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到了大四,过于依赖朋友的艾琳因为好友的陆续离开而再度失控。毕业回家的那段日子,幻觉有规律的出现,她完全无法分辨真假。有时,幻觉似乎比真实的世界更为真实——她被送进戒毒所,工作人员抢走她的亚里士多德,用蛮力将她制服……
如同忠实的影子,幻觉一路追随到了她前去读研的牛津大学。

在牛津,她听不懂讲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改编自艾琳·萨克斯的《我穿越疯狂的旅程》
有这么一位女孩,在令人艳羡的原生家庭中长大,本科、硕士(牛津大学)、博士(耶鲁大学)都是优等生。女孩聪慧自律,酷爱交友,有过几次美好的恋爱经历,按常理,罹患精神分裂的几率微乎其微,但这极小概率的不幸,偏偏砸在了她的头上。她与精神分裂症的殊死抗争,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精神历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5-06-30 22:22:29)
北欧的这座滨海小城,迎来了一对神秘的双胞胎兄弟。面对面的时候,这对年过花甲的老先生,简直就像在照镜子。为了方便大家辨认,哥哥出门穿黑西装,弟弟出门穿白西装。清晨与黄昏,黑西装与白西装并肩漫步街头,身姿挺拔,风度儒雅,成为小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说,黑西装和白西装失散多年,刚刚相认,决定携手在此定居。
兄弟俩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与警官男友分手后,玛莎告诉家人,她要离开伤心地,一个人去芝加哥谋生。父亲说:“你根本就不可能在芝加哥找到工作!”“考虑到我的过去,似乎他说得挺有道理。但他并不真正了解我,也不了解我一旦下定决心之后会发生什么。”玛莎很快在芝加哥找到一份工作,租了间破屋——只容得下一张小床。她不得不坐在床上看书,又过上了白天工作、晚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上个世纪中叶,号称“世界油都”的美国中部城市萨尔塔,曾经把一位女人的照片登在当地报纸的头版,称她为“最美丽的女人”之一——她是玛莎的妈妈。妈妈说,对于女人而言,美丽才是王道。妈妈说,美丽比财富更需要天赋和努力,美丽是女人需要一辈子经营的事业。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女孩就应该漂亮苗条,最终嫁给一个好男人,成为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兔子玛莎在昂贵的私立医院住了两年,父母的耐心和家里库存的胡萝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兔子玛莎回到无比熟悉又无比陌生的兔子窝,如坐针毡地熬了一个月。兔子玛莎主动离开了兔子窝,去镇上找了份打字的工作,在破旧的街巷找了个破旧的小公寓。兔妈妈去参观女儿的新住所,哭得稀里哗啦——扎着蝴蝶结、穿着蓬蓬裙、吃饭系餐巾的高贵小兔子,变成了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注:本文改编自玛莎·莱恩汉的自传《人间值得》
玛莎·莱恩汉是享誉全球的心理治疗师,辩证行为疗法的创始人。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心理健康领域只出现过两位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临床创新心理学家:一位是阿伦·贝克,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认知疗法;另一位就是玛莎。
2011年,《时代》杂志将“辩证行为疗法”评为当代100个最重要的新科学理念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25-06-20 20:01:02)
鬼魂真的存在吗?当然了。打个比方。我在一栋小区租了套物美价廉的房子,自在逍遥地住了两年。有一天与邻居闲聊,意外得知前任租客是在这套房子里自杀的,汗毛根根倒竖,从此夜里不消停了,出现了鬼压床、各种声响、各种怪事,于是,我仓皇逃离了这个“凶宅”。一旦起疑动念,鬼魂就可能形成能量场,干扰我们的磁场疑心生暗鬼——库布里克拍的《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通灵男孩在被家人指责为“撒谎精”的痛苦中,看到“耶稣”站在床前对着我微笑,“耶稣”有双最美丽的蓝眼睛和长长的棕色头发。他的光太美了,金色,粉色,蓝色,绿色,黄色,好像天上的彩虹。看到小男孩用湿透的睡衣擦眼泪,“耶稣”冲他笑着,好像在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原谅他们吧。小男孩开始做一些奇怪的梦,梦到了发生在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注:故事改编自《看见真相的男孩》(西里尔·斯科特),内容是斯科特童年、少年时代的私密日记,在他去世后被他的妻子出版。爷爷的灵魂经常出现在我的房间里。爷爷跟我说,他还在世的时候,虽然活着,与现在相比,却觉得跟死了似的,现在他在我们眼里已经死了,倒没有死去的感觉,反而觉得充满了生命力。我问爷爷:“人们年老死去以后,在天堂里就是老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