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60-70年代,老百姓家里夏季基本上不使用护肤品和化妆品(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只是在冬季用一种廉价的护肤品“蚌壳油”或“蛤蜊油”(老家叫着“糊锅油”,像面糊糊一样),是一种以凡士林为主的油性护肤品。这蚌壳油是以真正的海蚌壳为包装的,一般是白色,多数也有一些条状花纹,表面贴有一张菱形的商标;有大、中、小三种规格,价格也就不一样(大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最早吃的酱菜,就是萝卜皮。因为萝卜很便宜,母亲把削萝卜剩下的皮洗干净,然后晒干,再用盐腌,当然要用剁碎的辣椒,还有糖什么的。冬瓜皮和大蒜的根须也可以这样做。做菜的辣酱,都是母亲自己做的,主要就是尖辣椒做的辣酱,还有豆瓣酱。母亲做豆瓣酱的故事,我在本系列第八章有讲。不过,泡菜就主要是奶奶做的。我们都是从奶奶那里拿一些回家,自己用泡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烧烤食品(主要指肉食)也是致癌食品之一,似乎不是汉族的原产。第一次吃烧烤,应该是在乌鲁木齐(80年代)。那个烤羊肉串,味道很正点。后来北京有了烤羊肉串,每次出差去北京,一定要品尝一下(86春晚,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小品描述得很逼真)。90年代开始,老家也有了烤羊肉串,绝大多数都是新疆人。后来去西双版纳考察,第一次吃烤鱼(觉得是罗非鱼,多伦多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虽然油炸食品有致癌的危险,但中国人一直就是喜欢吃油炸食品。小时候,只是每年春节有机会吃油炸食品,比如春卷、麻花、玉兰片(虾片)、花生、烤饺子、猪耳朵、馓子等等,油炸的零食似乎只有京果。因为食油供应需要油票,所以家里一般用菜油来炸食品,也不用猪油(更少)。后来,食堂或大街上出现了糯米饺、糍粑、油饼、油条、油磴、油香(武汉叫着面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02-22 05:12:22)

所谓“奴”,就是失去自由的人,而“奴性”,则是不愿意或不可能反抗的特性。从“奴性”的词性来看,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这是一种从消极的角度看世界或看问题的态度。如果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则应该是法律、秩序、规矩、方圆。有些人认为,只是在某个“国家”或“政党”统治下的民众才具有“奴性”,这是比较狭隘的思想。在任何一种组织、机构、团体、公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70年代末期,电灯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光明。但在使用电灯之前,以及使用电灯早期而经常停电的那段时期(80年代-90年代),蜡烛、煤油灯、手电筒,则是主要光源。煤油灯时期(前面已经讲过一些),每天吃饭时,都已经是晚上了。煤油灯放桌子中间,饭菜放四周;吃完饭,就做没有做完的作业,尤其是语文(写大字最容易完成,一放学就做完了)。夏季,父亲用煤油灯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早看书,自然就是小人书啦。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幼教,甚至连识字卡片也没有。母亲是幼教老师,我的学龄前教育,基本上都是母亲教的;父亲教绘画和美术字。小人书都是父亲出差去大城市带回来的,只是那时候的小人书以“八个样板戏”为主(包括《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龙江颂》、《海港》、《白毛女》、《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亲戚朋友在一起聚会,比较随便、自由,很多话题都可以谈。在60-70年代,亲戚朋友聚会,都在家里;人们一般不会外出,下班就在家里。登门拜访,聊天喝茶;似乎真的就只是喝白开水,茶叶都很少;也没有什么糖果瓜子或饮料,更不会有电视、麻将等等;在家里如果有时间,就读《红宝书》,写思想汇报,写入党申请。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亲戚朋友聚会也就春节聚会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2-18 16:12:30)
青西红柿  青西红柿含有毒性物质、叫龙葵素,食用这种还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口腔有苦涩感,吃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烂白菜  食用腐烂的大白菜后,会使人缺氧而引起头痛、头晕、恶心、腹胀等,严重时会抽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无根豆芽  在生产过程中,多施用除草剂使生长出来的豆芽没有根。而除草剂中含有使人致癌、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0-70年代,老家的主要大街上,基本上没有小吃。最多在市中心广场有糖稀馓子,春节前夕,有芝麻打糖(我在《童年故事》中已经讲过了)。到了70年代末期,大街上开始有冰棒和汽水了。那时候,卖冰棒的老头老太,前后各挑3-5个广口的暖水瓶,瓶盖还用很厚的棉布包裹,防止温度升高。下课时,同学们就跑出学校大门,挤在一起买冰棒。高中时期,大街上就有早点卖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26]
[327]
[328]
[329]
[3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