚明。尤氏问湘云在哪里,宝钗说道:“我才打发他们找你们探丫头去了,叫他同到这里来,我也明白告诉他”。怎么宝钗不先在蘅芜院和湘云说,到是先叫她去喊探春来,一起到李纨处公开说明。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式。后接着“湘云和宝钗回房打点衣衫,不在话下。”两人至此,已无可说之言。冷场而散。湘云和黛玉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时,说道: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这口气有失望有遗憾亦有被弃的伤心吧。

宝钗与黛玉互剖金兰语,并送燕窝给黛玉,单纯无依的黛玉大受感动,就对宝钗推心置腹倾诉心中烦难之事。说往日竟是自己自误了。可是,第五十七回,在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后,明眼人都看出二玉之情已掩饰不住,慈姨妈来到潇湘馆爱语慰痴颦,宝钗来了之后便伏在薛姨妈怀里,她和薛姨妈在自己家时也没见这样过,到了黛玉这里反倒撒起娇来。确实不像端庄的宝钗所为。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真正是一语道破!被黛玉说了之后倒说黛玉轻狂。后来又对薛姨妈挤眼儿发笑,表示想将黛玉配给薛蟠。这话不要说直接讲出来,就连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开玩笑,也是个恶毒的带有侮辱性的玩笑啊。

有关“无情”之语,黛玉葬花吟中有“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一直以来,我都在想这是在遣责谁呢?直到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宝钗有句话是“双双燕子语梁间”。才似有所悟。曹公笔下无限丘壑,这里似有意耶?似无意耶?可惜不能看到八十回后的文字了,这里也不好多做推测,那是红学家和探佚学家们的课题。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仍不离“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之意。虽不知后来之事,从她的诗中也可管中窥豹一二。“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曲子“终身误”单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写的宝钗。她与黛玉虽然是两种竭然不同的悲剧命运,但薄命程度仍是相同。窃以为曹公十年滴血成墨将一把辛酸泪洒向闺阁,宝钗黛玉得泪最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