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现实主义经典杰作,通过冷峻的叙事,深刻剖析了各种貌似伟大的浅薄,尤其是所谓罗曼蒂克的爱情。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福楼拜没有人云亦云地对罗曼蒂克的爱情顶礼膜拜,而是让人看到所谓罗曼蒂克的爱情倒很可能与浅薄水乳交融。主人公包法利夫人渴望爱情,但她渴望的爱情是一种罗曼蒂克的辉煌,一种能让她(至少[
阅读全文]

人生是一部大书,说不清主题的章节也许倒自有其后现代的意味。
在大约四十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北大偶然地与一群后来的“风云人物”有了数面之缘。四十年后回看,真是“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那时我正在北京大学念本科,在正要进入新年的一个夜晚,同乡学长建生兄对我说同乡学长宵兵兄那天回到北大来跟朋友们一起过新年,我们也去一[
阅读全文]

英国科普作家尼古拉斯·维德(NicholasWade)2009年出版的《信仰本能:宗教是怎样进化的;为什么它没有消失》(TheFaithInstinct:HowReligionEvolvedandWhyItEndures)是一本优秀的综合性读物,介绍了当代思想家们从进化论、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宗教所作的思考。
根据进化心理学,人类所有基本的心理元素都通过基因遗传,都是几十万年的进化淘汰的结果。维德认为,宗教[
阅读全文]

曾经读到过一则日本古谚:虫啊虫啊,你以为就这样叫着,那孽也就尽了吗?弗朗索瓦·卡门(FrançoisCamoin)的短篇小说《孔雀蓝》(PeacockBlue)就像一个无法逃脱永恒循环之孽缘的小虫发出的悲鸣。
小说通篇是主人公独自在海边漫跑时的思绪。故事以他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他十二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他非常高兴,自己把那辆本来[
阅读全文]

罗伊·安德森影片《活着的你》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女老少从一辆有轨电车上走下,步履匆匆地奔向他们的目的地。这是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没有上下文,跟影片中的其他故事毫无关系。经高人指点,我才明白了这镜头的幽默之所在。原来那路电车名叫“Lethe”-古希腊神话中冥界的“忘河”:凡亡魂都要先到那“忘[
阅读全文]

但凡读过几本书的中国人,都知道诸葛亮字孔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一句话就是“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稍有点中国古文化知识的,都知道古人的“名”与“字”必须是两个意思相近,而不能无关的字。比如伟大领袖毛主席,名“泽东”是要为东方人民造福的意思;字“润之”也是要造福他人的意思。“泽”、“[
阅读全文]

“宝总”和“爷叔”是热门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跟许家印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宝总”和“爷叔”之让人兴趣浓厚,是他们就像一包催幻药,让想发财但又发不了的中国人似乎看到了发财之路。而许家印呢,倒是真发了大财的中国人。不过许家印真实的结局应该让发财梦中的人们清醒过来。
在王家卫的电视连续剧《繁花》里,宝总能够[
阅读全文]

一傲慢与刻薄在有的人像是必需的拐杖,离了它就要站立不稳了。二有一种自卑者不仅自卑,而且像恐惧毒蛇一样恐惧自己所具有的自卑,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掩饰–对别人,更对自己。然而自卑虽然不是一种美德,倒也不是一种劣性;就像一个人长得不漂亮或体弱,虽然不是一种美德,倒也不是一种劣性。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因而伤害他人以为补偿,才的确是一种劣[
阅读全文]

一
熟知是真知之母。
二
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但是没有知识基础的思想,多半是些肤浅的东西。
三
生长在英语国家,学英语不难;生长在非英语国家,学英语很难。在有文化的环境里习得文化不难,在没有文化的环境里习得文化很难。在非英语国家,学英语基本要[
阅读全文]

大约五十年前,我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一天班上插班来了一个女孩子。我们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班上的同学基本都是贫穷人家的子女。新来的女孩子与众不同,白净净的,略胖,头发梳得比别人整齐,衣服也要好看很多。大家的文具盒都是手掌宽的一个铁皮盒,她的是塑胶面里忖了软泡沫,有几个夹层,又宽又大,盒盖与盒身上各嵌一片磁石,盖上时会发出轻微的一[
阅读全文]