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不同的地点和时代,人们对“好男好女”的标准都不尽相同。记得当年有部轰动一时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其中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响了几代。中间有一句“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子能绣万朵花”;堪称是点睛之笔。 好女子要“丰硕” 山西历史悠久,很多地方虽然交通不便,人却都活得很有底气。在我看来,山西男子的相貌,普遍比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有个成语“约定俗成”,有很多习俗是由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所决定的。当外在的条件改善,与外界的交流更多,很多“乡俗”自然也改变了。 方言与食物 我曾在晋东南的沁源县插队。当地方言中的许多词句都很古雅。比如称家里为“居舍”,称“结伴”为“厮跟”,称“遛弯”为“徜徉”,称“可怜”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听老骑兵讲故事,都说马有“灵性”,能和人沟通,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保护主人。 我想,能“沟通”和愿意牺牲的前提:是双方为生死挚友,如果马只是受奴役的苦力,就很难指望牠在危机中,会为你舍命。 交通小马车 西南地区到处高山深谷,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云南十八怪”就包括“马车比汽车跑得快,汽车比火车跑得快”。上世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因与人相处不易,我更“宠爱”动物。那时的我,年轻又顢憨,虽然爱动物,对动物的观察却很粗糙,越年长越觉得:应该给动物“恢复名誉”。 当年没有“宠物”的概念,为了生活,人自己都得要“做牛做马”,牛马牲畜,更是常被用到精疲力竭、死而后已。 美帅疯马 小时候,住在北京西郊。那一带本是八旗的驻防地,旗人“马上得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我们年轻时,正逢文革,感觉没有出路,天真地想抓住任何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却很少想到,这个改变也可能是变得更坏。去边疆时就是抱着如此幻想…… 打开回忆闸门:为什么会去云南农场? 为什么会主动去边疆?是命中注定,也是受骗上当。1969年云南农垦局来北京招知青,说在边疆农场,人们“头顶香蕉、脚踩菠萝”(其实都要花钱买),一棵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美国人评价两党政治说“如果年轻时不支持民主党,那叫没良心;如果到老了还支持民主党,那叫没脑子”。这句话用到中国就是“如果年轻时不支持上山下乡,那叫没激情;如果到老了还吹捧上山下乡,那叫没脑子”。 时空错位 人在年轻的时候,记忆是线性的,这条线就是时间线。年轻人的时间走得慢,每一段记忆都很清晰很生动,很紧密。老了之后,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果说前面的两篇讲的是,人因“少不更事”而惹来的危险:这篇再说那些“命中注定”、躲不过的各种危难事件。 各种毒虫 我曾在之前的文字中说过,我“上山下乡”的河口农场,曾经是瘴气笼罩的热毒之地。这个地方的蜂蚁蛇虫,往往都是极毒的。可能是由于热带动物与鸟类太多,虫儿被鸟兽当作食物的几率太高,所以各种虫蚁都自带防御系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篇说到:人接近七十岁的时候,对死亡的感觉,比十七岁的时候要迟钝;不过人在老年时,对危险临近的感觉却远比少年人敏锐。 许多年轻的生命骤然逝去,事先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临近。 平遥南部的摇头山 我讲过三线工厂的往事。山西晋东南地区的冬天并不特别冷,最多也就到零下十几度,如果在家里“猫冬”,又不缺煤炭,反而是养膘的时期。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接近七十岁的时候,对死亡的感觉,与十七岁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年轻时听见同龄人死亡,像心口受了重击,好久缓不过来;年纪越大,对死亡的感觉越麻木,尤其是最近几年,因新冠病毒周遭的人死了十多位,亲戚朋友和教友中感染的也有七、八十多人,有点“习以为常”,忘不了的,反倒是当年的那些人和事。 铁路连队与“老知青” 我在云南兵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正是人们对大炮营长的逐渐认识过程…… 乱象与逼上梁山 知青在边疆待了一、两年之后,磨灭了起初的革命豪情,便实实在在地过起日子来。这就先落实在男女关系上。有不少人公开或者半公开同居。热带的树木竹林漫山遍野,盖个茅舍不算什么难事,于是一些违章建筑拔地而起。许多年轻伴侣有了隐私场地。 可惜苟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